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慢性症儿童该如何正确对待?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心理慢性症儿童该如何正确对待?

心理慢性症儿童该如何正确对待?

2016-05-17

一、什么是心理慢性症:

孩子不听管教是一种心理慢性症的表现,原因多是由于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当。一些父母经常对孩子进行反复说教,实际是在不断给孩子以相同的刺激,这种唠叨式的说教使孩子形成了一种心理惰性。于是,父母的说教一旦出现再成为刺激,教育效果便随之下降或消失。具有心理慢性症的孩子,其父母在家庭中存在一定的通病。主要表现有三方面:

(1)教育语言使用欠佳:在批评孩子时,父母斥责的声调高而尖锐,语句反复。

(2)说教简单化:指责孩子时不讲清原因及道理,大话连篇,不明要领,使孩子不知错在哪里。

(3)抖萝筐式的训练:孩子犯一点小错,父母就抓住不放,并将孩子以往的所有错误重新数落一遍,引起孩子的反感和逆反情绪。

二、如何防止心理慢性症:

(1)变换不同的教育语言来指出孩子的同一缺点。如对于孩子写作业粗心的毛病,父母用仔细点,不要再当马虎大王了,写算术式时不要把等号丢在脑后等,比反复说要用心,别粗心更有效。

(2)责备语调要比平常说话的语气低沉。低沉的语调能令人感到理性的存在,使亲子双方都能冷静下来。用与平常不同的语调还可以唤起孩子的注意。

(3)让沉默取代指责:那些听惯了父母责骂的孩子,在犯了错误之后,自然会等待着父母的打骂。如果这时父母真的责骂了,孩子反而会觉得松了一口气,产生又熬过去了的感觉。过后就忘了。父母保持沉默,反而会使孩子猜测父母的心态,紧张的情绪会保持一段时间,并开始反省自己的错误。

(4)使用强调性语言:在训教前用强调性语言说:我只说一遍。如孩子未听见,也不要重复,让孩子品尝不听话的苦果,下次他就会注意听了。不停地唠叨只会使孩子产生厌恶,父母力图纠正孩子错误的愿望不能实现。

(5)明确指出孩子错在哪里:很多父母在孩子犯了错误后,不讲清道理就批评一顿,说完之后又忙自己的事了。孩子糊涂地不知自己错在哪儿,或不知错误的危害,也就自然不把父母的话当回事了。

(6)只针对眼前的错误进行:很多父母往往只要孩子犯了个小错误,就把过去的错误重新数落一遍,新帐老帐一块算。这样不但使孩子对所犯的错误分不清主次,淡化了对这次错误的批评,还会影响亲子关系,抵消教育效果。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与“心理慢性症儿童该如何正确对待?”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心理慢性症儿童该如何正确对待?”还看
主要看气质?亲,其实孩子的气质
好妈妈传授批评孩子的技巧
帮宝宝顺利度过“口欲期”
单亲家庭孩子的7大心理问题
如何让宝宝整夜安睡
猜你喜欢
父母要给孩子的失败一些鼓励
家长们容易污染孩子的5种言行
孩子的哪些不良行为要及时纠正
孩子领导潜能的培养方法
培养孩子说绕口令的好处
哪些外部环境影响胎儿的神经发育
让宝宝在家更安全,我们该做什么
早教应注意哪些基本原则
什么原因导致宝宝不爱写作业
怎么应对爱磨蹭的孩子
宝宝的语言能力要这样训练
精细动作训练有技巧
跟孩子有效交流的方法
哪些错误的教育方式会毁掉孩子一
孩子好胜的心理原因你知道吗?
爸爸哄宝宝有何妙招
孩子马虎怎么办
好技巧教宝宝识字
这些家庭益智游戏不容错过
让亲子沟通更简单的妙招
怎样更好地哺乳长牙的宝宝
表扬孩子方法有讲究
如何教孩子学习天气知识
兴趣是开发孩子智力最重要的因素
溺爱教育有什么危害
如何让宝宝快乐成长
超前教育有什么弊端
宝宝为什么爱打架
教你处理孩子常见的四大问题
让孩子更加健康的妙招
那些早教必知事儿
管教宝宝必备妙招
适合在卧室玩的游戏
孩子早用筷子的好处
培养孩子主人翁意识得趁早
这些对小孩有伤害的行为
如何让孩子独立性更强
自由和放任的区别在哪
家庭教育孩子有哪些要素
巧妙地表扬孩子
怎么教育“贪吃”的孩子
培养宝宝抗诱惑能力的妙招
宝宝为什么喜欢乱丢玩具
培养乐观精神不容忽视
夸孩子也讲技巧
教育孩子的黄金期不容错过
哪些孩子不能容忍的底线
细数管教孩子的戒律
鼓励是培养孩子自信心最好的方法
哪些早教现象应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