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巧妙应对宝宝的“贪得无厌”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如何巧妙应对宝宝的“贪得无厌”

如何巧妙应对宝宝的“贪得无厌”

2016-05-25

为什么宝宝如此贪心?究竟是什么让宝宝养成了“贪得无厌”的坏习惯呢?

1.喜欢新奇事物是宝贝的天性

对新奇的事物感兴趣,是人的天性。对宝贝来说,由于集中注意的时间本来就比较短,所以一个新玩具到他手里,玩不了多久,他就会被别的事物吸引,进而对手中的玩具失去兴趣。宝贝喜欢新玩具,喜欢花样翻新的游戏,这是他的天性。

2.父母过于依赖玩具来安慰宝贝

当爸爸妈妈工作繁忙,特别是一边工作一边进修的时候,常常没有时间和宝贝玩耍。不少父母为了让宝贝安安静静待上一会儿,给自己腾出点时间,可能会更多地依赖玩具来承担本应该自己承担的责任。这样也会导致宝贝对玩具产生依赖感,从而提出更多购买新玩具的要求。

3.宝贝不会玩或者缺乏创造性的玩法

一个玩具拿到手,宝贝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怎么玩。尤其那些不适龄适性的玩具,宝贝更是难以驾驭,这样就会降低他对玩具的兴趣。另外,即便宝贝掌握了某个玩具的玩法,但是因为无法创造性地寻觅到一些新的玩法,或者父母提供的玩具不符合宝贝的性格年龄特征,他也会很快就对这个玩具失去兴趣,进而提出购买新玩具的要求。

4.父母总是无条件地满足宝贝的需求

有的父母娇惯宝贝,只要宝贝一提要求,马上就满足,结果宝贝就会养成总是提要求的习惯。

5.父母过低地估计了宝贝的承受能力

不能拒绝宝贝,有时并非宝贝的问题,而是因为我们自己受不了他眼巴巴地看着别人玩玩具时的可怜模样。实际上,宝贝的适应能力远比我们想象的好,虽然他前一秒还在为获得某个玩具而哭闹,但后一秒,他可能就被别的事物所吸引,很快忘了自己的欲望。真正适应不了的往往是父母自己,正是父母纵容宝贝养成了这样“贪婪”的习惯。

限制宝贝“贪欲”的9个良策

1.搬援兵玩出趣味

宝宝天性喜欢模仿,即使他本来已经没有了兴趣的玩具,看到别的小伙伴有了新的玩法,他也会对这个被他打入冷宫的玩具产生兴趣,发现那些旧玩具的新价值,模仿别的小伙伴玩出新花样。另外,如果有多个孩子一起玩,他们也能在互动中发明一些新的玩法,找到更多玩的乐趣。因此,经常邀请别的小朋友到家和宝贝一起玩,或者带宝贝到别的小伙伴家玩,他对新玩具的依赖就会降低。

2.丰富宝贝的生活

父母不管多忙,都要尽可能多抽出时间陪宝贝玩耍,或者多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来丰富宝贝的生活。如果父母实在抽不出时间,也要请宝贝的其他抚养人为宝贝组织一些别的活动,避免宝贝一天到晚与玩具为伍,从而过分依赖玩具。

3.让宝贝自己挑选玩具

宝贝对玩具的喜好常常与成人的想法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给宝贝自己挑选玩具的机会,就可以避免父母将自己的喜好强加给他,让他买到真正心仪的玩具。

4.让宝贝玩出更多花样

宝贝玩玩具的时候,往往是一个不按牌理“出牌”的小怪人,经常会寻摸出一些新的套路,仿佛不把玩具玩坏决不罢休似的。这时候,父母最好不要好心地去指导他、提醒他。让他按照自己的方式玩,他就会玩出更多的趣味。如果宝贝对现有的玩具失去兴趣,父母可以和宝贝一道想出更多新的玩法,或者将多种玩具组合到一起玩出更多的花样,这样也是提高旧玩具对宝贝吸引力的好办法之一。

