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假日综合症”的治疗方案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儿童“假日综合症”的治疗方案

儿童“假日综合症”的治疗方案

2016-08-19

假日综合症是在节假日期间,由于过度疲劳、过度放松、暴饮暴食等而引起身体、眼睛、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的总称。它既是身体疾病,也是心理疾病。

“假日综合症”的症状体现为头晕、耳鸣、眼花、四肢乏力; 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泻肚痛;头晕胸闷、困倦乏力、情绪烦躁; 沮丧、烦闷。

专家建议,应对孩子假日综合症,首先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多鼓励,多支持,少批评少打骂。让孩子能完整的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意见。让孩子参与到家庭工作中来,使其找到自己的家庭重要性。多利用假期时间和孩子共同做一件事,既可增进亲子关系,又可以让孩子觉得有意义不空虚无聊。

家长要和孩子共同规划好假期,制定假期的作息时间表,每天严格按规定和要求执行,并每天监督检查,给孩子适当的鼓励,制定的计划表要循序渐进,根据孩子的表现逐渐改善,最终使孩子的作息时间达到和开学的作息时间基本一致。

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在家里家长尽量不开电视电脑,回家不盯着手机,给家庭制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孩子一起阅读。这样的氛围,孩子既能感受陪伴,又有安全感和满足感,自我评价也会因为爱和陪伴逐渐提高。

除此之外,良好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是孩子成长发育必不可缺少的要素,所以不管是学习期间还是在假期,都应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合理分别配三餐饮食,荤素搭配,保证营养,少吃零食。食物应尽量做到简单、新鲜、健康。

要循序渐进帮孩子改变睡眠不良习惯,晚上9到11点是人体生长激素分泌旺盛的时候,晚上9点开始就要关暗家里灯光,不再大声说话看电视。睡前避免激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不要给孩子看惊险侦探之类的书籍、电影、电视。

体育锻炼具有调节人体紧张情绪的作用,能改善生理和心理状态,在面对孩子的情绪问题时,可以给孩子制定运动计划,每天适当的运动出汗,会改善假期综合症的各种困倦和乏力,改善孩子的精神状态。

专家表示,儿童假日综合症并不可怕,遇到孩子出现一些症状,家长不用紧张焦虑或对孩子失望打骂,也无需给孩子下任何疾病诊断,只要真正找到症状的原因,用心去观察去引导,一步步去行动去改变,将会有效帮助孩子调整状态,轻松阳光地迎接开学。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与“儿童“假日综合症”的治疗方案”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儿童“假日综合症”的治疗方案”还看
新手爸妈育儿六件蠢事以后别再犯
早教收费昂贵缺少监管霸王条款欺
早教机三种错误打开方式
成功父母教育孩子三大原则
惊呆!一家八口获得十一个博士学
猜你喜欢
早期教育打开宝宝学习之窗
摈弃目标——早教的最高境界
新生儿的神奇本领
宝宝早教不等于早期“学知识”
家庭中的如何实施有效的早期教育
家庭教育孩子二“不得”
儿童穿衣注意事项
宝宝最需要信任感
培养宝宝优良性格是成才的关键
如何让孩子学会爱其他人
孩子的早期识字要适可而止
宝宝成长中的第一次
宝宝发烧的4个护理要点
帮助婴儿倾听奇妙世界
“生活式早教”成育儿新时尚
生活式早教,让家人成为老师
四种气质宝宝教养方式
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2岁前对早教有益的事
每个孩子都是可造之才
家庭情感重心测试
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六大原则
早期教育有必要吗?
1周岁的宝宝能理解什么?
新生儿早期教育的具体方法
给学龄前孩子立“规矩”
唱摇篮曲,也有很多讲究
宝宝气质类型与养育对策详解
十种做法让宝宝拥有乐观品质
婴幼儿早期教育以哪些内容为主
月龄不一样早教大不同
早期教育应拒绝的问题
早期教育应该从何是开始
早期教育可从以下四方面做起
小宝宝也需要情感交流
早教的几个关键年龄段
早期教育需遵循的两个守则
利用颜色分析宝宝本质
专家解密小宝宝的五种性格
学习障碍是一种疾病
让孩子多体验真实的生活
早期教育不是“强行教育”
孩子独立开端
家长常犯十种错
家长教育孩子“维权”的方法
孩子教育家长要以身作则
父母的行为对宝宝影响大
早教不要急功近利
一个手指捉迷藏的亲子游戏
家长不应把教育责任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