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孩子都有哪些学问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惩罚"孩子都有哪些学问

"惩罚"孩子都有哪些学问

2016-05-23

眼下,随着家庭教育知识的日益普及,“重教轻罚”已成广大家长的共识。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惩罚是打骂的代名词,因而我们常常在报刊上见到少数家长对孩子罚站、罚跪、罚饿甚至虐待孩子致死的报道,这些家长便是对惩罚缺乏正确的理解和把握。

其实,惩罚的方式多种多样;打骂只是其中的一种,是惩罚的极端性行为。错用、滥用惩罚以致不负责任地对孩子的肉体和心灵施暴,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长期以往就会使惩罚失效,导致最终“管不住孩子”;而适当、适时的科学的惩罚却能对孩子起警戒作用,促使孩子改正错误,从而收到以罚助教、以罚代教的效果。

所以说,惩罚是一门家教艺术,惩罚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关键是看父母能否使用得当。笔者认为,父母在惩罚孩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学问1:惩罚的“量刑”要适当

惩罚孩子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引起孩子的良性转化,那么惩罚的“量刑”就必须合乎孩子的行为。

惩罚过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对抗情绪,太轻了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为戒。因此惩罚孩子要以达到目的为原则,既不能轻描淡写,又不能小题大做滥用“刑罚”。

大教育家洛克说过“儿童第一次应该受到惩罚的痛苦时候,非等完全达到目的之后,不可中止;而且还要逐渐加重”,其中的道理耐人寻味。

◎ 专家提示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一种经验,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父母只需要用自己的言语或行动向孩子表示一点点哪怕是极其微小的不满,孩子都会觉得是对他的错误的惩罚,从而自觉改错。因而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惩罚包括间接的和直接的批评。给孩子使个眼色、对他的行动加以限制、扣留他喜欢的东西、没收他的玩具,甚至在吃饭时减少他爱吃的菜肴或者让他穿一件旧衣服等等都是惩罚的手段与方式。

学问2:指明“出路”不含糊

惩罚孩子不能半途而废,应要求受罚的孩子作出具体的改错反应才能停止。

家长要态度明确,跟孩子讲清楚他应该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或标准,否则有什么样的后果。如孩子有乱丢东西、不爱整理的习惯,家长在惩罚时就应该让其自己收拾好东西、整理好玩具;使其明白必须要做好,否则又要受罚。

家长千万不能含糊其词甚至让孩子“自己去想”。家长不给“出路”,孩子改错就没有目标,效果就不明显。

◎ 专家提示

惩罚之所以能促使孩子改正错误,这是教育心理学中的效果律在起作用。效果律认为:孩子“快乐则接受;痛苦则拒绝”,要使孩子继续或终止某种行为,我们可以通过奖励或惩罚来做到这一点。

事实上,有很多事情是不可能通过奖励的办法让孩子满足的。如孩子故意损坏东西、坚持“顶风作案”、乱提不切实际的要求等,这种情况下奖励就不起作用,惩罚却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学问3:罚了又赏要不得

父母教育孩子要相互配合,态度一致,赏罚分明。

该奖时就要郑重其事甚至煞有介事地奖,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受奖的喜悦;该罚时也应态度明确、措施果断,让其真正知道自己错之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知错即改的品行。如果在对孩子实施惩罚之后,父母中的一方认为孩子受了委屈,随即又用钱物或食品来安慰他,这将会使惩罚失去作用。

实践证明:惩罚——奖励——惩罚的恶性循环会使孩子产生认知偏差,错误地将犯错和受奖联系起来,从而使惩罚归于失败。

◎ 专家提示

诚然,惩罚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且还有一个使用方法的问题,正确使用可以以罚代教,如果使用不当,则会使孩子的坏习惯变本加厉。如有些儿童在感情冲动时会用坚持错误行为来报复惩罚。而惩罚的反复执行要么使孩子产生恐惧父母的神经官能症,要么使孩子破罐破摔,对惩罚“逆来顺受”无所谓,这都是不足取的。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与“"惩罚"孩子都有哪些学问”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惩罚"孩子都有哪些学问”还看
宝宝如何早教0到1岁宝宝早教训
适合0-2岁宝宝玩益智小游戏推
早期教育4大误区影响宝宝智力发
如何培养宝宝的专注力
家庭教育重要性
猜你喜欢
孩子反复感冒全因家长太呵护
隔代寄养,谁来解围?
今天我们该如何做个好父亲?
什么是手足口病及其特征
好父亲要学会做孩子的偶像
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老师
这是海底世界
80后育儿经:穷养还是富养
在宝宝断奶期怎样提高免疫力?
三成父母陪孩子时间没1小时
手足口病的5个早期症状
孩子自信心建立关键在妈妈
精英之路不容易
婴儿发热的家庭护理知识
“牛”娃从0岁开始培养
怎样帮助BB区分“我你他”
父亲成为管教者的建议与指导
盘点爸爸哄宝宝的10个妙招
初生婴儿便秘护理小知识
让宝宝拥有健康头发四妙招
迂回的解决养育方式的问题
过度教养让孩子责任心变差
带宝宝轻松看病5窍门
用爱心呵护孩子们成长
十个珍贵的教育箴言
家长的五种育儿观念需更新
父母的耳朵比嘴巴更重要
宝宝肥胖需要减肥吗?
增强亲子关系的“333”模式
父亲传给我的育儿智慧
让孩子出色的7种教育
早期成人化父母认知存误区
如何成功管教宝宝的策略
孩子早教需注意因年龄施教
家庭教育的一致性与一贯性
怎样让孩子和宠物安全相处?
婴幼儿护理保健知识大全
宝宝断奶前后的注意事项
宝宝不得空调病注意5件事
从胎儿到长大成人的教育精髓
这是爸爸
让孩子成为一个自信的人
小宝宝反复发烧怎么办?
宝宝冬天皮肤干燥解决方法
不管多热也别让宝宝光脚丫
损害宝宝牙齿的八个坏习惯
“弃救被撞女童”显幼教软肋
不要违背孩子的“时间表”
5个月宝宝发烧39度怎么办
四步慢养法为BB植入EQ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