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放学,早接还是晚接?会影响孩子的性格!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孩子放学,早接还是晚接?会影响孩子的性格!

孩子放学,早接还是晚接?会影响孩子的性格!

2016-07-21

放学时,幼儿园门口常常满满地站着很多的家长。那么家长是提前一些接孩子回家还是晚一些接孩子好呢?当前对于上幼儿园的孩子家长来说,这是一个值得讨论,也是一个比较现实的话题。对于这个话题,向来都是众说纷纭,各有各的道理。

孩子放学,早接还是晚接?会影响孩子的性格!1

早接派早接是安慰孩子

丁丁妈说,我都是早早来接的,不论是我来接还是孩子姥姥来接,都是早早地在门口等着,一开门第一个冲进去,趴在门上看看孩子在教室里干什么呢?是不是玩得很开心?尽管现在孩子很愿意去幼儿园了,我们还是希望看见孩子在幼儿园有哪些活动,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另外,我觉得早点接对孩子也有心理上的安慰,他会觉得家长很关心他,孩子们就怕家长不来接,怕家长把他给忘了。

早接,是为了孩子的期盼

策策妈妈说,每天早上送宝宝去幼儿园,妈妈要离开的时候,策策总会说:妈妈,放学时你要第一个来接我回家!当然我没有提前接过他,从入园第一天开始到现在,都是按园里时间4点30。从他的话里面可以看出,孩子在玩了一天后,他最急于见到的肯定是爸爸妈妈,尤其是见到其他小朋友都让爸爸妈妈接走了,他的心里更是有一种期盼心理。为了不让孩子着急地等待,我是全职妈妈,不用怕耽误时间而晚接,尽量早点等在门外,从门外可以看到,每个孩子都在期盼着,如果看见了家长,每一个孩子都在欢喜跳跃,孩子的心理就是这样,生怕家长不要他们了。

晚接派想让孩子多些玩的机会

刚入园时天天也是每天都叮嘱妈妈:妈妈你早点儿来接我呀!但是最近他已经完全适应并喜欢上了幼儿园的生活,也不再叮嘱我关于早点接的事了。先前是按时间去接,变成现在要等到最后一个小朋友离园后才愿意离开。他不急不燥地在玩着玩具,小朋友们走后,他还把小椅子都摆好堆起来。有时妈妈晚些出现的时候,都看见他正和几个被晚接的小朋友,还有长托班的小朋友一起玩得很开心。

可以多些与老师交流的机会

一些家长实在是享受不了刚放学时教室门口嘈杂鼎沸的声音和异常拥挤的场面。豆豆妈说,因为接孩子时人太挤,所以索性晚些去接了。一开始也会担心孩子会不会看到别的小朋友都被接走了而哭闹不安,可是实践证明,豆豆适应得还挺好。另外豆豆妈说,因为晚去些老师不那么忙了,还可以有更充足的时间向老师了解一下她的情况,也不错呢!

国外学者调查发现:一个班里那些经常被最早接走的那些孩子,自信程度往往比其他孩子高,但如果固定被第一个接走的,往往虚荣心较强;

相比之下,那些最后被接走的孩子,尤其是那些经常被最后接走的孩子,他们往往较内向,甚至有些自卑。

为什么会这样?

大人早出现,代表的是对孩子的关注和重视,孩子能体会到,相比其他家长较晚出现的孩子,由此带给孩子的自尊感和自我价值感也会高,看吧!我妈妈/爸爸是第一个来接我的!高的自尊感和价值感给孩子带来自信。

但是如果家长总是第一个来接的,突然有一天家长不能第一个来接,孩子可能会失望甚至抱怨家长为什么没有第一个来,因为家长的一贯早来已经成为孩子炫耀的资本。

尤其需要重视的是,一定要避免总是最后接走孩子,偶尔的一两次不会对孩子产生影响,但如果经常如此,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会比较低,因为长期目睹班里的其他孩子被一个个兴高采烈地接走,而自己总是最后被接走,甚至还要搬起小板凳在园区门前等候,无形中已经给了孩子一种标签你是不被爸妈重视的孩子,孩子会感觉到一种被遗弃的感受,由此带来的孤独感和无助感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所以说,不管是早接还是晚接,都要把握一个度。不要总是第一个,也不要经常落在最后。

接孩子回家需注意以下问题:如果孩子平时是老人接送的,请至少每周爸爸或妈妈亲自接送一次。

对孩子来说,爸妈始终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角色,如果孩子平时是老人接送的,请每周爸爸或妈妈最好亲自接送一次。因为这样的举动看似不足为道,对孩子来说意义重大爸妈平时忙,所以大多数都是奶奶或爷爷接送,但爸妈只要有时间,总会来接我!这样的举动,对孩子来说就是关注,就是爱。

朋友圈里有个妈妈最近记录了她偶尔的一次接孩子放学的情形:当孩子看到门外的我的时候,眼里放出异样的光彩,抬起头自豪地跟老师说:你看,妈妈今天来接我!走出门口见到熟悉的小同学,情不自禁地说:我今天也是妈妈来接我放学了那种喜悦和满足感让这个当妈的百感交集。她开始质疑自己是否是一个尽责的妈。

