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公德心和同理心的培养秘诀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孩子公德心和同理心的培养秘诀

孩子公德心和同理心的培养秘诀

2016-05-25

家庭内部也要讲公德

家庭内部也分公共和私有领域,父母培养孩子的公德心,应先从家庭生活开始。从小让孩子尊重家里其他人的利益,考虑别人感受,在大家共享的空间里要遵守共同的规则。

父母应该告诉孩子,除了在自己房间里可以随意活动,进入其他人的房间都要尊重主人的生活习惯。比如,在进父母房间之前,孩子必须先敲门;动用别人用品前,一定要征求意见;用完马桶一定要冲水;在自己房间听音乐声音不能太大,以免干扰到别人;洗完澡后地板要顺手擦干,以免下一个人进卫生间会滑倒……如果孩子从小就能养成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他的心中就会有别人,懂得为别人着想。这样的孩子从家中进入学校,走向社会后,会成为一个受人欢迎、行为得体的人。

在孩子还没有接触外面的世界之前,他们的言行几乎都是模仿父母,就像一张张白纸,上面所有的色彩和痕迹,都是父母留下的。父母的所作所为,孩子都做了精准的记录,并通过自己将来的言行复制出来。

比如,如果父母带着孩子外出乘车,每次都遵守秩序,排队候车,从不插队,孩子就知道这是乘坐公共交通的规矩,他将来独自乘车时也会如此。如果父母在外从不随手丢弃垃圾,孩子就知道,即使是小小的一张纸巾,用完也要扔进垃圾桶里。如果父母带孩子去餐馆吃饭,彼此之间说话时都注意压低声音,以免影响到他人,孩子就知道在外面和在家里是不同的,不能高谈阔论随意喧哗…只有父母的行为考虑到公共利益,才可能影响孩子成为一个有公德心的人。

父母要用同理心理解孩子

父母培养孩子的同理心,首先自己对孩子就要有同理心,不能靠口头的教导:“你要谅解别人,为别人着想……”光说不练,孩子既不会照做,也难以真正理解同理心为何意。真正能够改变孩子的,是他自己常有“被理解”的体验,只有孩子经常被父母理解、支持,才能滋生出理解他人的能力。

如果父母和孩子谈话向来是从上至下地灌输、说教,就很难触碰到孩子的内心感受。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理解,自然也不会主动去理解父母。

当孩子主动向父母表达感受或情绪叫,父母一定要珍惜这样的机会,认真倾听,不评价,不急于批判,纠正或给出建议。父母应让孩子自由表达想法,自己梳理情绪,自己分析原因,可以适当地说一些描述性的语言。比如,“你现在一定很生气”“谁遇到那种状况,都会像你一样难过”等描述性语言,而非评价性语言,可以让孩子产生“爸妈真了解我”的感受。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父母需要有更大的包容性,更强的同理心,才能减少对立的场面,缓和言语上的摩擦。而仔细分析父母和孩子z间的矛盾,多半是因为双方都不具备同理心引起的:

父母:这又吼又叫,吵死人的音乐有什么好听的?

孩子:这是让我灵魂颤动的音乐!

父母:我这么苦口婆心地讲,你为什么总是这种态度?

孩子:我最不喜欢的事情就是你不停地唠叨,不信我唠叨你试-试!?

父母:你和同学讲话就有说有笑,为什么一看到我就一句话都没有了?

孩子:朋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

父母:要考试了,为什么成天还想往外跑?

孩子:考试、考试,就知道考试!出了门,只有外面的世界才能让我放松!

其实,时光倒转三十年,想一想我们当年的青春岁月,不正是孩子这副模样吗?所以,父母要培养孩子的同理心,首先要强化自己对孩子的同理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世界。这样,你会发现,孩子是那样的天真可爱,朝气蓬勃!不是孩子不听话,是我们要跟上时代的脚步才行!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与“孩子公德心和同理心的培养秘诀”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孩子公德心和同理心的培养秘诀”还看
主要看气质?亲,其实孩子的气质
好妈妈传授批评孩子的技巧
帮宝宝顺利度过“口欲期”
单亲家庭孩子的7大心理问题
如何让宝宝整夜安睡
猜你喜欢
论“孔融让梨我不让”对与错
让1岁的宝宝疯狂爱上英语
儿童成长不可缺少运动
玩具噪音会损伤宝宝听力
BB的“爱”不可替代的小日子
“限时隔离”的教育能不能用
埋没聪明宝宝的4大误区
如何让宝宝感受音乐节拍
瑞典幼儿园里的“强盗逻辑”
孩子上早教要防被“忽悠”
宝宝扔摔玩具也是学习
该不该“穷养儿子富养女”
让宝宝在家即可拥有全英语环境
电子产品让孩子很受伤
早期教育注意四个误区
宝宝性启蒙要从0岁开始
应试教育让孩子累死在起跑线
伊顿蒙台梭利与传统教育的区别
日本培养天才的13绝招
注重提高孩子“体商”
儿童智力认识的三大误区
家庭教育父母要不要统一战线?
避开家庭教育中的“坏苹果效应”
幼儿英语学习窍门先游戏后开口
美术班害了孩子吗?
5个特征说明孩子被宠坏了请立即
宝宝才艺怎样培养
体商,宝宝健康成长的基石
依赖书本将扼杀孩子创造力
儿童学英语启发兴趣更重要
10本,可以“玩”的图画书
教育孩子失败的原因
世界名人与蒙台梭利
宝宝认字,怎样教才是更好
常见的错误育儿用语
三个爸爸的育儿经
教你如何读懂婴儿的肢体语言
职场妈妈育儿有八“忌”
让孩子吃苦受累的好处有哪些?
中国家长的4大早教误区
国外教育的成功典范!
孩子的玩具,不要太复杂
“独一代”不会育儿愁煞祖父母
早教从什么时候开始为什么要进行
早期教育的科学依据
别忽略宝宝体商培养敏感期
走出孕育“神童”的误区
最好不要让婴幼儿看电视
早教误区,家长你有木有?
开发幼儿智力谨防三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