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人生起跑线的着力点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童趣:人生起跑线的着力点

童趣:人生起跑线的着力点

2015-12-18

据武汉晚报报道,一所小学有个一年级学生在最近的期末考试中得了99.5分,给父母留下字条:爸爸妈妈,这次没考好,请原谅。笔者不敢断定,这孩子是特别懂事,自觉反省,请父母宽恕?还是格外乖巧,认错在先,省得爸妈生气?抑或害怕责罚,无奈违心检讨?只是觉得,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像孩子,他们的言行常常出乎我们的意料,他们的内心仿佛起了迷雾,叫我们看不清也猜不透。

就在前不久,中国音乐学院附中8名学生,因期末考试不及格被校方劝退。结果其中一女生服了安眠药,另有4人突然失踪。再早些时候,河南洛阳一个15岁的初一女孩,因为和同学打架要受处罚,班级集体公决让她回家思过一周,结果她再也没有回来。离家出走、突然失踪、自残自杀,类似的事件和悲剧时有所闻。我们的孩子究竟怎么了?为什么变得如此惊恐、如此自卑、如此脆弱、如此叛逆?

要简单地寻找答案恐怕有点难,个中的原因很复杂。但是,有一个见怪不怪的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许多孩子已经迷失了童年,失去了自然成长的和谐环境。他们没有童趣。他们遗忘童真,没了烂漫天真。他们丢失童心,不敢好奇,不能质疑,不会异想天开,做什么都要按照家长、老师规定好的路线走,以至于考了99.5分还要请求原谅。这样的童年还有什么快乐可言?这样匆匆催熟长大的孩子,偶经风雨,突遇挫折,就难免心理失控,行为失常,悲剧也容易在瞬间发生。

其实,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慢慢成熟的过程,就像一棵幼苗,需要阳光、空气和水分;也需要栽培、施肥和除害。急功近利的拔苗助长,只有百害而无一利。人的认知常常是错误尝试的积累,对于孩子尤其是这样,不少发达国家的中小学知识教学,并不主张给学生标准答案,有时甚至还会用一些错误答案让学生自己去辨别、论证。所以我们不必害怕孩子犯错误,与其只给孩子提供标准答案,不如让孩子在不断的错误尝试中找到最好的答案。事实证明,日后能成大器的人并不是总考满分的乖孩子。

懂得这些道理不难,难的是对现实利弊的取舍。现在的家长很纠结,这个考了99.5分的孩子的父母说:不给孩子压力吧,怕他输在起跑线上;给压力吧,就不能给他快乐的童年。如今的老师也很无奈:不抓升学率吧,领导不高兴,家长也不满意;抓升学率吧,学生太可怜,自己也太辛苦。然而,我们为什么不听听孩子们的心声呢?父母用无微不至的爱让我的生命了无生趣。在中美专家联合调查的问卷上,有三分之一的中国学生回答,因学校和家长的双重压力存在心理问题,从小学到中学越来越找不到学习的乐趣。

理解孩子吧,孩子们知道父母、老师是为他们好,但他们只希望找回自己的童年,无忧无虑地成长。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与“童趣:人生起跑线的着力点”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童趣:人生起跑线的着力点”还看
宝宝出生了!史上最牛生娃报喜短
列举学步车的六大危害
别再指责轩轩——聊聊婚姻敏感期
压力还是自由?哪个才是适合宝宝
上班族父母的育儿误区
猜你喜欢
早教的期望与焦虑
盲目比较:孩子多元成才的杀手
前龄前孩子敏感期你留意了吗
14个月宝宝爱咬东西怎么办?
向左或向右,别和孩子较劲儿
宝宝也爱面子,请别揭“老底”
别用孩子弥补自己的人生缺憾
别担心!宝宝兴趣多变很正常
警惕!教育误区会阻碍孩子成长
面对危险,如何教孩子自救?
幼儿园发展需不需要男教师?
低龄入学是否影响儿童身心健康?
孩子“虚度光阴”是一种罪恶吗?
宝宝经常听音乐容貌将会变美
现有的早教班存在3个误区
教育奉行“富爸爸、穷孩子”
独立性的教育,告别伺候孩子
千方百计的“奶嘴”告别式
蒙台梭利的教育经历
教育孩子应采用“三无原则”
孩子早教家庭需谨防四大误区
日本幼儿园里开始修炼分类精神
鉴定宝宝智力的五方法
别把孩子的任性当成“个性”
孩子该先学拼音?还是汉字?
别对孩子说“我们买不起”
教育:为什么不能打孩子
“起跑线”渐成多元成才的误区
拒绝“填鸭”启蒙重在“四教”
零岁教育:潜意识的作用
中日韩宝宝才艺教育大不同
早教不能于识字背诗
残缺家庭警惕孩子“父母化”
家长请给孩子一些选择权利
宝宝不专注妈妈别心急
生气是宝宝专属的情感生活
孩子会遇到这3个“压力期”
外国孩子的“吃苦”教育
怎样避免家长走进早教误区
养“儿”育“女”一样吗?
过度挖掘可能把孩子教傻
所有的母亲都应当是教育者
孩子,宠或者不宠
惊讶!6个月的宝宝开始学外语?
新生儿具有5大神奇“本领”
别让“战争”在孩子的心灵投下阴
不要这样教宝宝“分享”!
“十字经”助父母树立威信!
培养孩子,父母可以各显神通
婴儿智力启蒙来源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