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假日综合症”的治疗方案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儿童“假日综合症”的治疗方案

儿童“假日综合症”的治疗方案

2016-08-19

假日综合症是在节假日期间,由于过度疲劳、过度放松、暴饮暴食等而引起身体、眼睛、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的总称。它既是身体疾病,也是心理疾病。

“假日综合症”的症状体现为头晕、耳鸣、眼花、四肢乏力; 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泻肚痛;头晕胸闷、困倦乏力、情绪烦躁; 沮丧、烦闷。

专家建议,应对孩子假日综合症,首先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多鼓励,多支持,少批评少打骂。让孩子能完整的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意见。让孩子参与到家庭工作中来,使其找到自己的家庭重要性。多利用假期时间和孩子共同做一件事,既可增进亲子关系,又可以让孩子觉得有意义不空虚无聊。

家长要和孩子共同规划好假期,制定假期的作息时间表,每天严格按规定和要求执行,并每天监督检查,给孩子适当的鼓励,制定的计划表要循序渐进,根据孩子的表现逐渐改善,最终使孩子的作息时间达到和开学的作息时间基本一致。

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在家里家长尽量不开电视电脑,回家不盯着手机,给家庭制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孩子一起阅读。这样的氛围,孩子既能感受陪伴,又有安全感和满足感,自我评价也会因为爱和陪伴逐渐提高。

除此之外,良好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是孩子成长发育必不可缺少的要素,所以不管是学习期间还是在假期,都应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合理分别配三餐饮食,荤素搭配,保证营养,少吃零食。食物应尽量做到简单、新鲜、健康。

要循序渐进帮孩子改变睡眠不良习惯,晚上9到11点是人体生长激素分泌旺盛的时候,晚上9点开始就要关暗家里灯光,不再大声说话看电视。睡前避免激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不要给孩子看惊险侦探之类的书籍、电影、电视。

体育锻炼具有调节人体紧张情绪的作用,能改善生理和心理状态,在面对孩子的情绪问题时,可以给孩子制定运动计划,每天适当的运动出汗,会改善假期综合症的各种困倦和乏力,改善孩子的精神状态。

专家表示,儿童假日综合症并不可怕,遇到孩子出现一些症状,家长不用紧张焦虑或对孩子失望打骂,也无需给孩子下任何疾病诊断,只要真正找到症状的原因,用心去观察去引导,一步步去行动去改变,将会有效帮助孩子调整状态,轻松阳光地迎接开学。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与“儿童“假日综合症”的治疗方案”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儿童“假日综合症”的治疗方案”还看
如何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培养宝宝自然入睡的方法
0-1个月的婴儿如何教养
新生儿也的早期教育不可或缺
浅谈给孩子念书的技巧
猜你喜欢
早教不能于识字背诗
惊讶!6个月的宝宝开始学外语?
残缺家庭警惕孩子“父母化”
宝宝经常听音乐容貌将会变美
“十字经”助父母树立威信!
独二代:把孤独消灭在起跑线上
孩子该先学拼音?还是汉字?
面对危险,如何教孩子自救?
别担心!宝宝兴趣多变很正常
幼儿园发展需不需要男教师?
解读80后育儿经:穷养还是富养
不要这样教宝宝“分享”!
蒙台梭利的教育经历
培养孩子,父母可以各显神通
过度挖掘可能把孩子教傻
可以让孩子打破的10条规矩
家长请给孩子一些选择权利
0-6岁宝宝的早教要点
多元智能里的“音乐智能”
中日韩宝宝才艺教育大不同
向左或向右,别和孩子较劲儿
新生儿具有5大神奇“本领”
低龄入学是否影响儿童身心健康?
别用孩子弥补自己的人生缺憾
“起跑线”渐成多元成才的误区
正确育儿,早期教育要“得法”
盲目比较:孩子多元成才的杀手
看外国爸爸的哄孩子绝招
别让“战争”在孩子的心灵投下阴
警惕!教育误区会阻碍孩子成长
你知道玩具的教育奥秘吗?
前龄前孩子敏感期你留意了吗
关于婴儿之间独有的交流方法
孩子的“底线”雷区您知道么?
教育孩子应采用“三无原则”
孩子爱说谎是智力在增长?
所有的母亲都应当是教育者
生气是宝宝专属的情感生活
日本幼儿园里开始修炼分类精神
现有的早教班存在3个误区
拒绝“填鸭”启蒙重在“四教”
教育奉行“富爸爸、穷孩子”
“蒙氏教具”开启幼儿智慧大门
别对孩子说“我们买不起”
怎样避免家长走进早教误区
外国孩子的“吃苦”教育
早教的期望与焦虑
孩子早教家庭需谨防四大误区
养“儿”育“女”一样吗?
中国的“隔代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