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心得:不要被孩子的脾气所要挟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幼儿教育心得:不要被孩子的脾气所要挟

幼儿教育心得:不要被孩子的脾气所要挟

2016-11-23

导语:在计划生育的政策长达20多年下,只有一个小皇帝、小公主是大对数家庭的状态,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怎么爱都爱不够,再配上溺爱,估计这个小朋友的脾气够受的。面对自己的孩子,很少家长会狠得下心来治他们的坏脾气,可又不能放纵,真是挺煎熬的一件事。那么,就跟着查字典幼儿网小编大西轰一起来看看如何让孩子们的脾气变得温顺可人吧。

发脾气属于人皆有之的正常情感,孩子也不例外。两岁到四岁的孩子和青少年发脾气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即使是最温顺的孩子有时也会发脾气,但是孩子经常发脾气,则不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稳定的情绪,不利于孩子健康性格的形成。那么,孩子爱发脾气该怎么办呢?

父母一定要教孩子懂得如何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愤怒和脾气因为某些原因,父母如要完全制止孩子表现他的惯怒,就要在孩子的愤怒稍露端倪的时候,非常愤怒地对他加以压制。这样一来,要么孩子的情感受到严重的伤害,要么造成肠胃不适。

不要被孩子的脾气所要挟

孩子往往用发脾气来要挟父母,以达到他的目的。如果父母让步的话,在孩子面前表现得低三下四、畏首畏尾,或者是出于怜悯、同情、娇惯而屈从,最后以无条件地满足相妥协,这实际上是纵容,强化了孩子发脾气的不良行为。长此以往,孩子的脾气就有可能越来越坏,人也会变得越来越粗暴、任性,成为一个要挟父母的行家,因此父母千万不要被孩子的脾气所要挟,而应采取其他方式消除孩子的脾气。

要求孩子认错

孩子发过脾气之后,坚持要求他认错确实是好办法。它标志着愤怒的终结,并有助于孩子恢复正常而不是老绷着脸。认错还有助于家人之间关系的恢复。孩子认错时态度是否诚恳,语调是否正确都不那么重要。要求孩子认错的主要原因是,它对孩子懂得发怒之后如何使情况恢复正常有好处。家里的成年人若能在发怒和冲动之后认错、道歉,对孩子也有帮助。这就是对孩子的身教。在争论和爆发脾气之后,进行调和对于有关各方都很重要。它使孩子懂得在不危及彼此关系的情况下,如何结束争论。

暂时不予理睬

孩子很难在独自一人的情况下耍脾气,脾气的爆发总是有对象的。所以如果任由孩子去号啕、跺脚,自己转身离开房间,孩子的脾气就不会持续太久,如无意外,事情就是如此!如遇孩子正在伤害他自己或是损坏别的东西,是难以置之不理的,若把孩子留在那里,危险较大,必须把他弄到安全的地方。如此几次之后,孩子自然就会领悟到,靠执拗、发脾气是不能实现自己不合理的愿望的,因之便可以慢慢地晓之以理,改掉说一不二,为所欲为,执拗任性等等不良习惯。

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眼看孩子要发脾气,父母迅速地把他的注意力转移开去是很有好处的。但父母的这种努力必须及早地进行才会有效。比如说,母亲和孩子一起上街买玩具,孩子因母亲没给他买他想要的玩具而发脾气。“我们就要过马路了,现在看看两头有无车来。看那个骑车的男孩,看见没有?看他穿的衣服多好看,待他过去,我们就过街。听那卡车的噪音,真要震耳欲聋啊!现在我们终于过去了。那么现在我们该往哪边走呢?”因为母亲的滔滔不绝,孩子不愉快的情绪也就被转移了。

对孩子提出警告

向孩子提出警告可使孩子了解不按要求做的后果,有助于防止孩子发怒和耍脾气,还可以防止怒气和脾气一发而不可收拾。但要注意避免难以兑现的警音,这样警告才能得到孩子的重视。比如说,先说:“假如你不停止吼叫和跺脚,我就不理你”,也难能做得到。那么不如说:“如果你继续这样,你的嗓子会吼哑,脚也会跺疼。”孩子就会重视你的警告,因为他确实能感到嗓子不好受,脚有些疼,孩子有时也会对警告习以为常,不予重视。还有遇到这种情况,采用幽默性的警告效果会更好一些,如上例警告可以这样说:“注意!你把地板给弄疼了,刚才你听到它叫喊没有?”

