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的孩子,更乐于分享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合作的孩子,更乐于分享

合作的孩子,更乐于分享

2015-12-22

几个两三岁的孩子通过合作完成了一项任务,并因此获得了奖品,那么他们乐意平分这些奖品。虽然黑猩猩与人的血缘关系最近,可是在它们的脑海中却没有分享这个词,即便是合作后赢得的食物,它们还是喜欢据为己有。

德国莱比锡马克思-普朗克人类进化学研究所的凯瑟琳娜哈曼(Katharina Hamann)说:在灵长类动物中,只有人类具有合作精神。虽然其他的灵长类也会一起去觅食,但这个行为却与合作不同。别看几只黑猩猩可以联合起来将猴子杀死,但它们在分食猴子时也会心不甘,情不愿。

人就大不相同了,年仅5到7岁的孩子就能相对公平地分享资源。但是当孩子小于5岁时,如果大人没有特别理由给他们一些糖果的话,他们就会倾向于将大部分糖果据为己有。也许你认为只有孩子到了学龄时,才会乐于分享,但是哈曼认为这个结论过于草率。

如果这些糖果奖励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得到,情况又会如何?这个疑问似乎在我们现实中更为常见,而且通过合作获得奖励这个过程能更好地反映我们的进化过程。

合作,更乐于分享

哈曼引导两个2岁或3岁的孩子进行了一项实验。她让两个孩子分别到站一块木板的两端,木板的两端都放有两颗小弹珠,然后让他们各自拉动木板上的一条绳子。这样两颗弹珠中的一颗就会滚到木板的另一端,于是一个孩子可以拿到3颗弹珠,而另一个孩子只剩下一颗。之后,哈曼发现,一半的2岁孩子和四分之三的 3岁孩子,都乐意将多出来的那一颗弹珠分给只拿到一颗弹珠的孩子。但如果孩子不用拉动木板就能得到多余的弹珠,他们就不那么乐意分享了。

合作的孩子,更乐于分享1

哈曼在测试小孩儿是否具有分享意识时的实验装置,当孩子拉动绳子时,由于两端受力不均,其中一边的弹珠会滚向另一边。

在第二次实验中,哈曼将所有的弹珠堆放在一起,让孩子们不再觉得哪些弹珠属于自己,哪些属于对方。并且这次孩子们不仅需要合作完成任务,还需要各自完成一项工作。3岁的孩子在合作的情况下,仍然更愿意分享弹珠。但两岁的孩子,在无缘由得到奖品、合作得到奖品、各自工作得到奖品这三种情况下的表现差不多。

黑猩猩的表现

拿黑猩猩做实验要复杂得多,在野外环境下黑猩猩可不乐意将食物分给同伴,所以需要找一个它们不用递送东西的方式。在哈曼的实验装置中,两只黑猩猩需要通过绳子拉动木板,以便得到上面的葡萄。在这个过程中一粒葡萄会滑向另一端,然后掉到下面的跷跷板上。每只黑猩猩都可以踩动跷跷板,得到葡萄。

合作的孩子,更乐于分享2

哈曼测试黑猩猩是否具有分享意识的实验装置,当葡萄掉落到跷跷板时,只要一方的猩猩踩动跷跷板,它就可以得到葡萄。

如图所示,如果葡萄通过左边的洞掉到跷跷板上,我们就把左边的黑猩猩称为幸运猩。哈曼发现,在三分之二的实验中,非幸运猩会立马踩下跷跷板,捡起掉落的葡萄。其他时候,只要幸运猩捡到葡萄,它们是万万不会将葡萄送给搭档的。后来哈曼不再让非幸运猩踩跷跷板了,这样葡萄通通落入幸运猩手中,但即便这样也只有1/6的幸运猩会将掉落的葡萄分给搭档。

这是一个很棒的研究,杜克大学研究野生灵长类动物合作的伊恩吉尔比(Ian Gilby)说,我对这个结果一点儿也不感到意外。这个结果与野生黑猩猩的行为是一致的。

分享,属于人类

哈曼认为人类与黑猩猩的区别在于,人在获取食物时需要相互依靠,而黑猩猩不需要。当它们去捕食时,几乎不用合作,因此它们没有进化出平分战果的习惯。只有到了需要通力合作才能填饱肚子的时候,分享才会显得格外重要。

密歇根大学研究灵长类行为的约翰三谷(John Mitani)说:我认为人类在分享战果中与其他生物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其中包括我们的近亲黑猩猩。

但是三谷对哈曼的实验提出了质疑: 在孩子的实验中,为什么不放一些他们喜欢的零食,比如说糖果?我小的时候也曾玩过弹珠,但是我早已忘记那时的弹珠能有多大的魅力。

对此哈曼的回应是:最近已经有人在实验中证实了糖果和弹珠对小孩儿有相同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喜欢玩儿弹珠。在许多实验中,科学家都用弹珠做道具,孩子们总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得到它们。并且,在没有合作的情况下他们都会将弹珠据为己有,只在合作之后才会分享。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与“合作的孩子,更乐于分享”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合作的孩子,更乐于分享”还看
就是这么任性!——秩序敏感期
端午儿童饮食小贴士
高考季——上清华只和智商有关?
宝宝心中的最怕妈咪知道吗?
近期刷爆朋友圈的两大育儿谣言
猜你喜欢
宝宝当众哭闹聪明爸妈会冷处理
孩子对家长不必“言听计从”
让孩子受益终生的9个好习惯
妈妈要学会适当忽视孩子
孩子遭欺负如何处理?
为人父母的七大“通病”
家有顽皮宝宝的教育策略
四招让男宝宝远离“娘娘腔”
父母最让孩子伤心的四种行为
宝宝19种不听话行为全揭秘
孩子为何以摔东西为乐
家长九种行为最伤害孩子
称赞不要一边夸奖一边唠叨
孩子“逆反期”的危害
吃手是宝宝智力发展的信号
宝宝哭闹父母需控制好情绪
正确对待孩子的幻想型撒谎
宝宝任性其实缘于父母任性
孩子不听话,贿赂or鼓励?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胆大BB都是“折腾”出来的
动作训练游戏:弯弯腰,捡东西
粘人宝宝,你在想什么
3岁以内的宝宝爱发火的原因
从出生开始培养四个好习惯
提醒:孩子哭闹别马上哄
宝宝,你怎么这么“抠门”
最易被忽略的20个育儿坏习惯
解析宝宝喜欢打人的四大真相
家长必须理解的4种BB行为
3招助你远离“孩奴”焦虑
你的宝宝舍得“分享”吗?
从根源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
5大方略让宝贝告别啃指甲
如何应对“踢被”小宝宝
四种典型的婴儿意图
如何解决孩子睡觉难的烦恼
了解哭泣BB背后的真相
破解常见行为现象--爱咬人
模仿--2岁前的必修课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七个习惯
全职妈妈的N个心灵处方
小宝宝爱攻击人的六个原因
如何帮倔宝宝“下台阶”
极度黏人宝宝如何炼成的
六大策略帮你调教顽皮宝宝
5招纠正宝宝的“吮指癖”
宝宝间亲吻父母别大惊小怪
孩子与人交往的重要性
四类个性宝宝性格转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