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武会友要不得!宝宝“爱”打人原因分析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以武会友要不得!宝宝“爱”打人原因分析

以武会友要不得!宝宝“爱”打人原因分析

2016-08-10

有的孩子打人,是因为不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要,所以他用打人的方式来引起别人的注意。千万别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大了自然就会改”,幼儿期“打人”的习惯会影响宝宝一生!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多会进入一个“打人敏感期”,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他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如果他本能地觉得受到了侵犯,语言能力又没有发展到可以有效地跟别人沟通,那就只好用拳头“说话”了;二是他不过是想跟别的宝宝交朋友,但又不知道怎么更有礼貌地跟人家说“hello”,只好“以武会友”。

但是,千万别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大了自然就会改”,幼儿期“打人”的习惯会影响宝宝一生!

曾有心理学家对600名受试者进行了长达22年的追踪研究发现,无论男性还是女性,3岁半时的攻击性记录能有效地预测成年以后的攻击性行为。所以,宝宝攻击性的强弱将对他的一生产生影响,当小宝宝第一次有攻击性行为时,父母就要想方设法来制止他,因势利导来消解他的攻击性行为。

【宝宝动手的原因】

父母的“称赞”不恰当

宝宝9月龄左右的时候,手的功能分化有了突然的发展,手腕到上臂的支配能力有了很大的突破。打人会让他们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乐趣,就像我们突然之间会了某种技能一样,很愿意使用。

家长抱着宝宝嬉戏的时候,有时宝宝会无意识地拍打家长的脸,而且发出快乐的笑声。此时如果家长错误地引导和强化这个动作,夸他们长了本领,或者觉得动作卡通,干脆亲含其小手表示“做得好”,就会造成宝宝喜欢打人。

打人其实在试探

有的孩子在家不打人,进入群体交往时会去打小伙伴。有时打人,是因为他还不会与别的孩子交往,他是想表示友好;有时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有时是在用肢体语言与别人交流,只是他还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动作幅度和力度。

有的孩子打人,是因为不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要,所以他就会用打人的方式来引起别人的注意,表达自己的愿望。

不甘受冷落

两岁左右的小孩,处于自我意识高速发展的阶段,会很在乎妈妈和客人是否注意到她,当发现自己被冷落时,常会产生不安的情绪,哭闹、摔东西、打人等异常行为便随之出现。有时孩子打人,并非讨厌客人,而是“嫉妒”客人分去了妈妈的注意力。为了让妈妈转过头来注意她,攻击行为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即使换来的是妈妈的一顿责骂,但对一个两岁的孩子而言,可能尚无法将“打人”和“被骂”相联系!

内心缺乏安全感

家长工作忙或耽于玩乐,很少照料宝宝,很少跟宝宝沟通,宝宝内心孤独,也会以打人行为来宣泄。

模仿动手行为

宝宝无意中看到暴力,有打斗场面的电视节目,包括某些进口的动画片,开始模仿电视节目中的暴力场面。又或者某些家长有爱打人、动作粗鲁等不良的习惯,或存在家庭暴力,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也有可能会传给宝宝。

铅中毒或其他重金属中毒

由于汽车尾气污染和装修污染,可能会导致宝宝铅中毒或其他重金属中毒,因而会引发的烦躁和打人行为越来越多发。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与“以武会友要不得!宝宝“爱”打人原因分析”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以武会友要不得!宝宝“爱”打人原因分析”还看
幼儿喂养不能怎么方便怎么来
装酷的小孩子长大后难成功
妈妈应给幼儿适量吃些肉
宝宝便秘千万别给吃蜂蜜小心肉毒
宝宝何时断奶最合适?
猜你喜欢
教养·学习:父母勿失信心
妈妈须知的几个“什么时候”
遇上恐怖分子,爸妈容易疏忽的问
最强大脑:林丹不是一个好榜样
带孩子安全乘坐飞机与自救逃生攻
德国:宝宝学外语,最好2岁开始
注意!音响有可能会伤害到宝宝
5个国家的小学生守则,看完后惊
哈佛访学一年,让我懂得如何做父
这样早教,不会错!
探索·解读:让孩子用新鲜的眼光
过年了,该怎样给孩子送礼物?
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为何会因子女
陪孩子成长:如何牵一只蜗牛去散
乐活·视野:将环保种在孩子心中
很赞!美国爸爸的十条家训
爸爸育儿有妙招,6招hold住
“我从哪里来”——各国性教育读
错误的“鼓励”使孩子更自卑
教养·学习:请把自主权还给孩子
最新发现:3岁孩子都会“以貌取
时间都去哪了?不做“失陪族”父
乐活·视野:荷兰零下4度幼儿园
乐活·视野:华德福,幼儿教育四
教养·学习:十招让子女开心快乐
教养·学习:从根本处教孩子
培养艺术宝宝应避免三大误区
揭秘世界各国的儿童节
言而有信:3.15热议儿童诚信
一位北美校长的育儿方略
“最强大脑”:失去快乐的成功值
且行且谨慎:海外生子可享受的福
小心!这些花草有毒,孩子千万别
新式长假宝宝长途旅行安全指南
一次逃生教育可能让你的孩子免于
孩子:你的人生有三件事千万不能
乐活·视野:五岁孩子携勇气,登
父母十种态度让教育效果适得其反
4岁抓住时间的尾巴
正强化教育让孩子更受欢迎
你还在用pad早教吗?
海外育儿:不要过早过度开发儿童
德国父母也有“成绩单”
德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早教机的315维权
让孩子失去安全感的4句话
那些世界名门家族的教子智慧
乐活·视野:全港10大最贵直资
超级妈妈新标准:十八得了
什么是爱?美国妈妈不解中国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