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不用总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家长不用总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

家长不用总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

2016-07-14

查字典幼儿网温馨提示:

家长不用总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

“孩子早跑一步真的不算赢。”台湾木铎学社理事长陈汉强10月19日在贵阳举行的第三届海峡两岸幼儿教师风采交流邀请赛上说。被称为“台湾幼教之父”的陈汉强发现,海峡两岸不少家长的共同特点是,越来越希望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这些意愿会提前进行小学式教学。他呼吁,幼儿园和幼师都应冷静,坚守学前教育的规律和特色。

“规律是尊重小孩子成长的生理特点,特色是不同幼儿园百花齐放的教育形式。”在贵阳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举办的幼教座谈会上,陈汉强的这个观点被现场的幼教工作者广泛认同。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幼儿园到底要不要给小朋友一张纸一支笔学习写字?台湾幼教界的观点是不应该让学龄前儿童学习用笔在纸上写字,按照儿童肌肉的发育特点,手部的“小肌肉”很稚嫩,没有发育完全,用笔写字容易拉伤肌肉或者影响肌肉发育,如果要学习简单的汉字,应该用大笔在地上或者墙上写,做“大肌肉”的运动。

很多大陆的幼儿教师认为,台湾这样注重细节的幼儿教育研究非常值得学习,但具体到不教孩子用纸笔写字这样的问题上,很难做到,“一直是那样做的,让我改阻力很大。”一位地级市政府机关幼儿园园长说。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英语教育中,陈汉强认为,儿童的智力和语言功能在发育阶段不适宜学习整句对话,甚至“老师说一遍A,孩子重复一遍A”都是不合适的,因为儿童的发音、语法记忆都不成熟,按照错误方式养成了发音和语法习惯,到了小学阶段老师还要重新纠正。

“所以,不需要让幼儿园的孩子背26个字母,也不需要学习多少日常对话,多讲几个‘I love you’的故事就好了。”陈汉强对记者说。

在本届海峡两岸幼儿教师风采交流邀请赛前,一批贵州的幼儿教师到台湾进行了幼教培训。对于这次交流,几乎所有老师都对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人印象深刻:感觉人们在生活中很有秩序、多数人很看重为人处世的细节。

陈汉强看来,这是重视学前教育取得的成果,“6岁以前的人格发展决定了一生”。

他认为,孩子从幼儿园起就学会把垃圾分类扔进垃圾桶、用小盆小桶收集洗手水和雨水浇花、上自动扶梯靠一边站立留出一条通道给着急的人等行为都是很好的细节,而细节背后是教育理念的坚守——幼儿园必须做好儿童生活教育。“如果有起跑线的话,这才是起跑线。”

陈汉强回忆,自己在台北教育部门任职初期,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在台湾做得并不好,投入不足导致公立幼儿园的数量很少,私立幼儿园收费较高,水平良莠不齐。

1986年,他强势推动台北的小学划出一部分区域设立幼儿园。给每个幼儿园投入50万台币改建教室、厨房和厕所,更换适合学龄前儿童使用的小桌椅、小马桶,另投入两万台币购置幼儿园设备,每个幼儿园配备两名幼教专业的老师,幼教老师的福利待遇与小学老师相同。

“当年幼儿园这一块增加了3亿多台币的支出,效果是公立幼儿园从10所增加到135所,家长支持的不得了。”陈汉强说。

虽然这笔巨大的预算经历了几个月的争论,但最终成功通过,给如今台湾儿童都能免费上公立幼儿园打下了基础,也给陈汉强带来“台湾幼教之父”的赞誉。

他认为,当年台湾的小学附属幼儿园的作法如今可以复制到大陆的一些地方。

陈汉强同时认为,要想让家长对幼儿园放心,幼儿教师的培养非常关键,他曾经推动台湾的幼教专业从两年学制改为4年学制,“幼儿园老师不像小学老师那样按学科分类,老师必须什么都会,只学两年怎么够呢?”

陈汉强说,幼儿园老师除了学习文化、教育知识以外,还必须精通孩子成长的生理特点,明白孩子语言、骨骼、肌肉等方面的发育过程,这样才能科学制定出教学计划,进而发展出自己的教学特色,“否则就只会按照教材像教小学生一样上课,幼儿园就成了小学的预备教育”。

他直言,目前大陆的幼教专业多数还设在高职、中职院校中,幼师队伍缺少研究生、博士生,幼儿园的老师还需要加强学习的深度。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与“家长不用总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家长不用总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还看
你知道吗?早期教育的意义与方法
在孩子的童年多鼓励对方
儿童经典教育能开发儿童潜能
你知道吗?:改变孩子之前先改变
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方法
猜你喜欢
早期教育注意四个误区
宝宝性启蒙要从0岁开始
宝宝认字,怎样教才是更好
瑞典幼儿园里的“强盗逻辑”
该不该“穷养儿子富养女”
“限时隔离”的教育能不能用
应试教育让孩子累死在起跑线
依赖书本将扼杀孩子创造力
儿童学英语启发兴趣更重要
三个爸爸的育儿经
开发幼儿智力谨防三误区
论“孔融让梨我不让”对与错
职场妈妈育儿有八“忌”
宝宝扔摔玩具也是学习
常见的错误育儿用语
早教从什么时候开始为什么要进行
让1岁的宝宝疯狂爱上英语
中国家长的4大早教误区
日本培养天才的13绝招
5个特征说明孩子被宠坏了请立即
别忽略宝宝体商培养敏感期
避开家庭教育中的“坏苹果效应”
孩子上早教要防被“忽悠”
电子产品让孩子很受伤
让孩子吃苦受累的好处有哪些?
世界名人与蒙台梭利
宝宝才艺怎样培养
体商,宝宝健康成长的基石
让宝宝在家即可拥有全英语环境
美术班害了孩子吗?
儿童成长不可缺少运动
如何让宝宝感受音乐节拍
孩子的玩具,不要太复杂
教育孩子失败的原因
家庭教育父母要不要统一战线?
伊顿蒙台梭利与传统教育的区别
国外教育的成功典范!
10本,可以“玩”的图画书
BB的“爱”不可替代的小日子
埋没聪明宝宝的4大误区
“独一代”不会育儿愁煞祖父母
走出孕育“神童”的误区
隔代教育必须纠正的那些误区
玩具噪音会损伤宝宝听力
教你如何读懂婴儿的肢体语言
早教误区,家长你有木有?
儿童智力认识的三大误区
幼儿英语学习窍门先游戏后开口
注重提高孩子“体商”
最好不要让婴幼儿看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