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走出传统模式阅读--用美式教育观念引导_早教资源-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早教资源 >让孩子走出传统模式阅读--用美式教育观念引导

让孩子走出传统模式阅读--用美式教育观念引导

2015-04-08

最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篇帖子。它大致讲到,中美教师讲"灰姑娘"故事的方式有很大的差异,不同于中国教师介绍作者、概括段落大意等中规中矩的讲解方式,美国教师引导孩子从这个故事中学会守时、信任朋友、善待自己等美德。除此之外,老师还帮助孩子理解后母的行为,不轻易给人打上"善""恶"的标签,同时,让孩子不要迷信权威,说明再伟大的作家也会出错,鼓励孩子做的更好。如今,社会上时不时爆出孩子因挫折和纠纷而走极端的新闻,引起教育界和大众对现代素质教育的激烈讨论,也将提高孩子的情商这一素质教育课题推到了大家的面前。

田川,儿童作家,儿童阅读推广人,曾在美国深造儿童心理学及教育学。现任中关村等名校校外的科技辅导员、阅读老师,北京重点小学阅读推广老师,等等。田川老师的身份极其多元化,还是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搜狐、育儿网等网站访谈节目的特约嘉宾。她致力于儿童阅读,给《爱的教育》《爱丽丝漫游奇境》《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绿野仙踪》四本儿童经典文学撰写导读,希望通过阅读塑造孩子的个性,利用文学作品的优势,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

田川老师认为,我们应该重新解读文学经典,让文学作品跟现代素质教育紧密融合。在孩子阅读经典文学时,我们应该用结合实际的方式来引导孩子对文学作品的感知,最大程度地让孩子了解文学作品的深意,启发孩子形成具有多元素质的性格,从而从容面对未知生活的各种状况。用文学的深意来感染孩子,将孩子的世界跟文学联系在一起,从而引起孩子的思考和反思,这才是阅读应达到的境界。

对于孩子来说,阅读不仅仅是为了解作者的知名度及其成就,或者仅仅满足对故事发展的好奇心,更多的是,能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形象有自我认知,填补成长过程中父母、老师以及课堂无法企及的盲区,塑造孩子形成一种自信、坚强、乐观的个性,以及能接受不同事物和观点的心胸和气度。

对《爱的教育》里小朋友舍身救人导致自己受伤的故事,田川老师在导读中赞扬这种行为的同时,还告诫小朋友遇到危险,要量力而行,自己帮不了的事情,要向大人求救,以免造成更多的伤害。田川让孩子明白,即使为了正义,也要记得先保护自己。

至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她除了歌颂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的精神,最重要的是,引导大家懂得珍惜自己拥有的全部感官,以及现有的一切,同时,要富有爱心,懂得帮助身体残疾的人们。在中国,努力的孩子很多,但是懂得珍惜和感恩的却比较少。这种导读引导模式更加贴近现实的儿童教育问题,直接对症现在的教育弊端。

田川从孩子的角度来讲故事、看问题,让孩子更容易理解、接受;用挑战权威的方式撰写导读,给孩子一种全新的阅读感受;另辟蹊径地讲解文学作品,结合实际地开拓和补充了文学作品的意义。与此同时,她活泼自然、不说教的讲解方式,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善良、坚强、宽容。

经过对田川老师导读的了解,已经基本上改变了对儿童阅读模式的认知。在推广儿童阅读的路上,田川老师一直竭力引起家长和孩子对传统阅读的思考。对《爱的教育》《爱丽丝漫游奇境》《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绿野仙踪》四本儿童文学的解读,是让孩子形成新的阅读模式的一个开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与“让孩子走出传统模式阅读--用美式教育观念引导”相关文章
这篇教男人如何带孩子的好文!转
中国的孩子早已变了,老师和家长
常跟孩子“绕口令”,孩子聪明又
每天看电视超过1小时,3年后孩
章莹颖事件,背后真相让人深思!
看过“让孩子走出传统模式阅读--用美式教育观念引导”还看
读书童子功
适合给宝宝讲故事的5个时间
教孩子学会阅读有妙招
两个气球的故事
孩子的大脑是个大硬盘
猜你喜欢
家长的不良行为“示范”影响孩子
对付宝宝哭闹以“静”制动
8习惯影响BB智力发展
分阶段培养孩子幽默感的小招数
妈妈注意!宝宝会是你的翻版
解决宝宝入睡的“四大难”
父母眼中的“坏行为”如何引导
警惕家庭战火“烧”了孩子
关于宝宝睡眠7种错误说法
宝宝自控力小课堂
小宝宝必备的六种黄金性格
家长溺爱孩子十类可怕后果
怎样让宝宝快速识别色彩
怎样改正孩子自私自利的观念
给宝宝一个机会去失败
宝宝不理你时,你该怎么办?
扼杀孩子创造力的14种言行
理性对待宝宝的“坏”习惯
解读宝宝的面部表情
正确应对孩子五种无理行为
美国家长这样培养孩子幽默感
适合宝宝社交和人格发育游戏
爱“破坏”不是宝宝的错
警惕孩子的七种异常举止
孩子咬指甲家长大意不得
孩子的脸型与性格的关系
为何宝宝总要大人抱着睡觉?
解决宝宝不爱吃饭的法宝
家长千万不能放纵的几件事
孩子的破坏行为是有理由的
应如何对宝宝进行早期教育
孩子咬人的心理情绪问题
如何应对宝宝不良睡眠习惯
培养宝宝的好习惯方法问与答
父亲暴躁会让新生儿常哭闹
延时满足让孩子学会等待
孩子喜欢重复地丢东西怎么回事?
孩子的七种异常举止需警惕
宝宝视力下降竟是手机惹祸
6大妙招改善宝宝赖床毛病
宝宝如厕训练要选准时机
怎样了解宝宝的听力
怎样预防宝宝乳牙被蛀?
如何纠正宝宝的奢侈浪费习惯
爱捣乱是宝宝好奇心的表现
宝宝令人头疼的8大行为是否要制
宝宝玩小鸡鸡:行为解析+行为策
听到孩子说脏话该怎么办?
宝宝“人之初,本自私”?
面对宝宝恐惧做个智慧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