孩子放学,早接还是晚接?会影响孩子的性格!3

家长答应了早接,但临时做不到对孩子有影响吗?上了幼儿园之后的孩子,他们已经有不错的记忆力,尤其是一些他们在意的事情记得特别牢。记得电视里曾经看过这样的一个真实片段,说的是一位妈妈鲜少接孩子,偶尔一次答应了却忘记了,视频里记录的是孩子等待妈妈时那刻的心酸:

这个教室有前门也有后门,小男孩频频回头,生怕妈妈会走另一边。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身边的小朋友也被一个个接走离开了,小男孩越来越失望,越来越着急。像一只患了狂躁症的小老鼠,他开始焦躁地来回疾步,继而抓着手里的衣服袋子使劲往地下摔,抽泣了一会后,突然嚎嚎大哭,让身边的老师看得好心酸。

越小的孩子,心灵越是敏感而脆弱。如果大人平时比较早接孩子,偶尔晚接孩子,最好提前跟孩子说明:妈妈/爸爸今天有事情,可能会比较晚接你回家,但不要以为妈妈/爸爸忘记你了或不要你了,你始终是爸妈最爱的宝贝!提前打预防针,孩子就会有准备。

接孩子回家的路上做到这几点:要走路回家。家长在接孩子时,可以给予孩子温暖的拥抱,但仍然要注意坚持让孩子自己走路回家。一方面,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完全能够做到自己走路回家;另一方面,坚持让孩子自己走回家,也是给孩子一种他已经长大了的心理暗示,这有利于孩子心理的成熟。

要主动沟通。为了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家长要主动与孩子沟通。聊一聊幼儿园一天的生活,谈一谈他结识的新朋友,给孩子讲他喜欢听的故事,陪孩子玩好玩的游戏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

要保持平静。孩子入园是家庭的一件大事。孩子刚入幼儿园时有种种不太适应的表现,这是正常的。其实孩子对幼儿园生活的不适应往往受环境和成人态度的影响。建议家长朋友接孩子回家后,要尽量保持家中往日平静的氛围,不要过分渲染对孩子入园问题的关注,以免造成孩子紧张的情绪。家长平和的态度是孩子很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的良好外部环境。

要分享快乐。孩子来到陌生的环境,会有些心理压力,给孩子减轻压力最好的办法是缓解孩子紧张的心理。孩子回到家后,家长要有意识引导孩子回忆幼儿园一天的快乐。例如,你认识哪个小伙伴了?老师带你们做哪些好玩的游戏了?

同时,以下禁忌要牢记忌甜水等待。每天都有甜水等待,反而会影响孩子在幼儿园的正常饮水,而且长此下去,会影响儿童的健康。我们倡导孩子喝白开水,因为白开水中含有饮料不具备而人体非常需要的微量元素。

忌刨根问底。孩子离开一整天,家人的惦念是可以理解的,但接孩子回家后,全家人围着孩子问这问那,不仅使孩子厌烦,还会强化孩子入园的不适应。

忌偏听偏信。家长对刚刚入园的孩子有些不放心,会向孩子提出很多问题。由于这一阶段的孩子常常把想象与现实相混淆,他们会说出与事实不符的答案。如,孩子之间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时,他往往会说某某小朋友打我了,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不要偏听偏信。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与“孩子放学,早接还是晚接?会影响孩子的性格!”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孩子放学,早接还是晚接?会影响孩子的性格!”还看
“富三代”亲子策略
好的家庭教育浓缩成五句话
孩子脑袋大小跟智商有关吗
优秀妈妈的45条育儿经验
“拼养”,和平相处才开心
猜你喜欢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孩子怎么看待父母的?
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
给爷爷奶奶带孩子的建议
家长误区与知道策略
家庭环境对儿童心里健康影响
父母要尝试说服孩子写作业
正确教育孩子的妙招
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方法
家庭教育:学习英语的误区
经典教育能够开发儿童的智力
正确培养孩子的认知观念
让孩子更聪明的五种运动
用爱教育孩子
为什么孩子的学习效率低?
正确引导孩子自觉写作业
培养幼儿健康性格
不同年龄段的管教孩子方法
上海孩子最多的事父母
家长要注重礼仪教育
教宝宝说话能促进大脑发育
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
引导孩子正确交友
如何帮孩子克服不良情绪
爱孩子就让孩子学会延迟满足
警惕!三种教育方式影响孩子的智
孩子心灵健康五元素
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上)
教育孩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兴趣改变孩子
好的习惯要父母以身作则
培养好的人格比学习重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育不仅是老师的职责
你知道吗?怎样提高孩子的学习兴
89条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
五个建议培养孩子乐观性格
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下)
家庭婚姻对孩子的影响
培养孩子自律学习
独立学习的能力怎么培养?
良性攀比的培养
不要故意吓孩子
8大战术解决孩子的任性
10个行为看你是否溺爱孩子
宝宝的学习能力
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培养孩子的15个重点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从什么时候开
让孩子担负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