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过度夸奖的危害及相关意见汇总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父母对孩子过度夸奖的危害及相关意见汇总

父母对孩子过度夸奖的危害及相关意见汇总

2016-08-05

人们常说多夸夸孩子可以使小宝宝更加的自信,但是多夸并不代表着乱夸,家长们要要有针对性的夸奖。

过度的鼓励,容易导致孩子自我膨胀

家长的态度、评语就像是摆在孩子面前的一面镜子,孩子总是通过这面镜子来认识自己,形成“我是谁”这样的心理概念。因此镜子反映出的内容对孩子自我概念的建立极为重要。

楚蓉的自我概念建立在爸爸妈妈不断的鼓励之中,因为总是受到夸奖,所以楚蓉始终以为自己就是那个最棒的孩子。父母的这种鼓励就像是在孩子的面前立起了一面凸透镜,而楚蓉则像是一只站在凸透镜前的小猫,一直以为自己是一只老虎。以往,当遇到失败的时候,爸爸妈妈总是会帮她归因于外在条件,所以楚蓉的自我界定始终没有发生改变,无论遭遇怎样的挫折她都会认定凸透镜中的人就是自己。但是,她从来不知道,自我的真相是什么。而一旦她发现真实的自我与爸爸妈妈告诉她的那个我有很大的差别时,这个结论对她的打击将会是难以承受的。

没有根基的夸奖,让父母失去权威

每个人的自我概念都是建立在他人评价的基础之上,而这个他人不仅仅是指爸爸、妈妈,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庭之外成员的评价将会越来越重要。由于来自不同社会群体的人本身就会因为标准不同而导致对同一个人,同一件事情的评价产生很大的差异。所以父母的评价性语言与来自外界的评价性语言越是具有一致性,孩子就越会相信自己的父母,而一旦父母对孩子的评价与外界差异过大,孩子的心中就会画出一个问号。而当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称赞缺少依据性,甚至有些敷衍,他们对父母的信任感必然就会有所下降,甚至影响到亲子之间的关系。

育儿建议:坦诚以待,帮助孩子建立可延续的自我认同

孩子是很容易接受妈妈的评价的,妈妈客观、全面的评价能使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从而能够用积极乐观、不骄不躁的态度去对待生活。

走出鼓励的误区,给孩子客观具体的评价

很多家长都有一个误区,认为帮助孩子建立自信需要不断的鼓励与夸奖,结果导致不敢批评孩子,甚至不敢说实话。其实,孩子的成长应当是在不断的自我矫正过程中度过的,如果缺少真实的评价,就会使得孩子走入自我认识的盲区。

作为家长,在像孩子反馈意见的时候,应该采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能够接受的方式,指出孩子应当改进之处。例如,当楚蓉的绘画作品得不到老师的肯定时,家长所作的不应该是一味地弥补夸奖缺失,而是应当以“我们一起看一看,如何让这幅图画变得更美……”等方式,指导孩子的绘画技艺,提升孩子的绘画感觉。

同时家长在赏识孩子的时候,应该具体描述孩子的什么行为得到了赏识。因为孩子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占优势,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很具体,因此父母要善用建设性的赞美,少用评价式赞美。比如,孩子画了一幅好画,父母要避免用评价式的言语:“啊,画得好美,你真是一个小画家!” 这种评价比较极端,会让孩子养成对高期望评价的依赖,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像蓁蓁妈妈就会很具体地赞美:“宝贝,你的颜色用的很好,蓝色和红色混在一起的颜色太美啦。”她会具体描述蓁蓁在主题、构图、色彩、创新等方面的长处,这种客观的赞美让孩子明白自己到底好在哪里,自己在哪一方面还要发扬光大。孩子得到的不仅是赞美和激励,还提高了认知水平,得到了具体的指导。因此,对于孩子来说,描述事实远胜于空洞的赞美。早期教育

