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育留白_智力开发-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智力开发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育留白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育留白

2015-05-15

一则高校教授恳求学生“胯下之辱”的消息牢牢吸引了大家眼球,仔细看则会发现,该老师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能力,期望我们的学生也敢于否定权威,敢于打破中国几千年来“怕人”的思维定式。老师的一番赤诚之心可见,但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批判权威的勇气却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填鸭式的教育,一味灌输,不留给孩子自己思考和探索的时间,长期以往自然会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缺少创新能力和激情。要想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需要从小做起,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尤为重要。

1.创设开放宽松的环境

美国幼儿早教顾问艾夫琳·彼得森指出,创造力并不是一个思考和动手的过程,是一种接近生活的特殊方法。“要培养起孩子的创造力,主要取决于你的态度和你跟孩子一起做的事。”

2.珍惜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好问是幼儿的天性,也是萌发创新能力的起点。只有对事物产生好奇,才会想要思考和探索,并逐渐发展为创新或创造能力。如果孩子对你提问一些问题,如“夏天为什么会打雷?冬天不会打雷呢?”类似于这种问题,有些老师或家长可能不知道如何回答,所以这时候要对孩子的提问表示肯定,不要感到厌烦,否则一旦批评孩子会挫伤他们探索的积极性。

无论是父母抑或是教师,都应该珍惜幼儿的好奇心,发现幼儿智慧的火花,并采用“助燃”的方式,鼓励孩子进行提问,并引导孩子自己去思考,去想象、创造并寻求答案。

3..培养幼儿的创新兴趣

幼儿年龄尚小,经验缺乏,所以在学习中总是以无意注意为主,也就是说他们很容易会被感兴趣的内容所吸引,往往都是凭借兴趣去认识事物。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一个个引人入胜,能激发孩子好奇心和兴趣的良好环境,如利用花坛、走廊、墙角等为孩子设立植物角、动物角、科学角、活动角等,以此引发幼儿的探索兴趣,为孩子自主参与探索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培养“多解”思维方式

所谓“多解”的思维方式是指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不是用一个答案、一种方法实现,而是善于变换思维的角度,全方位地、多层次地思考,更灵活、变通地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一种发散性思维方式。

5.多参与社会实践

培养孩子的创意思维可以从鼓励孩子申请“专利”开始,孩子可以从中感受到创造的乐趣,并树立更多的自信心。专家还提醒家长可以多鼓励孩子参与学校和社会上的各种活动,尽量挖掘自己的潜力。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育留白”相关文章
巧用积木训练宝宝的逻辑思维
宝宝学说话5招启蒙
怎样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
幼儿益智故事推荐:剪胡须的小花
看过“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育留白”还看
猜你喜欢
家长怎样看到孩子独立性?
5个细节让宝宝感受到你的爱
状元妈妈谈育子的经验
感悟:我们希望儿童成为谁
孩子好性格从小咋培养
梦想不是一份不及格的答卷
美国孩子为啥"伤不起"?
两三岁的孩子怎样才会听话
孙云晓:怎样防止童年恐慌
九个参考项了解孩子个性
0-4岁宝宝成长20个里程碑
让留守儿童有更多爱的阳光
让我们这样对孩子表达爱
怎样打消孩子的“虚荣心”
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恋人
奶奶带大的孩子更有天赋?
你尊重BB创造的童话世界吗
孩子入园父母必学的教育技巧
给孩子什么样的价值观?
宝宝为什么会怕打针?
关爱来自“外星球”的孩子
孩子早期教育的黄金时段
溺爱,让孩子挥刀自杀
怎样让你的孩子自信?
孩子怎么吃亏才是“福”
怎样提高宝宝的自信心
孩子上托班家长注意啥?
宝宝到底都怕些什么?
教育男孩的几点建议
"穷养孩子"的标准是什么?
八大方法让孩子告别胆怯
爱美妈给1岁女儿做双眼皮
别粗暴对待孩子的情绪
宝宝“偷钱”爸爸怎么办?
“想我吗”别老这么问孩子
让孩子学会自我反省
教孩子,尊重7大底线!
在宝宝面前6种牢骚发不得
莫把母子之爱变成伤害
"现代好妈妈"六大判定标准
与"犟孩子"相处3妙招
莫给孩子贴负面标签!
孩子养成坏习惯的三大罪魁
教育的价值是激活学生梦想
美日韩家庭惩罚孩子的艺术
一位美国人眼中的中国教育
娃模仿小燕子上吊身亡
父母虚夸让BB陷入困惑之中
“恐吓”抹杀宝宝快乐天性
如何表扬我们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