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着尊重性格差异 孩子会更自由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试着尊重性格差异 孩子会更自由

试着尊重性格差异 孩子会更自由

2016-07-06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在你身边你却低头玩手机,而是作为父母的你们与孩子的性格截然不同,外向的父母不懂自己内向的孩子,内向的爸妈不解自己外向的宝贝,因此就容易产生许多误解与摩擦。

一般,外向父母会觉得自己的内向孩子:

-他不够活泼,总缺乏自信。他胆子太小了,一点小事都能被吓哭。

-她不够勇敢,遇到新事物,总不敢去尝试。

-她见到叔叔阿姨不敢打招呼,不够大方,太认生。

-他就喜欢待在家里,都不爱运动,不像别人家的男孩子。

相反,内向父母会觉得自己的外向孩子:

-他性格太急,整天磕磕碰碰的,太冒失了。

-她太没规矩了,这么淘气又顽皮,都不像个女孩子。

-他嗓门大,要求多,聒噪个没完没了,能安静5分钟都已经谢天谢地。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最有趣的地方莫过于双方性格有差异。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不可能每位家庭成员的性格都是相似或一致的。正是因为性格差异而大家需要磨合与变通,才让每个家都显得那么不相同与充满魅力。

所以无论孩子与作为父母的你们性格是否相同,尊重孩子的性格差异,不要压抑孩子的天性,孩子会成长得更自由更快乐。

外向父母和内向孩子的性格对对碰

▷为什么许多外向父母会觉得和自家的内向孩子相处有些累?

◑外向爸妈做事快节奏,而内向孩子喜欢慢慢来,因此外向父母很容易感到不耐烦。

◑内向孩子对事物一般充满着深度的好奇心,喜欢刨根问到底,而外向父母一般不喜欢探索问题的根源,更偏爱结果论。

◑内向孩子聊天时会需要时间来思考如何应答,而外向父母习惯了边思考边回答,这样就造成了双方的沟通不顺畅。

◑外向父母喜欢玩乐,一般好外出。而内向孩子喜静,在人多事多的环境里,内向孩子容易感觉到疲惫与紧张。因此,很容易就衍生出许多矛盾。

▷外向父母和内向孩子相处的实用招

给他一些放松与冷静的时间

当孩子完成了某件事情的时候,不要急着想让他和你分享他的感受和表现。先让他自己理一理,等他准备好了再聊也不迟。

不要强行安排社交活动给他

有时候外向父母会觉得孩子与外人交流的时间过少了,总忍不住给他多报几个班,或者多安排几次和小朋友见面玩耍的活动,怕他会孤单。

但其实那才是他需要的,因为他感觉能自己探索的有趣事物太多,所以他才没有把过多的时间放在交际与不同的活动上。外向父母这样做,反而会让他产生排斥心理。应该要遵循他意见,给他安排合适的活动,让他自己依据兴趣来选择参加或不参加就好。

▷为什么内向父母和外向孩子相处会觉得筋疲力尽?

◐外向孩子精力充沛、活跃度高、做事偏急躁,这让喜欢安静、性格平缓的内向父母很容易就感到心累,需要时刻关注着这外向孩子,以免他闯祸。

◐外向孩子很容易对内向父母的谨慎感到无趣,而内向父母很容易对外向孩子的活跃感到疲惫,觉得他们缺乏规矩,太顽皮。

▷内向父母和外向孩子相处的实用招

帮孩子订立规矩

针对孩子的特性,订立出对于他来说:什么是好行为,什么是坏行为。就像,对于内向的父母们长时间安静的待着或许很容易,但千万不能这样勉强自己的外向孩子,因为不能多动对他们来说太困难,因此不要把他们的多动症归类到坏行为的那一边。

当适合他们的规矩订立后,父母们就要坚守这基准。不要被自己温和的性格妥协了,要让孩子知道你们是认真的,他需要坚定的遵守这些明确的规条。

在自己的独处时间与陪他玩耍的时间中找个平衡点

外向孩子一般都会不停的想找人陪他玩耍,粘人程度一等一。但相反,内向父母一般喜静。这时候就可以针对外向孩子的兴趣,适量给孩子报一两个他喜欢的兴趣班,这样既能保持孩子玩耍的质量父母们也相对有了自己的独处时间。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与“试着尊重性格差异 孩子会更自由”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试着尊重性格差异 孩子会更自由”还看
近期刷爆朋友圈的两大育儿谣言
你的“底线教育”缺失了吗?
端午撞上父亲节和老爸一起Hig
孩子健康成长需要的三大环境
儿科医生写给爸妈的10条忠告
猜你喜欢
父母吵架孩子被吓出抽动症
儿童智力认识的三大误区
家庭教育父母要不要统一战线?
多关注孩子用爱构筑城堡
中外妈妈育儿方式比较
夸奖孩子的误区有哪些?
孩子撒谎可能是在发求助信号
中国父母的育儿误区
BB“难养”要看气质选方法
教育女孩父母易犯哪些错误?
说教不如行为训练更有效
蒙台梭利的故事
打屁股会导致孩子智商低
如何科学选择早教音乐
世界名人与蒙台梭利
向上比较会把孩子变被动
伊顿蒙台梭利与传统教育的区别
5个特征说明孩子被宠坏了请立即
职场妈妈育儿有八“忌”
孩子颈椎受伤症状
三个月的BB会“吃醋”
“限时隔离”的教育能不能用
“独一代”不会育儿愁煞祖父母
美国孩子的能力是如何培养的
中国父母倾向美国子女教育方式
最利孩子成长的早教有哪些?
关于教育孩子的疑问
聪明孩子为什么学习差?
警惕2岁孩子被双语扰乱思维
该不该“穷养儿子富养女”
专家:宝宝爬行,其实没那么难
宝宝性启蒙要从0岁开始
让孩子吃苦受累的好处有哪些?
孩子的屁股别乱打
宝宝以自我为中心不是自私
在BB面前“裸奔”的利与弊
宝宝入园,你准备好了吗?
最易伤害BB智力的三个失误
培养BB开朗性格注意8大细节
走出小儿智力开发教育误区
父母越无私孩子就会越自私
别忽略宝宝体商培养敏感期
婴儿过早加辅食影响发育
孩子3岁前教育不要全丢给母亲
BB的“爱”不可替代的小日子
哄宝宝睡觉的错误方法
早期教育的科学依据
教育孩子失败的原因
婴儿感受周围环境能力表现
论“孔融让梨我不让”对与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