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一览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肥胖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一览

肥胖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一览

2016-08-10

肥胖宝宝活动时常表现出心跳过速、气短、易劳累等外部表现。同时还容易引起一些合并症,婴儿期肥胖儿容易患呼吸道感染,重度肥胖儿童易患皮肤感染等。由于肥胖儿童的胰岛素代谢有变化,因而在肥胖儿童中还常发现患有胰腺炎的孩子,后期可发展为糖尿病。肥胖究竟会给宝宝造成怎样的伤害?下面,和查字典幼儿网小编一起看看吧。

心理压抑

体形肥胖还会对孩子的人际交往产生消极影响,特别是对于稍大一些的孩子来说,难免因此遭遇他人的嘲笑、奚落或随便起外号等情况,这样一来往往导致肥胖宝宝的自我评价差、自我压抑、丧失自信心、性格孤僻等心理问题。

合理搭配营养素

父母要学会合理搭配营养素来喂养宝宝,以防某些营养素过量或某些营养素不足。1岁以内的婴儿应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同时在母乳或配方奶的基础上添加辅食,在计算营养素入量时,一定要把一天所吃的各种食物中的同一营养素相加。

有的父母认为按比例调配的奶粉不够稠,宝宝吃了很快就会饿,于是通常在奶中再加入婴儿米粉,那么,配方奶和婴儿米粉都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A、D等,那么计算时就要把它们分类相加,而后再把当天宝宝吃的所有的食物的营养素也加在一起,再与每日适宜入量相比较,看是否合适。

不做肥胖宝宝养成正确饮食习惯

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也很重要。尽量母乳喂养,按需喂养,宝宝出生3个月内不要喂固体食物。父母给宝宝吃的食物要分割得大小合适,不要过大,应以小块为主。吃饭不要狼吞虎咽,细嚼慢咽容易产生饱的感觉。少让孩子吃甜食、喝甜饮料,少吃油炸食品,并且父母平时不要把食物作为奖惩孩子的手段。

营养不均衡

肥胖宝宝看起来胖乎乎的,似乎不缺乏什么营养,一般人也仅仅会视这些宝宝为营养过剩的结果。但实际上,肥胖的背后还隐藏着其他隐患,例如,宝宝吃糖多了,热量够了,就不想吃别的食物了,食欲不振影响了其他营养素的入,于是必然导致某些营养素的缺乏。也就是说,肥胖宝宝一方面是由于某些营养素的过量入引起的,但另一方面,他们也存在着其他某些营养素入不足的隐患。0-3岁的婴幼儿正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营养素的不均衡必然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与“肥胖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一览”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肥胖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一览”还看
准妈妈胸透后备孕注意事项
胸透后胎儿会畸形吗?
胸透发现怀孕怎么办?
胸透多久做一次适合?
新生儿abo溶血症表现汇总
猜你喜欢
孩子的屁股别乱打
父母吵架孩子被吓出抽动症
宝宝入园,你准备好了吗?
该不该“穷养儿子富养女”
婴儿感受周围环境能力表现
教育女孩父母易犯哪些错误?
孩子颈椎受伤症状
好奇心强的孩子独立早
老外看中国养育孩子怪事多
说教不如行为训练更有效
蒙氏早期感官训练的学习三阶段
专家:宝宝爬行,其实没那么难
多关注孩子用爱构筑城堡
美国孩子的能力是如何培养的
三个月的BB会“吃醋”
在BB面前“裸奔”的利与弊
夸奖孩子的误区有哪些?
打屁股会导致孩子智商低
蒙特梭利教育法
培养BB开朗性格注意8大细节
孩子3岁前教育不要全丢给母亲
中国父母的育儿误区
蒙台梭利的故事
哄宝宝睡觉的错误方法
婴儿多种语言教育更聪明
职场妈妈育儿有八“忌”
宝宝性启蒙要从0岁开始
关于教育孩子的疑问
走出小儿智力开发教育误区
中外妈妈育儿方式比较
警惕2岁孩子被双语扰乱思维
孩子“照书养”对不对?
让婴儿多倾听大千世界
如何科学选择早教音乐
最利孩子成长的早教有哪些?
蒙特梭利对世界的贡献
宝宝以自我为中心不是自私
孩子撒谎可能是在发求助信号
中国父母倾向美国子女教育方式
婴儿过早加辅食影响发育
聪明孩子为什么学习差?
BB“难养”要看气质选方法
早期教育的科学依据
父母越无私孩子就会越自私
“独一代”不会育儿愁煞祖父母
提醒:三岁内孩子不要学乐器
向上比较会把孩子变被动
最易伤害BB智力的三个失误
蒙特梭利的儿童观
父母不要扼杀孩子的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