孩子不能承受之重—拒绝留守!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孩子不能承受之重—拒绝留守!

孩子不能承受之重—拒绝留守!

2015-06-19

我们是孩子的父母,“与孩子在一起”的决心和责任,比天高,比海大。每一个父母或即将成为父母的人,都应拥有这样的觉悟:无论怎样,都要与孩子在一起!

走近留守儿童

只有她一个人的家

让孩子们作自我介绍,陈福仙的声音最响亮。其实,她最孤独。

这个11岁的五年级学生,父母都在佛山打工。大姐和三姐在读中学,住在学校。二姐没读书,出门挣钱了。于是,在小江镇黄沙村那座矮房子里,陈福仙只好一个人生活,身边没有一个监护人。

在这里,陈福仙每天放学后到小溪里洗衣服,到地里摘菜做饭。菜是叔公帮忙种的,除了这,她什么家务都能自己做。

这是我们看得见的贫困。还有一些是我们看不见的孤苦无助。

同伴的家长不欢迎她,陈福仙在他们眼里是缺乏父母管教的坏孩子。有一次,她在夜里突然看见,这个同伴的妈妈佯装去睡觉,结果却在窗口看着她。这是她觉得最恐怖的事。

在日历旁边的墙上,她的笔迹众多,其中有一句写道:“我们是祖国的花朵。”......[全文]

"到北京去放羊"

"到北京去放羊!"说这句话的不是疯子,而是一个叫谢宝的孩子。

谢宝今年8岁,母亲进城作保姆,已经两年没有回来了。父亲在邻县的小煤窑打工,一年难得回来一次,孩子在家跟着70多岁的奶奶一起生活。

谢宝几个月前因为逃课放羊,老师来家里找了好几次。奶奶狠狠打了他一顿,还对老师保证说孩子应该是听话了。人们都说:"在农村最好的建筑是学校!"而这最好的建筑便是一间低矮的破房子,屋顶有一大块漏着阳光,在没漏阳光的地方,放着几排石凳,坐着几十个孩子。

有一次,老师讲到"好好读书,等你们长大了去北京"。下面的孩子立刻就乱成一团,交头接耳,原来他们都不知道"北京"是什么,在哪里?......[全文]

留守带给孩子的......

亲情饥渴,情感荒芜

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留守儿童中大部分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面临许多方面的问题和烦恼,需要有渠道倾诉,有亲人安慰。但父母长年在外务工,很难倾听孩子烦恼,给孩子关怀。

内心封闭、敏感,消极自卑

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少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当他们最需要父母拥抱的时候,父母却为了生活,远离家乡。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有学者调查发现,近60%的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65%的留守儿童不愿意与监护人进行心灵沟通,30%的留守儿童甚至直言“恨自己的父母”。

教育停留在最底线

尽管有许多留守儿童也表现出了强烈的求学愿望,然而,留守儿童实际学习情况却不容乐观。从总的调查情况来看,留守儿童只有2%的成绩优秀,10%的成绩中等偏上,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和相当差的却占到了88%!在“留守儿童”中,只有20%考入普通高中,10%的就读职业技术高中和中专,多达70%的孩子则在中考后便走上打工之路。

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意外伤害频发

青春期以下年龄段的留守儿童,则处于生理和心理迅速发育的准备期。他们对外界大部分事物的认识都是模糊的,对外界的危险基本上没有防范能力。这个时期,他们最需要保护。由于大部分留守儿童属于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对突发性事件也缺乏应变和自救能力,没有父母的直接监护,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和利用。由于缺少父母和其他群体的足够监护,留守儿童的弱势地位完全暴露,成为不少犯罪分子瞄准的对象。

极易走上犯罪道路

有关统计数字表明,青少年刑事案件中70%属于3人以上的团伙犯罪,而且团伙成员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其中,农村“留守儿童”团伙犯罪尤为突出,成为当今农村社会治安的隐患。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是极其重要的,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绝大多数是家庭教育这一环节出了问题。暴力家庭、残缺家庭、困难家庭、问题家庭的出现,使家庭的特殊功能受到削弱,易使子女受到社会不良因素影响而形成不良人格,成为促成团伙犯罪的基本条件。

留守儿童首先需要来自于身边人的......

情感交流

在“留守儿童”书信中,“孤独”和“思念”等字眼出现的频率最高,所以远方的父母请尽量多的通过电话和网络等方式与孩子多交流,了解家里和孩子的情况,多谈心,多呵护。

道德引领

处在道德成长关键期的“留守儿童”,最容易偏离健康的生活追求和道德准则,加重或催化其身上处于萌芽状态的一些问题,所以当父母和监护人发现留守儿童的问题倾向时,应及时予以正确的说教与引导,用爱心和关怀让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成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

生活照顾

多数“留守儿童”在生活方面存在困难,以及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那么就请留守儿童身边的监护人尽可能的像父母一般给予孩子生活上的照顾,并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干净卫生的自理能力。

学习辅导

特别是双亲在外的“留守儿童”在书信里或接受访谈时提到,做功课遇到“拦路虎”时,爷爷奶奶和身边其他的人多难以提供帮助,那么就需要孩子所在学校和班级老师,能够制定一些解决办法,如辅导小组和关怀制度,专门用以指导留守儿童群体的学习,填补他们因父母不在身边而得不到的教育指引。

安全保护

不少偏远地区的乡村小学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孩子上学困难很大,而“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祖父母年老体衰,接送就成了问题;留守儿童受意外伤害的事故频繁发生,而这则需强化农村学校对留守儿童的责任和管理,构建学校监护网,以及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让留守儿童在集体关爱的环境中安全成长,是对家庭安全教育缺失的有效补偿。

我们的国家正在努力做的......

