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教三大“悲哀”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中国家教三大“悲哀”

中国家教三大“悲哀”

2015-12-21

总结一下家长的家庭教育经验,成功之处无外乎这四点:建立了融洽的亲子关系;既关心孩子的聪明,也关心孩子的善良;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但同时,指出几个我观察到的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即由于父母自负导致的悲哀。

● 悲哀一:为何教孩子学乖

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误区教孩子学乖。评价孩子时,动不动就说你真乖或者你不乖,将乖当成了教育标杆,具体就是听话,按师长和家长要求做事。但值得一提的是,乖在英语当中并没有相应的词语。

而在塑造这样一批批好孩子的过程中,往往也剥夺了孩子建立自信和良好自我形象的独立空间,甚至无形中扼杀了他们的创新能力,这是一种片面强调孩子社会性的教育理念。

现在的学校评选三好学生,为什么十之七八是女孩?在所谓的优秀生里,为何永远没有调皮孩子的身影?这其实很好理解,因为比起男孩子的好动,女孩子更容易静下心来好好学习,不吵不闹、不惹是非,完全符合我们这个社会认可的乖孩子标准。

这样的三好学生固然值得肯定,但我认为,那些不听话的调皮孩子也有可取之处。比如那些上课爱做小动作的学生,虽然常会被老师教训,但每次挨批后,都能立刻抖擞精神继续调皮。所以说,他们的抗击打能力比起那些好学生要好得多,而自我调节心态的承受挫折也是一种能力,能使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今后的人生,这对他们日后步入社会是大有益处的。

专家视点:不听话并非绝对坏事情

其实,孩子有时不按父母的要求去做,不听从父母的指令,这正是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某些心理学家认为,3岁幼儿不反抗,就不是正常儿童。即使五六岁的幼儿反抗行为也是很明显的。何况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信息丰富的社会,每天都可以吸收到许多信息,对人对事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如果父母过早地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是不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而且容易扼杀儿童的天性,使孩子从小失去儿童最珍贵的创造性人格,这会给父母留下难以弥补的悔恨。

著名的德国心理学家海查曾做过如下的实验:他对2至5岁时有强烈反抗倾向的100名儿童与没有这种倾向的100名儿童追踪观察到青年期。结果发现前者有84%的人意志坚强,有主见,有独立分析、判断事物和作出决定的能力。而后者仅有26%的人意志坚强,其余的人遇事不能做决定,不能独立承担责任。这一研究说明,反抗行为强的孩子,长大易有坚强的独立意志,而这一点正是21世纪的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 悲哀二:为何孩子心胸狭小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今天的家庭教育已不是传统围墙式的家庭教育,校园也不是传统物理意义上的校园,孩子们拥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好的师资以及硬件设备。

但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为什么孩子的心胸却变得狭小了?只会关心自己身边的事,过去那种煮酒论英雄式的气魄,为国家前途、为人类理想奋斗的抱负,在今天的年轻一代身上已难觅踪迹。

因为我们的家庭教育将过多的精力集中在知识的增长上,已经无暇将英雄式的理想灌输给孩子。

在国际上,中国家庭对学校教育的高度支持是得到公认的,可这种对知识的高度注意,也是孩子的心胸变得狭小的一个重要原因。

● 悲哀三:为何孩子不愿回家

大部分父母的言谈间还是把儿童的概念缩小为学生。孩子的生命就是这样被压缩到一个方面,以此来换取成功,代价未免太大。我们应该牢记:儿童的概念内涵远大于学生,儿童除了在学校要当好一个学生外,在家里、在社会中还有更多形形色色的角色需要扮演。

因此,家庭不止是给孩子创设的学习家园,还应该是他们的精神家园。为什么现在那么多大学生放假不愿意回家?就是因为在他眼里,家里是一所文明监狱,父母成天只知道督促他学习。

现在有的家长总爱陪着孩子做作业,我觉得这种做法值得商榷。

总之,孩子要适合家庭教育,也要让家庭教育适合孩子,这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可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大多数家长使家庭教育与学校的关系变为单向,只知道家庭教育围着学校转,结果却牺牲掉很多培养孩子品质的机会。其实学校也可以协助家庭教育,优秀的家长应该把握随机的教育机会。

不要用太多规矩限制孩子的自由。要让自己的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让自己有一片发挥的天地。如果你有顾虑,用共同决定的方法诱导他:例如孩子喜欢玩电脑,不要说不准玩,告诉他,如果你的成绩够好了,或是功课做完了就可以玩,但是一周只能玩两个小时。把每一个否定变成机会,把自主权从你身上转移到孩子身上。这样不但能培养独立能力,而且孩子还会为了自己的兴趣更努力做那些必须做的事。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与“中国家教三大“悲哀””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中国家教三大“悲哀””还看
娘娘孙俪谈二胎养育经等等小花个
孩子早教一定要知道木桶效应
这些中国式早教不合理你做了多少
当前幼儿国学教育争议有哪些?
给宝宝恰如其分的温暖拥抱
猜你喜欢
如何培养宝宝的入眠好习惯
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助于孩子提升智
宝宝经常流口水怎么办?
幼儿锻炼平衡力的居家运动
儿时玩不够,后果会咋样?
宝宝打呼噜怎么回事?
让宝宝养成良好睡觉习惯
让宝宝安睡的睡前准备
三个月宝宝流口水的原因
婴儿吃手行为需要强制?
9条建议让你的孩子不再说谎
“脾气坏”的孩子长大更聪明
如何让孩子懂得分享呢?
必学安抚哭闹宝宝的5大妙招
宝宝学走路,爸妈应该注意的小地
宝宝睡觉踢被子怎么办?
冬季宝宝皮肤如何护?
每天和宝贝一起做游戏
宝宝哭不停时该怎么办
从小培养良好的文明礼貌教育
孩子的好性格从小咋培养
宝宝到时候就会出现的问题
让宝宝吃饭告别边吃边玩
婴儿学步早易患近视眼
宝宝睡觉磨牙的6个原因
宝宝乱扔东西
家有小小破坏王,究竟是为啥?
让孩子不在吃手的小妙招
怎样帮孩子戒掉电视瘾
三个月的宝宝流口水多怎么办?
分清宝宝的气质与性格
孩子经常迟睡熬夜的3大危害
专家教你解开孩子的表情密码
宝宝爱坐摇摇车家长用不着太担心
宝宝抠鼻子妈妈要喊Stop
必须纠正孩子的坏习惯有哪些
妈妈学习五种亲子小游戏
教你认识婴儿的肢体语言
父母6种行为阻碍孩子的成长
10种处罚孩子的招数
专家教父母制住孩子的坏脾气
良好习惯,从小养成
让宝宝不吃手的妙招
宝宝爱发脾气怎么办?
巧妙应对任性孩子的四种武器
宝宝的表情会“说话”
学步宝宝的个性变化
宝宝学爬行,爸妈做什么?
父母应对宝宝哭闹之道
怎样看待宝宝的破坏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