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姐宝宝吃手的换习惯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巧姐宝宝吃手的换习惯

巧姐宝宝吃手的换习惯

2016-05-26

1岁半以前的婴儿,多半有吃手的现象,因为那时孩子的心理尚未发育成熟,往往会把自己的手也当玩具来拨拨弄弄,舔舔咬咬。过了2岁,便有一半的孩子不再吃手了。过了3岁还吃手,则需认真对待,加以纠正。

吃手不良习惯要注意

有些不良习惯的孩子,稍一静下来就会情不自禁地把手伸到嘴里含着,有的把手指咬出了茧子,有的把指甲吃掉了,也有的由于吮劲太大而影响了下颚的正常发育和使牙列不齐。吃手还会因手上的细菌入口而引起口腔感染和肠道感染。

找找孩子吃手的原因

对孩子吃手的原因,许多专家指出:情感方面的欲求得不到满足、内心紧张焦虑的孩子往往会染上吃手的毛病。例如,父母经常争吵令孩子惶惶不可终日,把孩子寄养在缺乏感情关注的环境中,孩子在幼儿园受到冷淡和歧视,家长的教养方法忽冷忽热使孩子无所适从,家长的期望过高使孩子感到处处受挫,希望得到别人有的东西而得不到,新搬了家与原来的好朋友分开了,受了影视中恐怖情节的惊吓,有的是不加注意而养成的坏习惯,等等,都可能造成孩子吃手。

因此可以说,吃手是一种“不满症”和“焦虑症”,是孩子为了消除不满和焦虑,消极地退到从前婴儿时代的一种现象。

宝宝吃手怎么办?

纠正孩子吃手的不良习惯,训斥是不管用的。谩骂、喋喋不休地指责和体罚,只能给孩子增添新的不满和焦虑,孩子不但改不了吃手的坏习惯,还会使孩子在成人不在场时吃手吃得更厉害。在手指上抹红药水、清凉油、辣椒面、缠绷带等会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手指头上去,所以也不是好办法。

正确的做法是,成人认真找出原因,消除引起孩子不满和焦虑的种种因素,为孩子创造一个充满爱心和温馨的环境,使孩子有安全感。同时要积极引导孩子参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和游戏,因为孩子在寂寞无聊时最易吃手。例如,可以让孩子看图书、玩积木,捏橡皮泥、跳绳;画画等等,让他在愉快的活动中发现还有比吃手更有意思的事,这样孩子吃手的不良习惯就会慢慢地得到纠正。

依照弗洛伊德的观点,0~1岁为口腔期,婴儿的大多数感受都是从口腔中获得,口腔的满足既是生理的满足又是心理的满足。大约有90%的正常婴儿都出现过这种吃手的行为,一般到了八九个月,小儿吃手的时间和次数会明显减少。

婴儿吃手一部分是因为饥饿,但大部分是非饥饿性的,可稳定婴儿的自身情绪,是一种自我抚慰的方式,也可以认为这是婴儿早期的一种探索和学习行为。因此,在这个年龄段,吃手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纠正。

但如果把孩子的手拿开,会引起他强烈的不满,甚至哭闹并形成“吃手”或“吮手”的习惯,则应寻找原因,予以矫正:

(1)是否由于人工喂养时奶嘴孔太大或母乳喂养乳量不足,哺乳时间太短,未能满足孩子吸吮的需要,或孩子饥饿时不能及时喂奶,便以吸吮手作为抑制饥饿的方法;

(2)是否缺少父母或照看者的关爱,生活单调,觉醒时较长时间处于孤独状态,又缺少玩具,使孩子感到寂寞无聊而以吮手自我抚慰。

只要原因消除,习惯就会得到纠正。强制性地制止婴儿吃手,会使婴儿产生焦虑情绪,反而会促使他更加不停地吃手。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与“巧姐宝宝吃手的换习惯”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巧姐宝宝吃手的换习惯”还看
1岁以上宝宝仍吃手,6招解决
家长八大不当行为快快NG!
用微笑化解孩子的小脾气
好方法改变宝宝吸吮手指习惯
正确对待宝宝的占有欲
猜你喜欢
女儿嫁错了人,可能因为爸爸
宝宝的幸福来自妈妈的表扬
对宝宝进行成功"天才"教育
孩子最大三个天性您了解吗
BB聪明过人父母必做九事
不同性格的宝宝的教育方法
怎么样帮宝宝克服夜间惊恐
心智发育需要“特殊养分”
提高孩子学习效率的5技巧
请给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
面对宝宝任性该如何处理
有心父母留给孩子五大投资
从出生开始养育快乐宝宝
好家长的“十大习惯”
夸奖宝宝绝对避免的三误区
不要在孩子面前争论4件事
应对淘气宝宝的四妙招
地震过后,如何教育孩子?
如何做孩子各阶段挫折教育
如何在孩子心中树立威信
"冷暴力"家庭容易生弱智儿
不要让孩子成为“两面派”
过度挖掘可能把孩子教傻
警惕!毁掉BB心理健康6因素
帮孩子找适合的五类朋友
10种不负责任的教育方法
"带坏"BB的父母10大坏习惯
幼儿敏感期的教养四重点
让宝宝“爱”上打招呼
教育孩子哪些禁语要注意?
尹建莉:由药家鑫案看家庭教育
对付“磨人”宝宝四方法
父母必知:亲子交流禁语
呵护创造力小妙招
聪明妈妈的4个育儿故事
聪明父母绝不能犯五大禁忌
孩子胆小,错在父母
因材施教英语不好也能教BB
天性不同教养不同
3岁宝宝教育是个槛
让BB用自己的方式感知世界
育儿成本都是“冤枉钱”吗
宝宝摔倒的5种心态
"虎妈"后"猫爸"再引热议
教育孩子避免6种错误态度
孩子快乐性格10招培养
春节拜年这样教BB不失礼!
抓住BB"天性"教育事半功倍
生活小事折射的育儿大问题
孩子犯错,家长怎么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