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访趣事:沟通、激动与配合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幼儿园家访趣事:沟通、激动与配合

幼儿园家访趣事:沟通、激动与配合

2016-10-18

幼儿园家访,是幼儿园与家长的一个重要沟通方式。它不仅可以让双方在对孩子的教育上达成一定的见解,也可以更好地规划好孩子的成长轨迹。

许多妈妈在幼儿园家访的时候一脸懵逼,二在家访结束后却满脸激动,查字典幼儿网大西轰就正好遇到这样一位妈妈,在幼儿园家访结束后感慨颇多,还总结出了一些幼儿园的家访的总结。各位妈妈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的想看了呢?下面就和查字典幼儿网大西轰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俗话说“情感是教育的桥梁”。平时,我们虽然会每天与家长送孩子来园时作沟通,也会与有特殊情况没来园的家长做电话家访,但是走进孩子的家庭,与家长面对面的家访总能让我体会到了电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面对面促膝交谈与电话里的听声不见面,那感觉和效果就是不一样。与早上匆匆忙忙的沟通相比,走进家庭的家访更能用心的聆听家长的心声,也更能表达我们对家长与孩子的看法。更能及时了解孩子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让每一个孩子不在幼儿园还继续享受老师给予的关爱;更能取得了家长对幼儿园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

期末将至,大一班经历了三年的幼儿园生活,终于毕业了。作为大一班长期的“陪课老师”(每周兼课一天已经2年了),终于能在他们离开幼儿园的时候,去他们的家中看一看,与他们的家长面对面更近距离的做“亲密接触”,也能与亲爱的宝贝们再道一声“再见”。

24日傍晚,习习凉风迎面拂来,甚是愉悦。我邀上同样是“陪课”的陈老师,带着“暑期一封信”,揣上精心撰写的期末评价表,从幼儿园出发了。我们今天的路线很简单:距离幼儿园最近的20来位孩子。

犹如预料之中,家长们对于我们家访反应不一,大多的是惊讶,说我的孩子在幼儿园已经毕业,不再去幼儿园就读了,老师怎么还会来家访?有的说你们两位老师平时这么忙,怎么也来家访了呢?也有的的是欣喜,正愁没有机会和老师好好交流呢,我的孩子虽然即将踏入小学,但是在学习行为、生活行为上,家长很是不放心。对于我们的到来非常的高兴,很很多问题与我们沟通,有许多疑惑想请我们作答。面对家长这些态度,我们深深知道:毕业班的家长们的家庭教育观念更需要我们的引领,而走进家庭的家访活动,正好给了我们一次了解、沟通的机会,对孩子,对家长,对我们自己,都将会是一次挑战。

在家访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家长对老师的尊重与信赖,也深切地感受到家长们对孩子的殷切希望,我们提醒家长不仅要关心幼儿的学习、生活,更要关心幼儿的情感和品德,注意安全等。针对一部分家长提出有关幼儿园与小学的困惑上,我们用“幼小衔接”存在的一些问题与措施,从时间安排与知识积累上,做了耐心的解答;一部分家长提出孩子特别不懂事,担心孩子上小学的问题上,我们也用自己的观点表明孩子的进步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长期积累,只要我们对孩子一定的信心,多鼓励,今后孩子会成长更快;部分不足龄的孩子家长,我们在明确了下学期继续留读大班后,也对孩子读第二次大班时要与第一次有所不同要求,但是又不能给很在很大压力,并提出一些可取性的建议:肯定幼儿的优点,甚至是家长还没有注意到的闪光点,诚恳地指出幼儿缺点,小部分孩子不在家,我们只得通过电话,向家长表达了我们的意思,做了并做了相关交流。其中林松卫小朋友,就是对我说出“老师。我讨厌你上课”的那位男孩子,我更是耐心与家长沟通的同时,更与他本人做了很长的交流,促膝谈心,不但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增进我们的感情,也对我今后的兼课教学生活带来很大的反思。

这次家访使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的指导家长,同时多进行交流,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结成一个家庭学校的教育同盟。那么我们的教育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这对我今后的幼儿园教学工作来说是一个宝贵的经验,家访中,孩子们更能感受到老师的关注与重视,这是对孩子的鼓励,;家长更能理解我们的工作,这是对家长的触动。家访,容易形成教育合力,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家访,是联系家庭与幼儿园的一条重要纽带,是幼儿园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缺少的桥梁;是一门永无止境的学问,是一种多姿多彩的艺术。如何更有效地与家长,孩子交流,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与实践。我愿倾心奉献,天天等候。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与“幼儿园家访趣事:沟通、激动与配合”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幼儿园家访趣事:沟通、激动与配合”还看
宝宝智力低下的七大方法
培养宝宝艺术气息的6个好方法
5款小游戏帮助宝宝轻松识字
孩子为何学啥都三分钟热度
揭秘孩子不愿你提起的四件事
猜你喜欢
三步骤让任性孩子变乖
请把人生七分之一的时间留给孩子
如何对付幼儿三大常见情绪
喜爱哭闹宝宝的心理分析
颜色喜好可预测孩子性格
父母该如何正确对待害羞宝宝
孩子性格孤僻的表现及引导
盲目批评会扼杀幼儿的天性
宝宝性格孤僻源自父母教养不当
培养儿童健康心理“十注意”
孩子恋上父母的床是妈妈的错
怎样给学龄前孩子们立"规矩"
妙招让“叛逆”宝宝快乐转型
宝宝“吃手”不一定是坏事
如何教孩子抗拒诱惑
培养孩子的情商请别忽视六大要点
勿以成人之心度孩子之言
宝宝的精神最怕的四种饥饿
孩子闹脾气父母如何应对
孩子眼中的世界
宝宝认生,爸爸妈妈知多少
打造快乐宝宝的八大宝典
用爱和智慧唤醒封闭的孩子
对付逆反期宝宝妈妈需斗智斗勇
孩子怕生的主要原因
儿时常被体罚心理易扭曲
留心宝宝的嫉妒心理
睡觉爱做梦的宝宝更聪明
如何看待孩子胆小的毛病
孩子太害羞怎么办?
父母要学会看宝宝的“脸色”
“话痨”父母培养巧嘴孩子
0岁起培养孩子的人际关系
贪吃是为寻求心理满足感
让宝宝内心充满同情心的方法
分年龄段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培养小宝宝过硬的心理素质
警惕!2岁小孩吃手可能是心理问
11项技巧帮宝宝克服分离焦虑
宝宝靠自我伤害来释放情绪
父母的小动作能给宝宝安全感
父母要谨防早教“跑偏”
怎样养成宝宝乐观向上的心态
宝宝怕黑不是“胆小鬼”
如何培养宝宝的安全感
如何帮助宝宝克服恐惧?
英国:母亲童年经历影响孩子智力
正确把握宝宝的依恋关键期
培养宝宝健康心理9个“No”
孩子言行不一,家长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