建立心理咨询辅导站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心理咨询辅导站。各地应在“留守儿童”较多的地区建立服务站或者服务中心,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开展心理咨询活动。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心理咨询辅导站,以尽量消除孩子们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

建立留守儿童基金

从国家和省、地、县慈善基金中拿出一块,建立留守儿童基金,主要用于特殊需要照顾的留守儿童的生活护理、疾病治疗、学习辅导、必要的集体娱乐活动等。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进城务工的父母进城前要有明确儿童托管人,第一托管人要由直系亲属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姨、舅、叔、伯等承担。也可以在农村建立寄宿学校和留守儿童托管所,由校所托管。对留守儿童及监护人的基本情况进行登记,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该档案应对留守儿童及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行为表现等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对档案进行动态管理。

立法保护留守儿童

全国人大在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时,从法律上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公安、教育、卫生、民政、城建等部门,要加快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教育、医疗、住房等各种城乡隔离制度。建议教育部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进一步研究和出台相应的政策和规定,强化农村学校对留守儿童的责任和管理,构建学校监护网。各级政府加大教育投资,在劳动力人口输出集中的地区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让留守儿童在集体关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是对家庭教育缺失的有效补偿。教育部门和妇联、关工委等社会团体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使留守儿童能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关爱,形成整个社会关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社会、媒体可以做的......

求索:何时可以不再留守?

父母不离家,孩子才不苦

农民工是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他们为什么让子女留守?为什么当留守儿童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时别无良策?根本原因是他们本身面临种种生存的压力。所以,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必先关注农民工问题。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根本之策还在于从法律上加以保障农民的权益。现在如果只让农民种地,改变不了农民收入少的问题,改变不了农民穷的命运。只有农民在农村收入有保障,他们的子女才不会饱受离散之苦。

儿童福利需要国家解决

中国传统的福利体制是不健全的,社会性特征不突出,在农村,个人生存发展权益不能得到完全保障的儿童,是靠家庭和家族力量解决的,这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也是中国社会结构特征之一。但这和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的理念是相悖的,根据现代理论,社会个体的福利责任主要是国家和社会的,也就是说要用社会和国家的力量解决个人可能遇到的困难。

拆除户籍制度壁垒

如今要求国家进行户籍制度改革的核心并不在于完全取消户籍制度,而是要逐步弱化以至取消与户籍相关的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政府应逐步实现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拆除就业、医疗、教育等制度的壁垒,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根本所在。

结束语:长期以来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虽然近几年在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心下,不少地方做着各种有益的尝试,试图找到一条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道路,但不可否认,这一社会转型发展中的典型问题仍然没能根本好转。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每一位父母有义务关心爱护,陪伴在幼小的孩子身边;而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仍应摆在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首位,全社会都应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与“孩子不能承受之重—拒绝留守!”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孩子不能承受之重—拒绝留守!”还看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猜你喜欢
兵法一欲擒故纵
教育娃娃离不开一个“早”字
抓住黄金期,做个“唠叨妈妈”
影响孩子智力的15大因素
早教盛行,取决于父母的意识
正确分析和培养宝宝的专注力
唱儿歌能培养宝宝的语言能力
如何让宝宝创造力更丰富?
兵法七情感宣泄
如何选择幼儿园的兴趣班?
2岁前满足孩子对亲人的依恋
如何让不懂事的孩子爱上刷牙
兵法三声东击西
信?一岁多女孩会背诗说英文
从体验中培养宝宝的感知力
宝宝变聪明爸爸该做那些事?
雨中游戏让孩子体会更多
宝宝一岁了,该教些什么?
开发宝宝身体机能的小游戏(图)
兵法四情绪转移
培养幽默感从一岁开始
适当看广告有助幼儿大脑发育
开发孩子智力的五大秘诀
听打击乐有助宝宝智力发育
父母要适时给宝宝合适的书
天才宝宝的明显特征
宝宝为何“爱上”了看广告?
娘娘孙俪谈二胎养育经等等小花个
如何让宝宝的心智发育更成熟
满足孩子的感官需求
好妈妈如何维护宝宝的自尊心
0-3岁宝宝注意力的培养要点
儿童心理健康的5个主要标志
该不该教孩子早点识字?
宝宝说话晚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妈妈如何提升宝宝人际智能
关爱+教育:高智商的关键
气质宝宝的培养秘诀
宝宝右脑该怎样来“充电”?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早教机构怎样选才更合适
13种游戏激发2岁以上幼儿想象
3个步骤让孩子做情绪的主人
过早智力开发能提高孩子智商吗
孩子说话晚是“大器晚成”吗
善解人意人生成功的秘密武器
孩子早教一定要知道木桶效应
如何让宝宝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学说话,爸妈不要帮倒忙
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