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颠覆你的教育常识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大数据颠覆你的教育常识

大数据颠覆你的教育常识

2015-04-08

我们都希望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但是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我们以为的一定是对的么?上早教班就会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学习成绩是努力的全部?选择好的幼儿园、好的小学,孩子上大学的几率会增大?这些都让数据来说话吧。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北京、黑龙江、江西和山东四省市2万名家长和2万名小学生进行的家庭教育状态调查,经中国教育报及其微信报道后,被全国超过4万个微信公众号转发,引发社会热议。调查结果揭示了很多家庭教育的秘密,尤其是颠覆了以往家长们习以为常的那些常识。值得各位家长关注。

1.学前班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很多家长都认为,让孩子早点上学,至少能够让孩子别输在起跑线上。因此,调查显示80%的小学生都上过学前班。

但是大数据却告诉我们,早点上学,提前抢跑,并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在成绩优秀的小学生中,“没上过学前班”比“上过学前班的”多10.89%,而成绩较差的小学生中,“上过学前班的”比“没上过学前班的”多10%。这就告诉我们,学前班不仅没能帮助小学生赢得任何学业优势,反而因为让孩子过早学习引发挫败感,降低孩子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从而产生了学业上的倦怠和松懈。

2.择校对孩子的成绩影响不大

家长择校是为了让孩子享有更优秀的教育资源,提高孩子的学业水平。调查数据却表明,“择校生”和“就近入学”的学业情况相差甚微,成绩优秀的比例分别是29.95%和28.48%,在良好、中等和较差等其他学业水平中,二者的数据也较为接近。

3.教育的重点是什么?成绩?

根据数据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健康安全、学习成绩等现实性因素,对兴趣爱好、性格养成等发展性因素的关注度较低。从高到低依次为:健康安全(65.95%)、习惯养成(55.47%)、日常学习(53.58%)、人际交往(37.89%)、自理能力(33.75%)、性格养成(28.09%)、兴趣爱好(19.47%)、情绪情感(11.93%)。

由此可见,家长更关心“成才”而忽视子女“成人”,于是不太关注人际交往、自理能力、性格养成、兴趣爱好、情绪情感等发展性因素,对建立亲密亲子关系、营造良好家庭文化氛围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这样的价值取向下,孩子的课业学习成为大多数家庭的重点,超八成小学生放学后有额外作业,近五成家庭将学习作为亲子沟通主要话题,四成学生回家后没有户外活动时间,近半学生回家后主要的娱乐活动为“看电视、玩电脑或手机”。子女成绩的好坏成为父母互相评价的标尺,甚至引发夫妻矛盾。

4.家庭和谐会让孩子更优秀

哪些家庭的孩子学习成绩更优秀?

调查数据显示,闲暇时父母经常读书看报的家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更高;

爸爸经常和孩子做事(玩智力游戏、打闹玩耍、一起运动、一起聊天谈心、一起尝试新事物、一起修理东西、共同保守一个秘密)对孩子的学业水平影响明显;

家庭娱乐活动越多孩子成绩越优秀;

而成绩优秀的学生家庭“几乎每天”或者“每周2-3次”能家人共进晚餐。


5.做家务的孩子更优秀

做家务会耽误学习,很多家长都不会让孩子做家务。

但是大数据结果却告诉我们,自主管理能力高的小学生学业水平也更高。有意思的是,在孩子专门负责一两项家务活的家庭里,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也相对较高。认为“只要学习好,做不做家务都行”的家庭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仅为3.17%,而认为“孩子应该做些家务”的家庭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为86.92%,两者相差悬殊。

6.爸爸在教育中影响巨大

尽管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缺位早已不是新闻,但本次调查所显示的“仅一成家庭是父亲承担主要教育职责”的现状,仍然让人吃惊。尤其对男孩而言,父教缺失会使男孩的性别认同弱化,容易被母亲过分呵护、过度保护,缺少独立锻炼的机会,缺乏纪律教育和监督,甚至导致各种暴力行为。

7.男孩的父母需要更关注男孩内心

调查发现,很多男孩的父母认为“孩子不愿对我说心里话”、“找不到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找不到好的沟通方法”,或者说“没有时间沟通”和“有沟通困难”。其实这和男孩的身心特点有关,他们不善于向父母袒露心迹,较少主动跟父母沟通,面对要求或压力时,要么反抗,要么沉默忍耐,不太懂得如何更好地与父母交流。

