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的幻想我们该做什么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面对孩子的幻想我们该做什么

面对孩子的幻想我们该做什么

2016-05-26

3岁的小男孩每天晚上都跟妈妈说,他在幼儿园交上了个名叫“查理”的好朋友,还夸奖“查理”如何勇敢、如何聪明,对自己又是如何讲义气等等,简直把“查理”形容得活灵活现。然而待母亲去幼儿园开家长会时一问教师,方知幼儿园根本就没有叫“查理”的孩子——显然这个“查理”子虚乌有,完全是儿子杜撰的人物。

2岁多的小女孩珍尼把自己的一个布娃娃取名为“简”,并一口咬定“简”就是自己的妹妹。此后珍尼便在一个完全臆造的世界里尽情遨游,向往着姐妹俩一起上天入地,甚至想像着她们都嫁给了一个古代王子……更令母亲气恼的是,每当母亲为帮助女儿“恢复正常”而取走这个布娃娃时,珍尼便又哭又叫,仿佛被夺去了最爱——她已离不开这个幻想中的妹妹“简”了!

可能不少的爸爸妈妈都受到过自己年仅2-3岁的孩子讲述的“故事”或“有趣经历”的“欺骗”或“愚弄”。经历了多次“愚弄”,或面对多次无计可施的尴尬之后,很多爸爸妈妈颇觉忧心忡忡——要是孩子经常沉醉于幻想之中,那么他们今后的人格成长是否会受到致命的消极影响?

但美国教育界权威却认为,幻想,甚至带有荒唐色彩的幻想,一般集中发生在孩子的幼儿期,即2-4岁之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自然表现,而且对孩子的人格成长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而在孩子长到四五岁之后,单纯幻想便很少光顾孩子的精神世界,取而代之的往往是更为理性的想像。所以家长不仅不应将孩子的幻想视作“洪水猛兽”大加讨伐,反而应该理智地鼓励孩子张开幻想的翅膀。

美国的一些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幻想对幼儿的人格成长有如下好处:

帮助培养想像力。

幻想是想像的基础,善于幻想的幼儿长大后往往会拥有较丰富的想像力。而众所周知,想像力对培养一个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艺术、科学才能是至关重要的。

富情感体验。

在幻想世界中,孩子可通过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来体验喜怒哀乐以及遗憾、嫉妒、惊恐等种种在现实生活中难以体验到的情感。由此对人的情感世界便可能拥有更为真切、感性的认识。

增强交际能力。

幼儿在幻想世界里,可以有机会充当形形色色的人物,同时也可与形形色色的角色相遇、相处,由此孩子便可能在真实世界以外的另一虚拟世界学到如何与形形色色的不同人物交际或交流的本领。

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别以为幼儿的幻想世界荒诞不经,其实这是帮助孩子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大课堂。要知道,正因为孩子的幻想世界可能无所不包,他们才可能遇到比现实生活更为丰富多彩的问题或难题,而通过对假设问题或难题的解决,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获得提高。

保持心理平衡。

2-4岁的幼儿,已开始了解世上有不少东西是自己永远无法拥有的,有不少事情也是自己无能为力去做的——面对这些无望、无助的消极感觉,幻想世界却是绝好的帮助他躲避的港湾和发泄情绪的出气口,由此心理便可获取新的平衡。

增添亲情和友情。

在幼儿幻想世界中“粉墨登场”的大多是双亲、爷爷奶奶和最要好的小伙伴,当然更少不了孩子自己。而正是在一幕接一幕的“激情演出”中,亲情和友情在下意识中获得了增添。

不过专家们又提醒说,父母仍须对孩子的幻想从内容到方式给予合理、科学的引导,其中包括:一旦发现孩子的幻想过于荒诞不经,可帮助分析其不合理性,从而诱导孩子步入一个更为健康的幻想世界;帮助孩子了解幻想世界毕竟与现实生活有着巨大区别;制止孩子借幻想而撒谎;教育孩子不能过度沉湎于幻想而难以自拔甚至想入非非等。

此外,父母还可为孩子提供可供幻想的优秀童话和故事书,读后最好还能鼓励孩子增添人物和情节,并由此创造出一个更为引人入胜的幻想世界来。父母亲自设计并与孩子一起参与各种富于幻想的游戏,如过家家,扮演警察捉强盗等,也不失为鼓励孩子张开幻想翅膀的好方式。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与“面对孩子的幻想我们该做什么”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面对孩子的幻想我们该做什么”还看
如何让孩子学会宽容
容易让父母误解的孩子行为
如何对待宝宝的独占行为?
孩子的自信心被什么打击
父母如何做孩子的好朋友
猜你喜欢
看卡通助宝宝改变暴脾气
怎样改正孩子自私自利的观念
容易宠坏孩子的行为与坏习惯
宝宝“人之初,本自私”?
智障儿童的表现症状与防治
培养宝宝的好习惯方法问与答
宝宝暴躁的原因有哪些?
为何宝宝总要大人抱着睡觉?
用“60秒”纠正宝宝坏习惯
2岁孩子难缠的第一反抗期
宝宝视力下降竟是手机惹祸
如何应对宝宝不良睡眠习惯
怎样了解宝宝的听力
孩子发脾气时父母的对策
关于宝宝睡眠7种错误说法
孩子的七种异常举止需警惕
宝宝如厕训练要选准时机
警惕孩子的七种异常举止
适合宝宝社交和人格发育游戏
孩子咬指甲家长大意不得
面对宝宝恐惧做个智慧妈妈
宝宝不理你时,你该怎么办?
爱捣乱是宝宝好奇心的表现
解决宝宝不爱吃饭的法宝
妈妈注意!宝宝会是你的翻版
孩子的破坏行为是有理由的
延时满足让孩子学会等待
应如何对宝宝进行早期教育
给宝宝一个机会去失败
分阶段培养孩子幽默感的小招数
如何纠正宝宝的奢侈浪费习惯
孩子的脸型与性格的关系
父亲暴躁会让新生儿常哭闹
如何分辨孩子在说谎还是想象
宝宝咬人的原因有哪些?
小宝宝的忍耐力要怎样培养
8习惯影响BB智力发展
家长的不良行为“示范”影响孩子
宝宝总是把书倒着看要紧吗
解决宝宝入睡的“四大难”
孩子咬人的心理情绪问题
理性对待宝宝的“坏”习惯
怎样让宝宝快速识别色彩
家长溺爱孩子十类可怕后果
警惕家庭战火“烧”了孩子
宝宝自控力小课堂
家长千万不能放纵的几件事
儿子为何爱搞破坏
6大妙招改善宝宝赖床毛病
宝宝玩小鸡鸡:行为解析+行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