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入:十大日常饮奶误区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勿入:十大日常饮奶误区

勿入:十大日常饮奶误区

2016-08-03

补充蛋白质,是人们日常比作的功课之一,而牛奶就是一个好的补给品,是老人小孩的绝佳天然营养品。但即使再好的食材,使用不恰当也会带来负面效果,其中牛奶的误区常常被人忽视,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牛奶越浓越好

有人认为,牛奶越浓,身体得到的营养就越多,这是不科学的。

所谓过浓牛奶,是指在牛奶中多加奶粉少加水,使牛奶的浓度超出正常的比例标准。也有人惟恐新鲜牛奶太淡,便在其中加奶粉。而如果是婴幼儿常吃过浓牛奶,会引起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甚至拒食,还会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肠炎。这是因为婴幼儿脏器娇嫩,受不起过重的负担与压力。

二、加糖越多越好

不加糖的牛奶不好消化,是许多人的“共识”。加糖是为了增加碳水化合物所供给的热量,但必须定量,一般是每100毫升牛奶加5~8克糖。 牛奶里加什么糖好呢?最好是蔗糖。蔗糖进入消化道被消化液分解后,变成葡萄糖被人体吸收。葡萄糖甜度低,用多了又容易超过规定范围。

还有一个何时加糖的问题。把糖与牛奶加在一起加热,这样牛奶中的赖氨酸就会与糖在高温下(80℃~100℃)产生反应,生成有害物质糖基赖氨酸。这种物质不仅不会被人体吸收,还会危害健康。因此,应先把煮开的牛奶晾到温热(40℃~50℃)时,再将糖放入牛奶中溶解。

三、牛奶加巧克力

有人以为,既然牛奶属高蛋白食品,巧克力又是能源食品,二者同时吃一定大有益处。事实并非如此。液体的牛奶加上巧克力会使牛奶中的钙与巧克力中的草酸产生化学反应,生成“草酸钙”。于是,本来具有营养价值的钙,变成了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从而导致缺钙、腹泻、少年儿童发育推迟、毛发干枯、易骨折以及增加尿路结石的发病率等。

四、牛奶服药一举两得

有人认为,用有营养的东西送服药物肯定有好处,其实这是极端错误的。牛奶能够明显地影响人体对药物的吸收速度,使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较相同的时间内非牛奶服药者明显偏低。用牛奶服药还容易使药物表明形成覆盖膜,使牛奶中的钙与镁等矿物质离子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非水溶性物质,这不仅降低了药效,还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所以,在服药前后各1~2小时内最好不要喝牛奶。

五、用酸奶喂养婴儿

酸奶是一种有助于消化的健康饮料,有的家长常用酸奶喂食婴儿。然而,酸奶中的乳酸菌生成的抗生素,虽然能抑制很多病原菌的生长,但同时也破坏了对人体有益的正常菌群的生长条件,还会影响正常的消化功能,尤其是患胃肠炎的婴幼儿及早产儿,如果喂食他们酸奶,可能会引起呕吐和坏疽性肠炎。

六、在牛奶中添加橘汁或柠檬汁以增加风味

在牛奶中加点橘汁或柠檬汁,看上去是个好办法,但实际上,橘汁和柠檬均属于高果酸果品,而果酸遇到牛奶中的蛋白质,就会使蛋白质变性,从而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七、在牛奶中添加米汤、稀饭

有人认为,这样做可以使营养互补。其实这种做法很不科学。牛奶中含有维生素A,而米汤和稀饭主要以淀粉为主,它们中含有脂肪氧化酶,会破坏维生素A。孩子特别是婴幼儿,如果摄取维生素A不足,会使婴幼儿发育迟缓,体弱多病。所以,即便是为了补充营养,也要将两者分开食用。

八、牛奶必须煮沸

通常,牛奶消毒的温度要求并不高,70℃时用3分钟,60℃时用6分钟即可。如果煮沸,温度达到100℃,牛奶中的乳糖就会出现焦化现象,而焦糖可诱发癌症。其次,煮沸后牛奶中的钙会出现磷酸沉淀现象,从而降低牛奶的营养价值。

九、瓶装牛奶放在阳光下晒,可增加维生素D

有人从广告中得知:补钙还要补维生素D,而多晒太阳是摄取维生素D的好方法,于是便照方抓药地把瓶装牛奶放到太阳下去晒。其实这样做得不偿失。牛奶可能会得到一些维生素D,但却失去了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因为这三大营养素在阳光下会分解,以致部分或全部失去;而且,在阳光下乳糖会酵化,使牛奶变质。

十、以炼乳代替牛奶

炼乳是一种牛奶制品,是将鲜牛奶蒸发至原容量的2/5,再加入40%的蔗糖装罐制成的。有人受“凡是浓缩的都是精华”的影响,便以炼乳代替牛奶。这样做显然是不对的。炼乳太甜,必须加5~8倍的水来稀释。但当甜味符合要求时,往往蛋白质和脂肪的浓度也比新鲜牛奶下降了一半。如果在炼乳中加入水,使蛋白质和脂肪的浓度接近新鲜牛奶,那么糖的含量又会偏高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与“勿入:十大日常饮奶误区”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勿入:十大日常饮奶误区”还看
近期刷爆朋友圈的两大育儿谣言
你的“底线教育”缺失了吗?
端午撞上父亲节和老爸一起Hig
孩子健康成长需要的三大环境
儿科医生写给爸妈的10条忠告
猜你喜欢
培养宝宝良好的睡眠习惯
如何让宝宝学会上厕所?
父母类型对宝宝性格的影响
宝宝光脚玩耍的两大好处
幼儿教育越早越好
新生儿抚摸的正确顺序
从玩玩具看宝宝的性格
父母如何正确地向宝宝“示爱”
早教的四大规律
六种需及早培养的性格
婴儿游泳应避免的三大误区
新父母如何与宝宝感情交流
新生宝宝怎样抱最好
塑造孩子好性格的六秘诀
0-1岁宝宝的应该怎样抚养
家长必知宝宝学步期的关键问题
哪些因素会影响BB的创造力
爸爸哄宝宝的10高招
如何通过眼神来了解宝宝的心思
亲吻——母婴的语言交流
爸爸育儿测试
做个高情商的新手妈妈
不要浪费孩子最初的六个月
新生儿可以听懂妈妈的话
婴幼儿早教引起多方关注
孩子变笨,只因父母的3个错误
儿童早教切忌求贵求洋
天生丽质从摇篮时代塑造养护
0-6个月婴儿睡眠习惯的培养
父母要多为宝宝交友创造机会
爬出健康宝宝
10条建议帮助宝宝学走路
新生儿父母的5个必修课
帮助宝宝交朋友的小游戏
几种常见的新生儿特征常识
测测您是哪一类型的妈妈
给宝宝使用抗生素的四大误区
初为父母需要注意的八方面
婴幼儿马牙不属于病态
谨防新生儿的八种条件反射受阻
新生儿的15种“异常”不用理
困扰新生儿睡眠的8大原因
为何男婴普遍比女婴“恋母”
父母与婴儿间的神秘色彩
趣说嗅觉与母婴交流的关系
孩子八大难搞行为破解法
新生儿与父亲肌肤接触有助成长
宝宝学爬要掌握的要点
父母是最权威的育儿专家
新爸爸在育儿方面有哪些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