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管得太多,形同心理上的“谋杀”!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父母管得太多,形同心理上的“谋杀”!

父母管得太多,形同心理上的“谋杀”!

2016-03-24

龙应台曾讲过这样一件事:一大帮人去海边玩,大家坐在咖啡座看海,过了一阵儿,一位妈妈问自己读大学的女儿,要不要上厕所?可以想见,女儿跟着妈妈去了。这时,龙应台也想去,起身时也问自己十几岁的孩子菲利普同样的问题,得到孩子的反问:我要不要上厕所,自己不知道吗?需要妈来问?并由此引发孩子的一系列有条有理的诘问。

从龙应台的文章中,我们随处可见她对东西方教育的对比和反思。如,龙应台得知儿子要来上海做暑期实习,兴高采烈地将自己的研究行程安排到上海来,想象着自己能带领孩子去认识中国,母子三人能快乐地度过一个月的幸福生活。但孩子毫不犹豫地驳斥了母亲的提议:

我不要你牵着我的手去认识中国,我要自己去探索、发现。

父母管得太多,形同心理上的“谋杀”!1

从妈妈孩子与孩子妈妈的方式对比中我们反思发现,中国父母育儿存在一大问题,那就是干预太多、问询太多、包办代替太多,而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太少。结果导致,我们的孩子很少有对自己比较清晰、成熟、理智的认知,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孩子在心理上大都像一个无法完全断乳的孩子,总想着依赖一下父母。很多的啃老族、月光族、拼爹拼妈族等就是这么养出来的。

这样长大的孩子,即使生理上长成为大人,但他时刻都需要一根可以时刻搀扶依靠的拐杖。可笑的是,这根拐杖大都不是孩子自己想要的,而是被父母强加的(即使孩子四肢健全,完全不需要拐杖)。这样的过程,心理学上有个术语,叫习得性无助。

科普:什么是习得性无助?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用狗做了一项实验:将狗关入笼子里,先给予一个声音刺激,然后再给狗以难受的电击,通过这个过程观察狗的反应。狗因为被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一开始,他还会做一些尝试,但多次实验之后,在给予声音刺激之后先打开笼门,然后给予电击,结果发现:狗不但不逃走,相反还不等电击出现,它就先倒在地上了,并开始呻吟和颤抖。

是不是很奇怪:明明可以逃避的呀,为何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呢?这是因为,狗在多次的尝试过程中,学习到了这样一种经验:既然不能控制,为什么要试呢?事实上,不仅是(狗)动物如此,人也是如此。他们若相信了在某种情境下,自己的行动(如躲避行为)无法导致某种结果(避免被电击),就不会再去做可以使他们免除不愉快或痛苦的行为(即,会坐等电击的到来)。

从这个角度看,父母对孩子干预过多,养成孩子习得性无助,其实就等于从精神上把孩子给杀掉了。你眼前的乖孩子,再不是真正的他自己,他们的自由和创造力被遏止、被杀死了。

衣食住行都包办的父母,养出依赖、自私的孩子我们看下面这个例子:

游乐场内,孩子开心地玩着玩具或到处探险,大人一会儿跑来问一遍宝贝,你饿不饿?乖乖,你要不要喝水?一会儿又过来阻止孩子:玩那么久,肯定累了,到边上休息一会儿再玩。说着丝毫不顾孩子一脸的意犹未尽与语言上的反抗,就强行将孩子拉到一旁休息,等大人觉得够了才能再次去玩。

父母所作所为,向孩子表达的是:我是爱你的,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好。探究其潜台词,不难发现:我对你是不放心的,我需要替你安排好一切。

父母管得太多,形同心理上的“谋杀”!4

这样做剥夺的是:孩子对自身和他人的感知觉察能力;得到的结果是:孩子习得这样的无助观,我不需要想/做,交给妈妈就好。妈妈说的是对的,听她的就好。

需要警惕的是:在大人为孩子懂事听话乖巧高兴不已的同时,其实已经将孩子的自我发展完全揽了过来。

长此以往,等于大人一个人背上了两个人的债,孩子呢,不仅没有独立自我,还可能发展为不懂感恩、自私自利。如,什么事都依赖父母,起床要妈妈叫、衣服要妈妈穿、书包要妈妈准备好,作业要妈妈盯着写、专业要妈妈选若是哪件事妈妈没有考虑到,孩子万万是自己不愿去想的不会去做的,甚至他会觉得:这是妈妈的责任,不是我的,她需要为我的事负责!

强势的、太聪明的父母,和丢失自我的孩子一位妈妈经常带着孩子到处旅游,名曰为孩子开阔眼界,用她自己的话说,我小时候没有条件和机会,现在家里条件好了,就要为孩子创造一切条件。孩子不到10岁,妈妈已经带着他去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不过唯一让孩子不高兴的事,妈妈看到某个地方不错,非得让孩子站在这里摆好pose照张像才罢休,哪怕孩子满脸不情愿,妈妈也会强行将他按在那里,并要求:笑一笑啊,你看这里多棒呀。

事后,妈妈还跟孩子反复强调,不要总盯着路边的小猫小狗小花小草看,多欣赏欣赏这些美丽的景观。我告诉你呀,现在我让你看的,都是我小时候看不到的。还总是要求孩子,说说一路的感想,孩子说得不对,迎接他的将是一番思想教育。

妈妈所做所说,像一个聪明且强势的老师,360度无死角地提醒孩子:多学一点,多收获一点。言行背后的潜台词却是:你要看我所看的、按照我的方式思考。你要替我弥补小时候的遗憾。你不好好看,就是我不好好看。那怎么可以?!

