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地惩罚宝宝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如何科学地惩罚宝宝

如何科学地惩罚宝宝

2016-05-20

1、罚坐

案例:吵闹不休、吵架……

方式:在处罚区上摆上软垫或一张椅子,可取个名字;准备闹钟或时钟,计时处罚时间。

建议:处罚地点不正对大门、不在太明显地方;限制处罚时间,或让孩子讲处罚多久的时间;处罚完后,让孩子说出今天被处罚的原因。

2、帮忙做家务

案例:乱画,乱丢东西、玩具……

方式:准备一条抹布、扫把、盆子等清洁用具,让孩子学习清理和养成整洁的习惯。

建议:父母应随时注意孩子的安全;较小的幼儿可由父母一起带领做家事;训练孩子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询问孩子在帮忙家事时学习到什么。

3、画画

案例:喜欢骂人、抓人、踢人、咬人等小动作。

方式:依家庭的情况,在固定处摆放一张小桌子(此处罚桌最好不要是平常使用到的书桌、餐桌、客桌等,以免孩子日后使用到这些桌子时,会产生害怕、恐惧的心理);准备一本画册及颜色不同的画笔,让孩子画出、写出心中的想法。

建议:当孩子有受伤时,先处理受伤部位再处罚;让孩子将发生的时间和做错的事情画下来;大人先控制自己的情绪,可从孩子的画中了解到,孩子犯错的心理想法;此为艺术治疗法,较不会伤害到孩子自尊心。

4、看书、写字

案例:暴力倾向、说谎、顺手牵羊……

方式:选择固定处罚区铺上软垫或摆放小桌子;在处罚区里面放铅笔、画纸、彩色笔、故事书、色纸……;让孩子自己先写字或看书,化解孩子愤怒的情绪。

建议:当不能马上放下的工作时,可先叫孩子到处罚区去反省;别怒斥孩子的不是,与孩子先隔离,缓和彼此的情绪;等情绪平复后,询问孩子犯错的动机。

5、没收心爱的东西

案例:吵闹不休、乱丢东西、不收玩具……

方式:将孩子乱丢的物品予以没收,作为惩罚。

建议:先放下手边的工作,并走到孩子身旁,让孩子知道妈妈正在注意和关注;告诉孩子将乱丢的物品收好、停止吵闹,否则将有所处罚;让孩子说出为什么犯错,和妈妈生气的原因。

6、禁止某些权利、要求

案例:不爱刷牙、挑食、乱丢东西……

方式:将孩子爱吃、爱玩的东西暂时禁止碰触,作为惩罚。

建议:不以威胁、愤怒的态度大声对孩子说;让孩子知道禁止这些权利的原因,当孩子日后表现佳时,恢复其权利。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与“如何科学地惩罚宝宝”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如何科学地惩罚宝宝”还看
宝宝不爱吃饭的原因汇总
解决宝宝不爱吃饭的策略
教育宝宝吃饭的三个原则
宝宝不爱吃饭怎么办?
螨虫的危害有哪些?
猜你喜欢
宝宝为何口水泛滥
幽默是改变宝宝坏脾气的一把钥匙
春节让孩子学会礼仪和孝顺
父母必知:罚孩子的10大智慧
父母如何做孩子的好朋友
孩子大胆探索,叫停还是放行?
如何引导宝宝适当看电视?
孩子抚弄性器官该如何制止
七种游戏培养l~2岁宝宝的观察
4种方法,改变宝宝固执行为
纠正孩子错误行动胜于言语
美国孩子必须学习的22条礼貌礼
教孩子“说话算数”的办法
教父母如何读懂孩子这本书
5个招改善宝宝坏脾气
如何对待宝宝的独占行为?
解开宝宝咬人的“心里话”
宝宝总爱藏东西怎么办?
六招让宝宝听你的话
怎样培养幼儿的思考能力
宝宝手指运动宝典须知
避免宝宝不良睡眠习惯
不满三岁的宝宝为何爱发火
母亲比父亲更善于与婴儿沟通
容易让父母误解的孩子行为
培养宝宝刷牙习惯的步骤和方法
9招帮孩子建立规则
培养孩子好行为的策略
孩子出现对长辈不尊重怎么办
哭是宝宝自然的交流方式
父母如何做宝宝的礼仪老师
孩子喜欢玩别人玩具的原因
坦然对待1岁宝宝攻击行为
孩子为什么越打越犟
看电视后孩子为啥总眨眼?
音乐可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
孩子的自信心被什么打击
宝宝总爱撕东西怎么办?
如何让孩子学会宽容
三个坏习惯影响BB骨骼发育
别强迫孩子“分享”
孩子淘气情况紧急处理
宝宝这些习惯其实不“坏”
请大声赞美孩子的交往能力
0-1岁宝宝运动启蒙教育
1岁注意培养孩子行动的意欲
宝宝的健康生物钟怎样建立
消除宝宝的磨蹭习惯
让宝宝展开笑脸的十种方法
小宝宝的“社交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