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教三大“悲哀”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中国家教三大“悲哀”

中国家教三大“悲哀”

2015-12-21

总结一下家长的家庭教育经验,成功之处无外乎这四点:建立了融洽的亲子关系;既关心孩子的聪明,也关心孩子的善良;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但同时,指出几个我观察到的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即由于父母自负导致的悲哀。

● 悲哀一:为何教孩子学乖

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误区教孩子学乖。评价孩子时,动不动就说你真乖或者你不乖,将乖当成了教育标杆,具体就是听话,按师长和家长要求做事。但值得一提的是,乖在英语当中并没有相应的词语。

而在塑造这样一批批好孩子的过程中,往往也剥夺了孩子建立自信和良好自我形象的独立空间,甚至无形中扼杀了他们的创新能力,这是一种片面强调孩子社会性的教育理念。

现在的学校评选三好学生,为什么十之七八是女孩?在所谓的优秀生里,为何永远没有调皮孩子的身影?这其实很好理解,因为比起男孩子的好动,女孩子更容易静下心来好好学习,不吵不闹、不惹是非,完全符合我们这个社会认可的乖孩子标准。

这样的三好学生固然值得肯定,但我认为,那些不听话的调皮孩子也有可取之处。比如那些上课爱做小动作的学生,虽然常会被老师教训,但每次挨批后,都能立刻抖擞精神继续调皮。所以说,他们的抗击打能力比起那些好学生要好得多,而自我调节心态的承受挫折也是一种能力,能使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今后的人生,这对他们日后步入社会是大有益处的。

专家视点:不听话并非绝对坏事情

其实,孩子有时不按父母的要求去做,不听从父母的指令,这正是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某些心理学家认为,3岁幼儿不反抗,就不是正常儿童。即使五六岁的幼儿反抗行为也是很明显的。何况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信息丰富的社会,每天都可以吸收到许多信息,对人对事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如果父母过早地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是不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而且容易扼杀儿童的天性,使孩子从小失去儿童最珍贵的创造性人格,这会给父母留下难以弥补的悔恨。

著名的德国心理学家海查曾做过如下的实验:他对2至5岁时有强烈反抗倾向的100名儿童与没有这种倾向的100名儿童追踪观察到青年期。结果发现前者有84%的人意志坚强,有主见,有独立分析、判断事物和作出决定的能力。而后者仅有26%的人意志坚强,其余的人遇事不能做决定,不能独立承担责任。这一研究说明,反抗行为强的孩子,长大易有坚强的独立意志,而这一点正是21世纪的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 悲哀二:为何孩子心胸狭小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今天的家庭教育已不是传统围墙式的家庭教育,校园也不是传统物理意义上的校园,孩子们拥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好的师资以及硬件设备。

但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为什么孩子的心胸却变得狭小了?只会关心自己身边的事,过去那种煮酒论英雄式的气魄,为国家前途、为人类理想奋斗的抱负,在今天的年轻一代身上已难觅踪迹。

因为我们的家庭教育将过多的精力集中在知识的增长上,已经无暇将英雄式的理想灌输给孩子。

在国际上,中国家庭对学校教育的高度支持是得到公认的,可这种对知识的高度注意,也是孩子的心胸变得狭小的一个重要原因。

● 悲哀三:为何孩子不愿回家

大部分父母的言谈间还是把儿童的概念缩小为学生。孩子的生命就是这样被压缩到一个方面,以此来换取成功,代价未免太大。我们应该牢记:儿童的概念内涵远大于学生,儿童除了在学校要当好一个学生外,在家里、在社会中还有更多形形色色的角色需要扮演。

因此,家庭不止是给孩子创设的学习家园,还应该是他们的精神家园。为什么现在那么多大学生放假不愿意回家?就是因为在他眼里,家里是一所文明监狱,父母成天只知道督促他学习。

现在有的家长总爱陪着孩子做作业,我觉得这种做法值得商榷。

总之,孩子要适合家庭教育,也要让家庭教育适合孩子,这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可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大多数家长使家庭教育与学校的关系变为单向,只知道家庭教育围着学校转,结果却牺牲掉很多培养孩子品质的机会。其实学校也可以协助家庭教育,优秀的家长应该把握随机的教育机会。

不要用太多规矩限制孩子的自由。要让自己的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让自己有一片发挥的天地。如果你有顾虑,用共同决定的方法诱导他:例如孩子喜欢玩电脑,不要说不准玩,告诉他,如果你的成绩够好了,或是功课做完了就可以玩,但是一周只能玩两个小时。把每一个否定变成机会,把自主权从你身上转移到孩子身上。这样不但能培养独立能力,而且孩子还会为了自己的兴趣更努力做那些必须做的事。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与“中国家教三大“悲哀””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中国家教三大“悲哀””还看
独身子女爱粘人现象解析
营养不良影响宝宝智力发育的原因
不当用药影响宝宝智力发育
环境污染对宝宝的影响有多严重?
遗传性疾病对宝宝智力的影响
猜你喜欢
献诗:创造美丽新天堂——给天天
让孩子变得更聪明的10个要点
和爸爸做游戏的4个好处
为何说小孩发一次烧学一次乖?
爸爸也能全身心的教育孩子
信力建: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7月19日:差距&·小狗吃醋·
宝宝在玩耍中练习各种技能
林达:祝福中国的孩子和家庭
育儿父母的抉择:读什么书
宝宝要独睡,这样安全吗?
新妈:不要这样哄宝宝睡觉
怎样表扬孩子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家长要尊重女孩的情绪
培育孩子倡导的自由的意义
宝宝怎么才能变聪明呢?
孩子听觉信息采集的重要性
创建分辨性逻辑思维重要性
学会给予孩子更多的安全感
从生理养育到精神养育
《月子:一位父亲的札记》目录
十个教子高招培养优秀孩子
BB情商靠“养”而非“教”
北京妈妈的海外育儿日记
智慧引导:BB成长的隐形翅膀
父母学会三十六计教出好孩子
爸爸抱着孩子喂奶混个面熟
宝宝体能发展的9大表现
自以为是的新妈妈易犯8错
换尿布是爸爸亲子的好机会
孩子脸型与未来性格有关系
宝宝谁带跟谁亲吗?
父母需要了解的知识和技巧
总是陪孩子玩耍不利于成长
宝宝成长最需要的七大教育
警惕学步车造成“揠苗助长”
教育女孩,父母最易犯的错误
0~1岁BB认知能力发展&训练
亲子同乐“抓周”礼俗趣谈(图)
7月15日:小贩·阳光型孩子·
对幼女动粗,新爸产后也抑郁
选玩具要根据宝宝的月龄
80后父母:在电脑上养孩子
早教不能“急功近利”
学学儿科大夫怎样哄孩子
孩子们为什么爱看电视呢?
家教8个关键问题决定BB一生
宝宝学步阶段妈妈如何保护
了解宝宝分离焦虑症及缓解技巧
给孩子洗澡消除爸爸育儿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