注意区分鼓励和称赞的区别,给孩子最真诚地鼓励

很多的父母认为他们称赞孩子就是鼓励孩子,他们没有认清称赞可以是鼓励,但是不等于鼓励。表面看来,称赞和鼓励是在相同的过程中产生的。这是因为称赞和鼓励二者都注重再积极的行为。其实,称赞是鼓励的一种,是以竞争为基础,获胜者才能得到,是有最好的意思。事实上。父母亲再称赞孩子时的心态是:如果你做我认为好的事情,你将会从我这里得到承认和重视(有价值)作为奖赏——称赞是想用外在的建立来激励孩子。但是鼓励是对孩子的努力和改进而言,不管这努力和改进多么微小都可加以鼓励。圆圆想参加手工比赛,每天都在认真地练习。她对妈妈说:“妈妈我可能不行,铮铮剪的小兔子可好看了,我一定赛不上。”圆圆的妈妈对圆圆说:“我记得,前两天你剪出来的图画还没有这么漂亮,宝贝,你已经进步很多了。”妈妈的鼓励让圆圆很开心,也更有信心了。

同时,鼓励使用的时机也是有区别的。鼓励是在孩子表现低落的时候也给予,孩子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或者当他们面对失败时,父母也可加以鼓励。但是称赞就不能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称赞和惩罚一样,是控制的方法。

称赞时候等于鼓励,可视以下情况而定:

父母的目的:如果你真诚的意愿视鼓励,而不是要控制他,你的赞美就是鼓励。

孩子的目标:如果孩子寻求称赞是为了要大人注意他,那么赞美反而会把孩子教成没有主见、具有依赖性。如果孩子倾向于追求权力或报复,赞美反而会使他们挫折不安,原因使他们心中想要做的使反抗和摆平。

孩子接受赞美的方式:如果孩子对这个称赞本来就没有期盼或要求,那么这个赞美就是鼓励。

鼓励孩子的时候,不要对孩子所做的一切加上价值判断。很多的时候我们用使用积极的判断和积极的评价,而这种评价显示了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和意见,而不是帮助孩子相信自己。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与“父母对孩子过度夸奖的危害及相关意见汇总”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父母对孩子过度夸奖的危害及相关意见汇总”还看
宝宝为什么要进行早期教育?原来
对幼儿启蒙教育的三个关键点
如何正确引导早期儿童阅读教育
走出婴幼儿早期教育的误区
早期教育对大脑发育的重要性
猜你喜欢
宝宝为什么不爱洗澡?
快速的时代,更需要“慢养”孩子
给孩子添点耐性
从偏爱的色彩看孩子的性格
怎样教会孩子善解人意
妈妈,别以为我听不懂你的话
培养自控能力,不同年龄宝宝区别
幼儿的自我意识该如何培养
儿童孤独症早期识别
父母如何给宝宝安全感
孩子不快乐,你能读懂吗?
妈妈太强势,影响孩子性别取向!
潘多拉效应的早教启示
解读小孩子的自我探索心理
认识宝宝的情绪
独立意识要从娃娃抓起
“恋物症”不能说断就断
幼儿时期的6个情感需要
孩子哭闹到底该不该抱?
宝宝缺少安全感有这些表现
不同年龄段的宝宝怕什么
美国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
3岁前宝宝必须纠正的性格
宝宝成长过程中真正的快乐
伤害孩子心理的牢骚话
宝宝比较内向该怎么办?
孩子欺软怕硬怎么办
婴幼儿也会精神抑郁
“孩子还小”的观念让孩子永远长
消除宝宝小脾气有方法
爱做白日梦的宝宝更聪明
18做法种毁掉孩子的自信
让孩子记恨一生的6个极端态度
巧妙构设孩子眼中的世界
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宝宝的性格
儿童心理健康12忌
宝宝的尖叫沟通法
宝宝的心理压力如何缓解
训练宝宝好奇心的N种方法
尊重宝宝创造的童话世界
让宝宝和家人一起就餐
怎样正确教会孩子学说话
怎样让孩子喜欢亲近爸爸?
揭秘:宝宝爱打人的3大根源
心智训练培养BB自控能力
婴儿生来就会"吃醋"
6招培养宝宝的逻辑思维能力
克服孩子性格软弱的好方法
宝宝的阅读习惯从可以竖起头起
妈妈须知:婴儿也会罢奶绝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