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EQ的方法_智力开发-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智力开发 >培养孩子的EQ的方法

培养孩子的EQ的方法

2016-04-25

人在一生中取得的成就跟他的EQ有很大的关系,EQ高的人往往成就更加辉煌,培养EQ最好从孩子小的时候开始,下面让我看一下该如何培养孩子的EQ。

一、关注孩子的情绪

孩子跟大人一样,他们的各种情绪背后有其原因,尽管他们有时自己都搞不清楚原因何在,但原因是客观存在的。当家长发现孩子不明来由的生气或者沮丧时,不妨把手上的事情暂时放一放,去了解一下他们的生活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同时还要注意运用一些方法来引导孩子将自己的各种情绪表达出来。

二、推己及人,倾听和确认孩子的情绪

父母可以通过注意孩子的身体语言了解他们的情绪,比如脸部表情和姿势。但是父母们不要忘了,孩子同样会观察父母的身体语言。所以,父母最好以一种轻松而专注的语气和态度,不要去质问他们,比如你可以说:“你今天看起来有点累?”说完看孩子作何反应。

三、帮助孩子纾解负面情绪

当孩子有负面情绪时,一些父母会试图将其忽视绪,希望他们的情绪会过去,不过常发现这样做的效果并不好。实际上,孩子情绪的抒解需靠父母协助澄清与了解,只有这样才不会使情绪扩大或者恶化。

四、引导孩子以言语正确表达情绪

当父母看到孩子流泪时,可以用同理心来刺探他们的反应:“你是不是觉得很伤心?”这不仅让孩子了解了你的态度,而且他还学到如何描述自己当时的情绪。相关研究表明,一个人倘若能以适当的言语形容自己的情绪,便有助于自己在神经系统上得到宽心或者镇静。当然,这里并非是说父母要告诉孩子该怎样表达情绪,而仅仅是单纯地协助孩子学习表达情绪的语汇。和大人一样,孩子也会同时有两种以上的混合情绪,所以父母可以让孩子了解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比如,你可以告诉他:“我知道你对参加少年棒球队选拔兴奋之余又有点紧张。”

五、跟孩子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不难,难的是纠正偏差的行为,而这正是帮助孩子成长与进步的关键所在。这时父母应与孩子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举例来说,父母可以这样跟他说:“小杰拿了你的东西,你很生气,换做是我也会生气,不过你动手打他就是你不对了。让我们好好想想该如何解决这件事情呢?”

一个人只有掌握好自己的情绪,才能理性的面对问题,正确解决问题,各位家长朋友们,赶紧着手培养孩子的EQ吧!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与“培养孩子的EQ的方法”相关文章
巧用积木训练宝宝的逻辑思维
宝宝学说话5招启蒙
怎样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
幼儿益智故事推荐:剪胡须的小花
看过“培养孩子的EQ的方法”还看
语言游戏让宝宝能说会道
孩子玩魔方能培养专注力
如何增强孩子的语感
如何激发孩子创造力
大脑提前启动会带来提前报废?
猜你喜欢
婴儿智力启蒙来源哪里?
孩子,宠或者不宠
宝宝也爱面子,请别揭“老底”
时尚育儿:情商第一智商第二
5大育儿“伪真理”,你用过么?
早产儿的智能发育追赶计划
孩子“虚度光阴”是一种罪恶吗?
错过黄金阶段宝宝难成大器
别把孩子的任性当成“个性”
宝宝不专注妈妈别心急
1岁前宝宝智慧教育大行动
培养入眠好习惯同房不同床
1个月大婴幼儿智力开发
独立性的教育,告别伺候孩子
王雅明:真正的蒙氏幼儿园是怎么
鉴定宝宝智力的五方法
早教“软肋”:仅4%父亲参加教
幼儿园发展需不需要男教师?
千方百计的“奶嘴”告别式
规划早教平凡中见真知
家长请给孩子一些选择权利
童车里的宝宝难“长大”
教育:为什么不能打孩子
宝宝早用筷子的三大好处
别担心!宝宝兴趣多变很正常
体罚孩子,只会“两败俱伤”
小心兴趣班认孩子没了兴趣
谁给“神童”后天扫平路
早教的3大误区,你知道吗?
孩子最大的三个天性,您了解吗?
养“儿”育“女”一样吗?
淘气男孩是好的,调皮女孩是巧的
兴趣班为何竟成了“负累班”
零岁教育:潜意识的作用
“放养教育”教育的回归
自信的女孩更漂亮
父母要真正走入孩子心里
14个月宝宝爱咬东西怎么办?
12句不该跟孩子说的话
别对孩子说“我们买不起”
宝宝经常听音乐容貌将会变美
教育孩子应采用“三无原则”
不要这样教宝宝“分享”!
早教不能于识字背诗
孩子过早骑车易患“童车病”
警惕“独二代”的教育误区
孩子会遇到这3个“压力期”
王雅明:什么是蒙台梭利教育?
中日韩宝宝才艺教育大不同
十种溺爱方式毁掉孩子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