父母意见要一致

在如何对待孩子耍脾气的问题上,如果父母意见不统一,什么措施都没有意义。双方会相互削弱对方措施的效果。比如,当父亲在干预发火的孩子时,母亲切不能说:“不听爸爸的话”、“不和爸爸好”、“爸爸坏”之类的话;或者当母亲教育孩子时,父亲打断母亲的话而为孩子辩解,说情等。须知,这种做法不仅不能从根本上使孩子受益,而且很容易使孩子不尊重父母中的一方,甚至有损家长应有的威信。

消除引发孩子脾气的原因

孩子发脾气都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很多,但不外乎遇到冷落,待遇不公平,为引起大人的注意或所求不遂等。无论出自哪方面的原因,父母均应认真对待,并采用适宜的办法,使孩子从这些因素中解脱出采。这就需要父母要先严于律己,反省一下自己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有无不适当的地方,同时父母要多尊重体贴孩子的感受,努力防止激起孩子的愤怒。

不发脾气的小朋友都是可爱的小天使,耍耍小脾气的孩子,也是萌萌哒,脾气大的宝贝那可就难说咯。更多幼儿资讯,尽在查字典幼儿网。

大西轰带你涨姿势:

蕾力CP遭质疑 专家称需对幼儿进行性教育引导

幼儿感恩节DIY:火鸡手工制作过程

我省发布工作实施意见 将建儿童分类保障制度

幼儿教育:读听讲演玩让孩子动起来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与“幼儿教育心得:不要被孩子的脾气所要挟”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幼儿教育心得:不要被孩子的脾气所要挟”还看
如何激发宝宝欲望
介绍六大育儿新知识
介绍80后妈咪“孩奴悲喜录”
幸福家庭的孩子更健康
对待男女婴应区别语言
猜你喜欢
不要制止宝宝有创意的淘气
新生儿教育从"五觉"开始
早期教育别犯这五个错误
孩子大脑发育高峰在几岁?
爸爸10个举动影响宝宝智力
促进0-6岁宝宝的触觉发展
1-1.5岁宝宝都该会啥了?
孩子的天赋特长如何引导?
提升宝宝自理能力游戏
0-6岁宝宝不同阶段早教要点
汉字启蒙教育是早教的灵魂
根据孩子成长发育选音乐类型
适合3~6岁儿童的益智游戏
四招提高宝宝的记忆力
父母巧调教不用早教不“烧钱”
聪明宝贝,从小练就
什么是真正的智力活动?
宝宝游泳的七大好处
让孩子在合适的年龄做适合的事
提升宝宝运动能力游戏
通过培养观察力来发展孩子的智力
孩子听古典音乐的八大好处
正确认识婴儿的视觉偏爱现象
怎样知道孩子有没有乐感?
孩子的智力发展离不开父亲
8件事孩子不能做太早
让房间更“乱”些能培养宝宝的创
宝宝的能力培养关键期
认识宝贝潜能,发掘天才宝贝
早教中父亲该如何陪孩子玩?
宝宝心智功能教育四新观念
发展宝宝情感智能游戏
早期教育是培养兴趣
9种方法增进小儿大脑智力发育
0-2岁全面智力开发要点
父母重早教缺乏育儿知识
给孩子们提供丰富的运动机会
兴趣班报太早不利孩子身心健康
如何培养多才多艺的宝宝
成就高智商宝宝,要过8关
扮演角色丰富想象力
13-18个月:更加自信主动探
让宝宝更聪明的七个小细节
五种方法教你鉴定孩子是否聪明
模仿--孩子学习第一步
哪些因素会影响宝宝语言发展
中国BB想象力倒数第一?
幼儿的行为和性意识有关系
16~18个月宝宝游戏
拓展婴儿社交能力的几个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