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公德心和同理心的培养秘诀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孩子公德心和同理心的培养秘诀

孩子公德心和同理心的培养秘诀

2016-05-25

家庭内部也要讲公德

家庭内部也分公共和私有领域,父母培养孩子的公德心,应先从家庭生活开始。从小让孩子尊重家里其他人的利益,考虑别人感受,在大家共享的空间里要遵守共同的规则。

父母应该告诉孩子,除了在自己房间里可以随意活动,进入其他人的房间都要尊重主人的生活习惯。比如,在进父母房间之前,孩子必须先敲门;动用别人用品前,一定要征求意见;用完马桶一定要冲水;在自己房间听音乐声音不能太大,以免干扰到别人;洗完澡后地板要顺手擦干,以免下一个人进卫生间会滑倒……如果孩子从小就能养成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他的心中就会有别人,懂得为别人着想。这样的孩子从家中进入学校,走向社会后,会成为一个受人欢迎、行为得体的人。

在孩子还没有接触外面的世界之前,他们的言行几乎都是模仿父母,就像一张张白纸,上面所有的色彩和痕迹,都是父母留下的。父母的所作所为,孩子都做了精准的记录,并通过自己将来的言行复制出来。

比如,如果父母带着孩子外出乘车,每次都遵守秩序,排队候车,从不插队,孩子就知道这是乘坐公共交通的规矩,他将来独自乘车时也会如此。如果父母在外从不随手丢弃垃圾,孩子就知道,即使是小小的一张纸巾,用完也要扔进垃圾桶里。如果父母带孩子去餐馆吃饭,彼此之间说话时都注意压低声音,以免影响到他人,孩子就知道在外面和在家里是不同的,不能高谈阔论随意喧哗…只有父母的行为考虑到公共利益,才可能影响孩子成为一个有公德心的人。

父母要用同理心理解孩子

父母培养孩子的同理心,首先自己对孩子就要有同理心,不能靠口头的教导:“你要谅解别人,为别人着想……”光说不练,孩子既不会照做,也难以真正理解同理心为何意。真正能够改变孩子的,是他自己常有“被理解”的体验,只有孩子经常被父母理解、支持,才能滋生出理解他人的能力。

如果父母和孩子谈话向来是从上至下地灌输、说教,就很难触碰到孩子的内心感受。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理解,自然也不会主动去理解父母。

当孩子主动向父母表达感受或情绪叫,父母一定要珍惜这样的机会,认真倾听,不评价,不急于批判,纠正或给出建议。父母应让孩子自由表达想法,自己梳理情绪,自己分析原因,可以适当地说一些描述性的语言。比如,“你现在一定很生气”“谁遇到那种状况,都会像你一样难过”等描述性语言,而非评价性语言,可以让孩子产生“爸妈真了解我”的感受。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父母需要有更大的包容性,更强的同理心,才能减少对立的场面,缓和言语上的摩擦。而仔细分析父母和孩子z间的矛盾,多半是因为双方都不具备同理心引起的:

父母:这又吼又叫,吵死人的音乐有什么好听的?

孩子:这是让我灵魂颤动的音乐!

父母:我这么苦口婆心地讲,你为什么总是这种态度?

孩子:我最不喜欢的事情就是你不停地唠叨,不信我唠叨你试-试!?

父母:你和同学讲话就有说有笑,为什么一看到我就一句话都没有了?

孩子:朋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

父母:要考试了,为什么成天还想往外跑?

孩子:考试、考试,就知道考试!出了门,只有外面的世界才能让我放松!

其实,时光倒转三十年,想一想我们当年的青春岁月,不正是孩子这副模样吗?所以,父母要培养孩子的同理心,首先要强化自己对孩子的同理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世界。这样,你会发现,孩子是那样的天真可爱,朝气蓬勃!不是孩子不听话,是我们要跟上时代的脚步才行!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与“孩子公德心和同理心的培养秘诀”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孩子公德心和同理心的培养秘诀”还看
如何让孩子改正坏习惯?
宝宝不太合群父母需反思
“孩奴”越来越多源于攀比
上班族妈妈幸福育儿十项法则
一千个孩子,有一千种个性
猜你喜欢
婴儿之间也可以巧妙交流
如何降服家里的"小淘气包"
宝宝观察力培养7步走
两岁宝宝有哪些跳跃空间
什么玩具才算是好玩具
父母怎样控制好情绪?
我朗读,孩子进步
积极的心理需要培养
早教专家答宝宝成长中的疑问
林怡:别以为你会爱孩子
BB为何难带?在反抗爸妈?
选购玩具时要注意的心理卫生要求
关注宝宝的心理饥饿
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让保姆带孩子有哪几个坏处?
别让纠错阻碍孩子发展的脚步
如何提高宝宝的观察能力
一岁儿童绘画要点摘要
父母不应忽视的宝宝坏习惯
如何促进宝宝记忆力发育
母亲性格可以影响孩子寿命
阅读能带来什么好处?
1-1.5岁宝宝的情绪和社交能
杨仲瑜:关于早教的几个观点
日常推拿可使宝宝身体强壮
15个月宝宝的智力发育
宝宝怕打针怎么办?
什么时候开始教孩子读书?
兵法八善意欺骗
每个孩子内心都有自己的小世界
宝宝咳嗽,妈妈要用心“听”!
孩子健康睡眠的4项注意
1.5岁-2岁宝宝的情绪和社交
怎样去除宝宝的嫉妒心理
孩子天才由爸爸造就
让宝宝爱上音乐的3大妙招
儿时安全感有多重要
婴儿怕洗头怎么为
家长如何做好儿童心理教育
天才儿童最易被忽视6特征
打屁股会影响孩子性健康
如何让宝宝爱看书?
勤擦口水少舔嘴宝宝才不烂嘴
宝宝的脸型可以透露性格特质
孩子爱说谎父母怎么办
爱的传递远胜过智力开发
婴儿车或将导致宝宝“感觉剥夺”
这个节日用画笔定格快乐
孩子听什么音乐比较好
妈妈,你听得懂我的哭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