遗憾的是,男孩的父母对孩子的了解多为学习、交往等外在情况,而对于男孩的愿望、心事等内心世界缺乏了解。比如,他们比较了解的是“三个以上孩子的好朋友”、“孩子喜欢的老师”、“孩子最喜欢的课和不喜欢的课”,而对“孩子近期最大的愿望”、“孩子不愿提的缺点或糗事儿”、“孩子最崇拜的人”知之甚少,这说明我们没有深入考虑男孩的特点和需求,自然会影响到亲子沟通的质量和教育方式的有效性。

8.男孩成绩受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巨大

调查结果显示,在学习动机、课外阅读和学业成绩三个学习的核心方面,男孩的情况均比女孩差。

这一方面是因为现行教学方式以言语教学为主,正顺应女孩的学习特点,而男孩更容易接受图表、图像和运动物体的刺激,更倾向于动手实验和操作的学习方式,不易接受单调的语言刺激,从而潜质发挥受到限制,在学业表现中陷入困境。

另一方面,男孩的学业成绩受到父母教育方式的影响,学业成绩较好的男孩父母常表现出较为积极的教养方式,相反则父母的负面教养方式表现得更为明显。

比如,当孩子发脾气时,积极的教养方式包括冷静处理、耐心询问,耐心倾听孩子心中的委屈、不满,或者给予其独自平复情绪的空间;消极的教养方式则是使用否定、批评的言辞训斥孩子,甚至忍不住动粗,不给子女解释机会,使其感到心里委屈,让孩子充满失败的体验。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梅奥教授的“人际关系理论”指出,民主的氛围、融洽的关系比物质环境、物质刺激更有意义。本次调查显示出成绩优秀的学生家庭更多采用协商、民主的亲子互动模式,证明这一理论在家庭教育中也有重要作用。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与“大数据颠覆你的教育常识”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大数据颠覆你的教育常识”还看
当前幼儿国学教育争议有哪些?
给宝宝恰如其分的温暖拥抱
除了分数我们应让孩子拥有什么?
家教五大误区干扰孩子成才
小测试教你发现宝宝8大潜能
猜你喜欢
幼儿益智故事:长着外骨骼的小螃
小儿冬季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
秋季宝宝饮食应以防燥润肝为准
怎样训练宝宝爬行才是最有效的呢
幼儿童话故事精选:当苹果和月亮
幼儿童话故事选读:小木偶找智慧
幼儿童话故事:苹果园里的悄悄话
幼儿益智小故事:小蜥蜴和他的尾
告诉宝宝独睡是长大的象征
幼儿童话故事推荐:有个孩子叫夏
宝宝过敏性咳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宝宝春季营养搭配指南
幼儿益智故事分享:小斑马的花衣
儿童睡前故事精选:金发公主
小婴儿的两个敏感期该如何过渡?
宝宝学走路时的安全常识
儿童睡前故事:土豆姑娘
房门打开让孩子独自睡感到安全
幼儿益智故事:秋天里的访问
宝宝过敏性咳嗽该怎么办呢?
幼儿通话小故事:有一个女孩叫巧
从宝宝“地图舌”破解生病的秘密
孩子开始学走路该注意什么?
幼小衔接:家长可以通过游戏进行
幼儿睡前故事:穷女人和金丝鸟
宝宝秋季荨麻疹的注意事项
宝宝夏季营养搭配指南
爸妈须知:让孩子度过一个有意义
宝宝爬行必须要买宝宝爬行垫吗?
宝宝爬行的安全注意事项
幼儿园开学季,幼教专家送爸妈一
幼儿睡前故事推荐:十二个芭蕾公
幼儿童话小故事:小海星的梦
幼儿故事天天讲:鸵鸟送信
儿童睡前故事选读:大脚女巫
幼儿睡前小故事:苹果给谁吃
幼儿益智故事推荐:剪胡须的小花
训练宝宝爬行的重要阶段
儿童睡前故事推荐:知恩图报的狼
幼儿故事天天讲:彩色的小汽车
帮助宝宝度过敏感期的方法
秋季荨麻疹的预防和治疗
训练宝宝爬行的好处归纳
儿童长篇故事:考奇镇公主
儿童森林故事:超级理发师
宝宝过敏性咳嗽该吃什么药呢?
如何创造宝宝良好的睡眠环境?
国庆亲子出游省钱攻略必不可少
儿童欢乐故事:森林中的音乐会
秋季最适合宝宝吃的食物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