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打孩子都有哪些危害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家长打孩子都有哪些危害

家长打孩子都有哪些危害

2016-05-06

父母打孩子的危害

打孩子会使孩子认为打人是正确的,打人是一种可以接受的解决冲突的方式。假如比利打了他的小妹妹,我们先是告诉他打人是不对的,紧接着就因为他打妹妹这事又打了他,这完全是一种不能自圆其说的虚伪做法。这样的话,就会让比利认为有理由使用武力解决冲突,而这种想法只会造成更多的打斗。

打孩子会损害其认知发展。在纳什维尔,范德比尔特大学儿童医院的儿科医生莎丽巴尔金进行了一个为期两年的研究,对二到九岁的孩子进行了认知测试,结果发现被打过的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要低于没有被打过的孩子。

疼痛的体验并不能提高孩子的道德观。虽然被打时的疼痛或者惊吓可能在当时让孩子停止不良行为,但长期而言,这种做法并不能起到任何正面作用。挨打只能使孩子害怕被打,并不能帮助他们在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建立自己的正误观来防止未来犯下同样的错误。在孩子由于从饼干桶里偷拿饼干而被打后,学到的可能并不是不能偷拿东西,而是尽量避免被发现。

打孩子无法教会孩子尊重父母,只会让孩子惧怕父母。只有在建立了信任感和安全感的前提下,孩子才会有良好的表现。而打孩子这种行为明显和这个目标背道而驰。只有在不惧怕的前提下,孩子才可能尊重父母。

打孩子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是通过她所察觉到的别人对她的看法,开始建立自我形象和自尊意识的。在孩子发展自我概念的时期,父母是孩子世界中最为重要的人。挨父母打的孩子会很自然地猜想,世界上原本应该最爱他们的人也不一定会爱他们,这就会阻碍孩子自尊心的健康发展。

打孩子会让孩子认为打他们所爱的人是对的。这种认知会对孩子未来的亲密关系造成潜在影响,并且会增大孩子成为家庭暴力受害者或施暴者的可能性。研究发现,从小遭受殴打和家庭暴力的孩子更有可能去攻击他们的父母,在长大以后,有这样遭遇的男孩子更有可能去殴打自己的女朋友。打孩子是一种具攻击性和反社会性的行为。在关于打孩子这个问题的研究分析中,伊丽莎白?格肖夫用极具说服力的证据表明,打孩子会导致孩子在少年时代就出现违法或者反社会性的行为,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攻击性及反社会性的刑事犯罪行为会不断升级,最终在长大成人后极有可能虐待他们的配偶和儿女。此外,这个研究还同时指出,打孩子会增加校园打架事件的概率。

打孩子会让孩子更容易焦虑和恐惧。2003年,一项关于打孩子会如何改变大脑化学物质的研究发现,一岁以下曾经被施以体罚的孩子在遇到新情况,比如妈妈离开房间后立刻进来一个陌生人时,大脑会频繁地出现使人精神紧张的荷尔蒙皮质醇压力峰值。研究者的结论是,挨过打的孩子普遍都更为胆小,也更容易受到惊吓。

打孩子会使孩子在成年之后,更容易进行无保护及危险性行为。一项关于体罚研究的分析发现,从小遭受殴打或者其他体罚的孩子,在长大后更可能出现以下问题:以语言或体力强制对方进行危险性行为(如在婚前性行为中不使用避孕套)和自虐性的性行为(如性交时进行击打)。

打孩子更有可能导致家长对儿童的虐待行为。预防伤害研究中心的一项报告指出:在不打孩子的母亲中,只有2%被举报有虐待儿童的行为,而在曾经打过孩子的母亲中,发生过虐待儿童行为的则有6%。打孩子会使虐待儿童的发生率提高12%。

下面就来教你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吧。

6种方式取代打骂孩子的教育

多多了解孩子。在忙于生计的同时,父母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听话的时候,也能比较明白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

耐心倾听孩子。如果是气急攻心的父母,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打骂。此时,父母应该先冷静下来,尝试来倾听孩子耐心,问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当父母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修正对孩子的期望。有些父母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标准来要求孩子。要知道,孩子年龄还小,有好动、固执、健忘等表现都很正常。父母如果真的要对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虑孩子的成长状况,不要总是拿“放大镜”去看待孩子的表现。

对孩子放下身段。有些父母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对此教育专家建议,父母要对孩子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作成人一样给予尊重。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而是要给孩子选择题,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如果孩子的年龄足够大,表达能力没有问题,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或替代办法。

同孩子做协商。不要总是要求孩子按照父母的心意去生活,那么不只是孩子痛苦,就连父母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当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盛怒时不管教孩子。在极度愤怒的状况下,父母肯定无法以理性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所以,当父母无论如何也平静不下来的时候,父母要暂时离开现场,或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别的事,等自己平静下来以后,再和孩子好好谈心。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与“家长打孩子都有哪些危害”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家长打孩子都有哪些危害”还看
解读BB兴趣启蒙3个关键词
别让物质刺激扼杀孩子竞争意识
诵读有助于丰富幼儿书面语言
电视常开损害儿童语言能力
不要让竞争教育伤害孩子的快乐
猜你喜欢
中西教育方式不同
咋应对三岁BB的敏感期
孩子行为规范的重要性
咋帮孩子选择合适的动画片
培养BB乐观向上的家庭教育
孩童易被忽略的天才特质
适当的挫折有利于孩子成长
如何让BB变得大方些?
中西教育内容比较
巴菲特之子的教育忠告
要让孩子经历点挫折教育
幼儿寒假生活家长要注意啥
宝宝4个第一次让人紧张
奥巴马谈育儿:平等与纪律
童书中存在的问题
什么是孩子的秩序敏感期?
影响孩子注意力的因素
妈妈如何教育孩子
让孩子受用一生的教育
挫折给孩子带来的好处
隔代教育如何“扬长避短”?
怎样掌握快乐的亲子沟通术
寒假孩子最易养成四坏习惯
父母惩罚孩子的10智慧
宝宝学走需要注意的细节
父母如何让孩子释放情绪
与婴幼儿亲子沟通秘诀
维护良好亲子关系的六误区
咋教BB认识自己的身体
八件事孩子不能做太早
寒假咋避免孩子迷上电视
隔代抚养,危害多多!
幼儿安全自护能力如何培养
为孩子选幼儿园关键看什么
要不要对孩子进行爱情教育
BB的领袖教育,你重视了吗?
梅子涵谈儿童阅读
“压力”真的能成就孩子吗
"饭碗教育"还是"梦想教育"
怎样让孩子遇事敢跟你说
给孩子办婚礼是危险的游戏
孩子天生具有五种天赋
给孩子讲讲春节的习俗
有效的育儿真经四字诀
咋培养孩子的好性格好品质
必看四句"少年派"对白
什么是对孩子无条件的爱?
父母易犯下的那些错误
五步骤助你培养孩子情商
寒假如何避免孩子上网成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