5.和宝贝一起制作玩具

对宝贝来说,玩具不分贵贱高低,只要他觉得有趣,那就是非常好的玩具。自己制作的玩具以及宝贝在制作玩具的过程中享受到的快乐几乎无法估量。

6.制定买玩具的计划

宝贝没完没了地索要玩具,很多时候是因为父母没有培养他懂得规矩的习惯,每次他要什么,就满足他什么,父母可以和宝贝讨论,在多少时间内他可以计划买多少钱的玩具,遇到什么样的特殊情况可以奖励他玩具,什么样的情况取消他买玩具的计划等等。这样,父母就可以让宝贝明白买玩具并非可以毫无节制去做的事情,同时也让宝贝明白这个世界还会有很多规矩给予他约束,而他必须遵守规矩。

7.按照缓急程度满足需求

对于大点的宝贝,他已经懂一些道理了,可以让他想想他最需要哪些玩具,并按照他喜爱的程度给他想要的这些玩具排排序,先买他特别渴望要的,以后再买他渴望程度小一点的玩具。由于这种方式给了宝贝选择的余地,他会更乐于接受父母的建议。

8.帮助宝贝摆脱诱惑

宝贝想要某个玩具,一方面是因为周围小朋友拥有这样的玩具,导致他眼馋,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广告.当宝贝看到别的小朋友手中或者广告上面的玩具的时候,父母可以经常和宝贝来讨论与这些玩具有关的问题,这样可以让宝贝对现有的玩具产生更多的幻想与好感,并学会珍惜自己的旧玩具。

9.适当的时候坚决说“不”

当宝贝提出过分的购买要求时,如果确实不符合规矩,并且父母也没有要给他购买玩具的打算,那就应该坚决地说“不”,尤其不要在说过之后,又禁不住宝贝的纠缠而妥协。这样会滋长他闹腾的习惯。只要坚持住了第一次,以后的一切就会变得更容易掌控。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与“如何巧妙应对宝宝的“贪得无厌””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如何巧妙应对宝宝的“贪得无厌””还看
猜你喜欢
爸爸越参与育儿宝宝越聪明
你敢让孩子"在家上学"吗?
现实版的“孟母三迁”
孩子太好胜家长怎么办?
"另类虎妈"造就华裔"神童"
春节后让闹宝宝变回乖宝宝
好胜宝贝也能输得起!
妈妈误区让儿子变懦弱
宝宝爱打人应该怎么教育?
从小缺乏母爱BB很可怜
关爱百万农村留守儿童纪实
"隐性单亲家庭"伤宝宝
合作意识能“玩”出来
头等大事:请个好保姆
爸妈太溺爱,孩子易低能
感恩教育勿忘亲子平等相处
爸爸独特的6个育儿妙招
母体环境可改变BB性格
父亲在家庭中对孩子的影响
教您给宝宝做万圣节面具
毁掉孩子一生的N种烂教育
单亲家庭的5大早教策略
老人带孩子究竟哪儿不好
宝宝节后怎样恢复精神状态
让孩子面对一致的态度
怎样防止孩子产生过分依恋
别让孩子产生过度依赖行为
五误区让宝宝"爱放弃"
单亲家庭教育小心3个误区
怎样面对BB圈里的攀比现象
单亲妈加班让儿能多吃粽子
咋判断幼儿是否有自卑心理
爱原来可以这么简单
误用奖赏教育惯坏孩子
保姆带大的孩子心理问题多
管理压岁钱培养BB财商
浪费时间对孩子有益?
五岁孩子要iPad嫌妈穷
父母,怎么让孩子读懂你?
老人带孩子溺爱也是害
超级爸爸是这样炼成的
美国"虎妈"教育方式大转弯
孩子在不同年龄的心理变化
信任宝宝才能有效沟通
宝宝成了父母床上"第三者"
哪些批评用语最伤孩子自尊
孩子被"欺负"之后怎么办?
10种宝宝必学的生活技能
表扬BB需掌握四大技巧
不愿上学或是分离性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