父母管得太多,形同心理上的“谋杀”!6

带孩子开阔眼界没有错,但用自己的观点绑架孩子的观点,要求孩子看我所看、想我所想就不恰当了。父母这样做同样挤压了孩子的自我发展空间,得到的将是两个极端,盲目自卑与盲目自大,孩子的行为表现要么是永远在妈妈面前相形见绌,认为我是渺小的,我什么也不是。要么是把妈妈的观点全盘拿来,认为我是最棒的,谁也没有我厉害。

不管是哪种场景,不管是对孩子不放心,把孩子的人生背在自己身上过的父母,还是要求孩子替自己过,把自己的人生强加到孩子身上的父母,都向我们呈现了这样一个事实,即父母把自己的人生和孩子的人生搅和在了一起,自己的和孩子的无法很好地区别开来,实质都是将自己的意愿强行施加给孩子、罔顾孩子的意愿,让孩子按自己指引的方式生活。这样做的害处显而易见,即违背了教育的根本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怎样打破亲子关系中习得性无助的魔咒呢?父母需要牢记这样几点:1.教育子女最好的方式是做一个诚实的父母,不仅是对待孩子要言传身教,更要对自己内心诚实,要做一个不断内观自己的言行、反思亲子关系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的父母,从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并第一时间从自身出发做出改变。养育孩子的过程不仅是父母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同时需要明确,我们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极大变数和关键所在故,在做更好的父母之前,请先做更好的自己。??

2.父母在做孩子榜样的同时,更要成为孩子的粉丝即,尊重孩子的成长,用变化的眼光来看待孩子。须知,父母对孩子的牵手是为了尽快地放手。牵手不是为目标,只是手段。放手才是我们的目的。

就拿带着孩子去旅游一样,妈妈眼中所看的,不一定是孩子所喜欢的;当然孩子感兴趣的,父母会觉得很无趣,毫无意义。没有关系,尊重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不同或差异(有可能是角度不同所致,有可能是认知水平所致)不要急着人为地消除你们之间的不同(如强行让孩子看你所看),孩子不喜欢不理解,对他来说更多是煎熬、受罪,反而不如放任他对小猫小狗的兴趣,收获更大呢。

3.父母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信任,要相信,我们的孩子虽然不是绝顶聪明,但他绝对没有那么愚笨,他有能力应对生活中可能的情景或知道如何向他人寻求帮忙,而且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孩子没有那么脆弱。只要给予孩子足够的选择权和主动权,他是完全有能力掌控自己的人生的,但前提是你不要强行为孩子制造一个习得性无助的场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与“父母管得太多,形同心理上的“谋杀”!”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父母管得太多,形同心理上的“谋杀”!”还看
当前幼儿国学教育争议有哪些?
给宝宝恰如其分的温暖拥抱
除了分数我们应让孩子拥有什么?
家教五大误区干扰孩子成才
小测试教你发现宝宝8大潜能
猜你喜欢
早期成人化父母认知存误区
放眼未来拯救我们的下一代
什么是手足口病及其特征
家长的五种育儿观念需更新
“牛”娃从0岁开始培养
这10种老人才适合带孙子
如何将东西方文化融会贯通
增强亲子关系的“333”模式
隔代寄养,谁来解围?
80后育儿经:穷养还是富养
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老师
父母的耳朵比嘴巴更重要
教育孩子贵在“时时处处”
让孩子在父母的关爱中成长
怎样与孩子的天性合作
过度教养让孩子责任心变差
“儿童防丢器”可防BB走丢?
四步慢养法为BB植入EQ种子
孩子反复感冒全因家长太呵护
如何把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起来
怎样让孩子和宠物安全相处?
十个珍贵的教育箴言
“坑爹二代”曾被爹坑?
不管多热也别让宝宝光脚丫
父母的20个坏习惯影响孩子一生
培养孩子的目标
宝宝肥胖需要减肥吗?
父教缺位让孩子人格缺钙
学洋妈妈育儿哪些事情
盘点爸爸哄宝宝的10个妙招
“书上说的”弄丢BB创造力
初生婴儿便秘护理小知识
如何对12星座宝宝进行性教育
亲密育儿七法
科学育儿创“常熟模式”
宝宝冬天皮肤干燥解决方法
家长要培养孩子的体谅心
婴儿发热的家庭护理知识
不能用过去的经验来教育孩子
外国家长如何教育不听话BB
最关心的10大家庭教育困惑
12步提升孩子“社会免疫力”
教你7招塑造健康愉快家教
聪明的头脑没有身心健康重要
培养聪明精干的孩子
3个假定助孩子自建完美世界
BB做错事小声说效果超乎想象
父子游戏培养孩子优秀品质
80后如何更好地建立亲子关系
优秀妈妈的45个育儿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