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2-3岁宝宝的亲子游戏_游戏玩具-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游戏玩具 >适合2-3岁宝宝的亲子游戏

适合2-3岁宝宝的亲子游戏

2015-06-11

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需要家长的陪伴也越来越多,相对于上班族的爸爸妈妈来说,下班之后的时间和孩子玩一些亲子游戏是促进亲子感情的不二法宝。那么究竟有哪些好玩的适合2-3岁的宝宝的亲子游戏呢?

1.沙发蹦蹦床

宝宝站在沙发上,和爸爸面对面。爸爸两只手分别扶住宝宝的腋下,高高地举上去轻轻落下,然后教孩子腿向下弯曲,蹬直,爸爸帮着跳起来。借助沙发的反弹力量,可以节省一些力气。玩几次之后,爸爸和孩子都累了,就一块儿倒在沙发上休息一下。

宝宝的收获:感觉真的像跳蹦床似的,好刺激啊。

2.斗牛士

找一块布单,最好是红色的。爸爸拿着布单,让孩子往你这里冲。不妨事先看看电视里面的斗牛士是怎样战斗的,让孩子有直观的印象,再来玩这个游戏,会觉得更有趣。

宝宝的收获:可以像牛一样进攻、打斗,真过瘾!爸爸的收获:好开心,全身都得到了锻炼。

3.枕头大战

爸爸拿一个枕头顶在头上或肚子上,宝宝拿一个枕头向爸爸冲过来,看看能不能将爸爸冲倒。如果冲不倒,孩子还会发出第二次、第三次进攻。感觉差不多的时候,爸爸就让宝宝冲倒一次吧,给宝宝一种成就感。

宝宝的收获:看来我的本事真是越来越大了。爸爸的收获:宝宝开心了,虽然自己累一点,心情却很不错。

4.投篮大赛

准备一个小筐,放在合适的位置。再团一些纸球,或者将袜子卷起来,甚至可以找一些筷子、小勺之类的小物件充当投置物,和宝宝一起往筐里投,看看谁投得准呢?

宝宝的收获:原来投不同的东西时,要用的力气是很不一样的。为什么?

5.我是考拉

宝宝坐在爸爸的脚背上,双手紧紧抱住爸爸的一条腿,爸爸就这样带着宝宝在屋子里走来走去。累的话,换一条腿接着玩。如果宝宝玩起来没完没了,爸爸可以提个要求,从哪里走到哪里,游戏就结束了。

宝宝的收获:爸爸的腿好结实、好健壮呀,抱着这样的大腿感觉真安全!爸爸的收获:整天坐在办公室里不怎么走动,正好利用这个机会锻炼一下。只是太消耗体力了,坚持的时间也不会很长。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与“适合2-3岁宝宝的亲子游戏”相关文章
学会这样玩的孩子,情商都很高
3款小游戏,提高宝宝追视能力
适合0~2岁孩子的亲子游戏
玩具“奥斯卡”单品:银辉“变色
9种小游戏,宝宝越玩越聪明
看过“适合2-3岁宝宝的亲子游戏”还看
小时候的爸爸也爱玩——滚铁环、
适合宝宝的床上亲子游戏
有没有让孩子不沉迷电子游戏的方
不用昂贵的早教班在家就可以进行
在游戏中锻炼宝宝的动手能力!
猜你喜欢
老人带孩子这些行为必须纠正
三个爸爸的育儿经
早教从什么时候开始为什么要进行
春节和BB说走就走的旅行
教你如何读懂婴儿的肢体语言
粉碎火热的八大“育儿谣言”
体商,宝宝健康成长的基石
国外教育的成功典范!
出生时间决定宝宝性格?
孩子的玩具,不要太复杂
知识、技能、品格,伊顿实施多元
10本,可以“玩”的图画书
别让强势妈妈毁了你的家庭
幸福家庭必备7要素你家有么?
男宝女宝大不同做合格的“守望者
教育路上你是第几层父母?
埋没聪明宝宝的4大误区
小学学历最幸福孩子你为什么读书
走出孕育“神童”的误区
iPadiPhone电视伤害视
熊孩子怎么教育沟通是关键
千万别这样和孩子开玩笑
高智商BB的表现看看你家娃中招
避开家庭教育中的“坏苹果效应”
依赖书本将扼杀孩子创造力
最好不要让婴幼儿看电视
娃的新年礼物备好了吗?
宝宝要上幼儿园提前半年做准备
中国家长的4大早教误区
如何发现和培养孩子的特长
国脉圣田幼儿园开展家长开放日促
应试教育让孩子累死在起跑线
早教误区,家长你有木有?
春节教你拍出创意全家福
脸型也能反映宝宝智商
早教的原则妈妈们都知道了吗?
我的孩子居然被我亲手“送”给了
如何让宝宝感受音乐节拍
为老人正名隔代教育可双赢
6个孩子进哈佛耶鲁首席妈妈的育
常见的错误育儿用语
放养而非放任科学育儿三原则
宝宝认字,怎样教才是更好
宝宝才艺怎样培养
涨姿势:男孩节的习俗你造吗?
馨蕙馨:雾霾天孕妇该如何防护
开发幼儿智力谨防三误区
晒娃狂魔看过来:家有宝轻点晒
隔代教育必须纠正的那些误区
早期教育注意四个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