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宝宝有自我保护意识该怎么做呢?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让宝宝有自我保护意识该怎么做呢?

让宝宝有自我保护意识该怎么做呢?

2016-05-13

一· 让幼儿认识人体器官的作用,认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是自我保护教育的前提。

1、认识人体器官的作用,知道这些器官缺一不可。如:认识眼睛,我先让幼儿观察它的外形特点,说说它的作用,试一试扮演盲人会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麻烦(学盲人走路,盲人取物……)。让幼儿充分感知盲人、哑吧、聋子、缺胳膊断腿等残疾人生活的不便,从而知道要保护好自已。

2知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爱惜生命。幼儿对生与死的认识较模糊,可以通过让幼儿观看电视《动物世界》中小动物遭遇不测的一些情节,以及观看饲养角中小朋友亲手喂养的小动物不幸染病身亡的真实情景,来感受失去它们的悲痛。同时对幼儿进行迁移教育,知道人的生命是珍贵的,是只有一次的。

二、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增强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

“千般爱护,莫过自护”。幼儿学会自护,就等于在生存中学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而生存是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我们不鼓励孩子随意冒险,而适当的让孩子学会在一些活动中掌握自我保护的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在幼儿园的楼梯口、转弯角,我们可以都贴上了安全标志,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在活动室,我们可以设立专门的“生活角”,为幼儿提供一些录音、图书、图片,还可以将自我保护的内容编成小故事讲给小朋友听。其次,我们还应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体谅和容忍幼儿的所作所为甚至过失行为,给幼儿以安全感和信任感。

三、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

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我保护教育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例如:正确有序的穿衣服能保护身体,鞋带系得牢固可避免孩子跌倒摔伤,热汤热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烫伤,吃鱼把鱼刺挑干净能免受咽刺之痛,吃饭不嘻笑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我们平时应当非常注意幼儿这些生活小节的训练,孩子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做,决不包办代替,这样,孩子在自己的劳动实践中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与“让宝宝有自我保护意识该怎么做呢?”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让宝宝有自我保护意识该怎么做呢?”还看
如何让宝宝爱上做家务?
让宝宝养成爱牙好习惯
不合群就是自闭症别逗了
如何应对宝宝边玩边吃?
不要让你的“情绪”影响到孩子
猜你喜欢
家有特殊儿童爸妈如何应对挑战?
过年了,该怎样给孩子送礼物?
遇上恐怖分子,爸妈容易疏忽的问
无名英雄——特殊需求孩子的家长
孩子老看电视怎么办?
正强化教育让孩子更受欢迎
你还在用pad早教吗?
“我从哪里来”——各国性教育读
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为何会因子女
六大抱怨让妈妈的爱被打折
教养·学习:请把自主权还给孩子
父母须注意:3岁宝宝教育是个槛
父母怎样避免溺爱孩子
不会早教?用早教机!
爸爸遭遇爱哭宝宝应分情况“解围
注意!音响有可能会伤害到宝宝
那些世界名门家族的教子智慧
小天才:让宝宝变强大的秘密法宝
德国父母也有“成绩单”
4岁抓住时间的尾巴
给孩子报兴趣班常犯的四个错误
日本另类开发右脑育儿新方法
超级妈妈新标准:十八得了
爸爸育儿有妙招,6招hold住
早教到底该教什么?——小天才专
5个国家的小学生守则,看完后惊
陪孩子成长:如何牵一只蜗牛去散
母亲为让子读公办校办假章被抓
专家传授正确教育孩子新方法
早教的木桶效应
郭德纲微博发“教子经”引热议
为0-3岁孩子所做的教育、健康
新式长假宝宝长途旅行安全指南
很赞!美国爸爸的十条家训
错误的“鼓励”使孩子更自卑
一次逃生教育可能让你的孩子免于
开学前赶走孩子“假期综合症”
细数“家有儿女”的育儿误区
家庭不正确教育“好心办坏事”
十妈九错中国父母育儿教育常犯错
解读世界十大名门贵族教子十训
哈佛访学一年,让我懂得如何做父
0-3岁是大脑发育关键期家长能
年轻父母在教育孩子上所犯的错误
严惩凶手让惨剧不再重演
海外育儿:不要过早过度开发儿童
如何跟你的孩子们更好的互动?
宝宝性别教育需要家园共育
培养艺术宝宝应避免三大误区
乐活·视野:将环保种在孩子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