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需教育是爸爸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中国最需教育是爸爸

中国最需教育是爸爸

2017-03-23

所谓守业更比创业难,教育孩子差不多也是一个道理呢,教育一个孩子要花费人一生当中十几年的时光甚至是跟多的时间,可见教育一个孩子是有多么的艰难,更何况要教育出一个德育体智美全能的孩子是难上加难。如何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呢?查字典幼儿网和家长们一起探讨研究。

高尔基:单单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情,可是善于教养他们,却是一桩伟大的公共事业。

现在的中国,什么都提倡与世界发达国家接轨,但最需要与世界发达国家接轨的父母教育却被我们遗忘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年轻恋人如果想领取结婚证,必需参加政府举办的父母学校,培训合格,才能领到结婚证。

可是,中国的父母遍及坚持随意而轻松的心态:只要有结婚证,就可以生孩子;只要有能力生孩子,就有能力教育孩子。部分父母甚至认为:任何成人都可以教育孩子,祖父母可以教育孩子,保姆也可以教育孩子。中国父母什么时候开始承认教育的艰难呢?直到本身的孩子在学校成为问题学生,父母们才开始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感到惊恐。

把孩子当人,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农民种庄稼,光靠爱,不可,只有懂种庄稼之道才有好收成;教育孩子,仅有爱,不敷,只有懂孩子的成长规律才有好未来。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一、生了孩子,你就不克不及退货

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而又最困难的学问,它比任何工作都难。

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怀有对孩子一生的责任。无论你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孩子,你都没措施反悔或者退货。

孩子的命运掌握在家长手上。无论父母事业上多么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把天才培养成庸才,是对家庭和人类文明最大的犯罪。由于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我们大概连改错的机会也没有,连赔偿的机会也没有,所以我们只有把这个唯一的孩子教育成功了,这几乎就是家庭最重要的成功,也是你一生最重要的成功。

农民种庄稼,光靠爱,不可,只有懂种庄稼之道才有好收成;

教育孩子,仅有爱,不敷,只有懂孩子的成长规律才有好未来。

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二、别错过孩子发展的关键期

发展的关键期:是指人类的某种行为、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在某个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影响。

如果在发展关键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他学习起来既快又好,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错过关键期,学习就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甚至将永远无法弥补。

1、你了解多少孩子发展的关键期,好比:

★学习咀嚼关键期(6个月)。

★秩序规范关键期(2.56岁)。儿童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形成的性格、行为、习惯往往到长大也不会改变。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语言发展关键期(36岁)。

★想像力发展关键期(28岁)。

★文化敏感期(610岁):这个时期的许多孩子,非常好奇,爱动脑筋,问题特别多。应该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

★黄金阅读期(814岁):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的科学阅读指导和大量阅读,将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

★独立关键期(1215岁):这一段抓欠好,孩子将永远长不大。

2、重新认识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

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孩子都需要,只是每一阶段分工差别、主次差别。

母性之爱:德行礼仪、品格气质。母亲在孩子的婴幼、少儿阶段影响巨大。

父性之爱:标的目的性引领和理性作为。伟大的父亲,必然是孩子的引路人、思想的奠基人。

规律:孩子成长需要的母性之爱呈递减趋势,父性之爱呈递增趋势。

中小学衔接阶段是孩子成长的浪漫阶段的结束和精确阶段的开始;是由母爱为主向父爱为主的过渡期。这一时期,母性之爱应该适当减少,父性之爱应该适当增加。

三、给家长的8条建议

1、(说给父亲)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

孩子读初中之后,更需要父亲的关怀。作为父亲,必需意识到本身肩上的教育责任,必然要记住: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与父母一起吃饭的孩子更优秀。据研究机构调查:与父母一起进晚餐的初中生,能获得较好的营养,较高的学业成绩,很少出现抽烟、喝酒、吸毒、打架、提早性行为等。

不要在孩子吃饭和睡觉时进行教育;不要把和孩子扳谈,都酿成对孩子的教。

2、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孩子的问题大多是父母教育不妥造成的。孩子生病,父母必然要吃药。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学校。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范本。身教重于言教。做父母的,要与孩子一起成长。

3、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把孩子当人,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孩子进入初中之后,极易将本身封闭起来,做父母的,必然要理解孩子,找到与孩子沟通的语言密码,但要注意惜言如金。

