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巧妙应对宝宝怕生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如何巧妙应对宝宝怕生

如何巧妙应对宝宝怕生

2016-05-17

即便到了3岁,宝宝仍然会对陌生人和陌生情景感到恐惧,这是宝宝发展的共性。此外,由于遗传因素的差异,宝宝出生以后所处的家庭教养环境也千差万别,因此每个宝宝认生的程度也存在很大差异。

让外人尽量不要太大声或反应太夸张

嗓门很大、反应很夸张的亲戚总是让我很头疼,她一打招呼宝宝就哭着要逃。于是我就和这位阿姨谈了一次,让她不要那么大声,若无其事地接近孩子和孩子玩。慢慢地孩子就习 惯了她,现在两个人关系变得很好。

专家点评:如果孩子只是讨厌特定的人,就要像这位妈妈一样告诉她具体应该怎么做。这样对孩子和大人都很重要。

有可能会遇到不认识的人,先让孩子有所准备

让朋友到家里来,或者去陌生的场合时,我都会提前一天或者当天多次告诉宝宝“今天妈妈的朋友某某阿姨要来哦”,让宝宝有个心理准备。而且也让他知道朋友和我或者爸爸的 关系是很好的。

专家点评:提前让孩子有个心理准备这一点非常重要。1岁以前见过的人和事一般都不会留在孩子的记忆里,所以这么做效果不一定好,但到了2岁左右孩子就能够记得见过的人了 ,这么做的效果就会很好了。

用孩子喜欢的东西和孩子交流

有不认识的人在场,孩子就会和我寸步不离。这时我会拿出他喜欢的小熊玩偶或者点心等吸引他的注意力,再把东西交到不认识的人手里。开始孩子会很戒备,慢慢地就能接受一 些了。

专家点评:10个月以后递东西给孩子,他已经能够拿了。相比单纯地逗孩子,和孩子说话,不如利用他喜欢的东西更容易搞好和孩子的关系。

多和孩子一起吃饭

想和孩子搞好关系,最好的办法就是和他一起吃饭。即使最初还会有警戒心,但只要给她喂饭或是跟她一起吃饭,她就会慢慢安下心来。连她最害怕的叔叔用这个办法已经跟她混 得很熟了。

专家点评:孩子到了1岁左右开始喜欢自己吃饭,但是,不认识的人坐在孩子的正对面,孩子可能会紧张,所以尽量让对方坐在孩子的侧面或旁边吃饭。这是个值得推荐的方法。

笑着告诉他“这个人是妈妈的好朋友哦!”

我每个月都会带小树去小鹏叔叔家,但见过的人他很快就忘了,所以每次见面都会大哭一场。小鹏夫妇想抱抱他,可他说什么也不让。所以我就抱着他让他停止哭泣,然后走到叔 叔阿姨身边,笑着告诉他“她们都是妈妈的好朋友”。

专家点评:在孩子还不能说话的时候,他是记不住人的脸的,见过的人马上就忘记了,所以认生也常常很强烈,不过20~30分钟就能慢慢习惯了。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与“如何巧妙应对宝宝怕生”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如何巧妙应对宝宝怕生”还看
猜你喜欢
8大关键让孩子认识自我
爱孩子的正确做法
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好方法
怎样选择宝宝的代步车呢?
教育孩子的来良方
早教的五个阶段
不要否定你的孩子
好的教育让孩子懂得回报
10个方法培养幼儿记忆力
怎样让孩子爱上阅读
15—18个月宝宝的五个早教课
孩子也要懂得责任的承担
父母怒火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挫折教育的正确行使方法
离婚——对孩子的可能影响
孩子不吃药怎么办?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孩子的暴力倾向来源
家庭氛围是孩子成长的养料
让孩子能够自律的学习方法
让孩子一生顺风顺水的秘诀
日常早教的50招
从小培养快乐的孩子
怎样正确的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尊重孩子是孩子成功的秘诀
让孩子更聪明10个方法
孩子的进步来源于家长的态度
孩子使用电脑要正确积极引导
教会幼儿阅读很重要
优秀父母必备的育孩36计
父母勿入早教误区
父母必读!育孩宝典
玩起来的早教
怎样正确与孩子沟通
孩子的负性情绪,在说明你的教育
专家建议:培养优秀孩子
让孩子快来学习的方法
孩子要的不仅是温饱
0-3岁的宝宝是教育敏感期
教小朋友背乘法口诀
保护孩子自尊的10个方法
游戏开发宝宝智力
1岁半的早期教育的教程
小孩身高体重标准,你的孩子达标
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懂得交流的孩子更快乐
内向的孩子怎么缓解?
让孩子学会这9个习惯
培养孩子劳动习惯
怎样培养好的少儿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