成熟的父母,应该学习儿童教育学、心理学,多看一些家教书刊,了解孩子差别成长阶段的特点和规律,经常与孩子沟通,明白孩子在想什么,在做什么。

4、必然要管孩子,关键是怎么管。

教育的最基本的目的是培养正常的人。

一只手、一只眼和一根筋教育均不行取。

换一种思路教育孩子。

努力丰富本身的教育方法。

5、做一个懂爱会爱的家长。

不少父母爱得糊涂,爱得错位,有时又爱得过分。

不要培养超级婴儿。

爱是一门艺术。爱需要表达也需要行动。有时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

爱要适度,不要让你的爱泛滥成灾。溺爱的结果是伤害。

6、不克不及当众教育孩子。

即使孩子做了最糟糕的事情,你要教育他也应该把孩子带回家,当众责骂、殴打,往往后果非常严重。对孩子的教育,最宁静而又有效的方式,是应该在暗里进行的,表彰可以公开,批评做到秘处,即使你的出发点是对的,但方式如果不妥,不光没效果,甚至食得其反。

我们要意识到无论对孩子的表彰与批评都是一种情感互动,父母太强势,往往导致孩子没出息,父母太粗暴,孩子往往性情同样狂躁。有智慧的教师不需对学生严辞斥责,有智慧的父母,时刻能够意识到教育孩子不克不及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

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尊重人的人格尊严,要掩护孩子的心灵,做不到这一点,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可言。

7、不要完全把孩子交给长辈或保姆。

任何人都需要获得两个基本要素:一是爱,二是宁静。幸福的人之所以幸福,是因为他既有爱又有宁静感。不幸的人之所以不幸,要么因为只有爱而没有宁静感,要么因为只有宁静感而没有爱。最不幸的人是那些既没有爱又没有宁静感的人。

对孩子来说,他极度地巴望爱,又极度地渴求宁静感。在爱与宁静感两个要素之间,任何一个要素的缺失,都将对孩子的成长构成不行修复的伤害。

孩子的宁静感来自他的父母的陪伴。父母在哪里,哪里就是他的家。伏尔泰:对亚当而言,天堂是他的家;然而对于亚当的后裔而言,家是他们的天堂。

8、在孩子面前多夸老师。

学会用赏识的眼光看老师。家长和老师是同一战壕的战友,必然要与老师结成同盟军。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总是絮絮叨叨诉说老师的不是,批评老师,甚至与老师争吵,只会增加孩子对老师的排斥心理。久而久之,受害的是孩子,吃亏的是家长。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与“中国最需教育是爸爸”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中国最需教育是爸爸”还看
解读BB兴趣启蒙3个关键词
别让物质刺激扼杀孩子竞争意识
诵读有助于丰富幼儿书面语言
电视常开损害儿童语言能力
不要让竞争教育伤害孩子的快乐
猜你喜欢
王雅明:怎么建立孩子的秩序感
新研究“三岁看大”确有其事
婴儿外部刺激并非越多越好
聪明宝宝10大“特质”揭秘
对宝宝谈钱父母之“三不要”
“糖衣”后妈PK“严管”亲妈
专家揭密婴儿最喜欢什么音乐
孩子的早教到底要多早?
父爱当“潮”!奶爸日记很流行
解析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幼儿学双语每日“泡”半天
体罚孩子,只会“两败俱伤”
王雅明:宝宝变得不爱说话了?
王雅明:早教班宝宝不配合老师
专家:春节育儿莫轻四个细节
孩子太听话会失去其自身动力
1个月大婴幼儿智力开发
扔摔玩具也是一种学习
只为春节露两手2岁宝宝“狂”背
父母通病!和宝宝说话五大忌
晚点上学,是给男孩的最好礼物
四月龄宝宝的早期“阅读”
王雅明:特好动的孩子怎么管?
初生儿的“瞌睡早教”可行吗?
婴儿早教的四种常用方法
幼儿翻书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学分享让宝宝去分东西
“望子成龙”,不能“拔苗助长”
王雅明:家长怎么配合幼儿园的蒙
妈妈太勤快孩子“长”不大
家教体验:寒假是亲子关系“修复
父母必看:教你解读孩子最初的语
“听话”的孩子难成才
3岁前宝宝认人比认字更重要
父母巧调教,早教不“烧钱”
不要拿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
“逗”孩子,还是“捉弄”孩子!
王雅明:孩子胆小怎么办呢?
教育孩子,教在前还是养在前?
宝宝犯错时,别让教育也犯错!
良好的环境养育高智商宝宝
专家断十大婆媳育儿家务事
谁决定了你的教养方式?
中国娃抱大美国娃爬大
不要本末倒置,成人比成才重要
iPad当早教机专家:应三思而
王雅明:1岁前的早教机构怎么选
两会代表犀利观点谈入园难
选购玩具需避开哪些陷阱?
急脾气慢性子,不同性格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