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变笨 别阻止1岁内宝宝吃手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小心变笨 别阻止1岁内宝宝吃手

小心变笨 别阻止1岁内宝宝吃手

2015-04-02

1岁内的小宝宝总会是热衷于吃手,对此,有些妈妈很是焦虑,担心宝宝会迟到细菌,担心宝宝会一直吃手,担心宝宝的嘴会变形.....其实宝宝一岁内吃手,可能是口欲期的正常表现,如果家长过分阻止,会造成口欲期的延迟,不利于宝宝的发育。

一、宝宝为什么会吃手

婴儿出生后第一年成为“口腔期“,是人格发展的第一个基础阶段。他们强烈需要一种安全感,吸吮需求很强烈,尤其在就寝时间更为明显。对于刚出生的宝宝而言,吸手指是很正常的。这行为之所以持续,一方面能给宝宝带来舒服感,降低焦虑;另一方面,宝宝本来就有吸吮的反射和需求,而吸手指带来的满足感和吃母乳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所以即使吃饱了,宝宝还会吸手指。1岁内宝宝吃手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原因:

1.智力发展的信号

宝宝慢慢长大,手指功能开始分化,初期手眼协调功能也出现。2—3个月宝宝就开始出现手的动作。当宝宝真正能把手放在嘴巴里啃的时候,则说明宝宝的运动肌群与肌肉控制能力已经相互配合、相互协调。这是宝宝智力发展的信号。

2.需要满足感

宝宝2—3个月,正处于扣的敏感期,此时的宝宝喜欢含妈妈的乳头或者是小手睡觉。有东西放嘴里会很有安全感,而一旦吸吮、舔啃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让他们不安,产生暴躁、抑郁的不良情绪,所以就易出现吃手的习惯。

3.快乐的需要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认为,宝宝吃手的活动包含了人类性快感需要的自然反映。这里的人类性快感只是一种近似于成人的情绪,吃手可以消除宝宝的不安、烦躁、紧张,具有镇静作用。

二、1岁内宝宝吃手不要阻止

对于周岁以内的宝贝来说,吃手是生长发育中的一个必然阶段。吃手是了解世界、感知世界的最佳途径。只要注意保持他们小手干净,“吃手”本身并没什么大的害处,就让他们去“吃”吧。相反不让周岁内宝宝吃手可能阻碍宝宝发育,得不到以下四大好处,会让宝宝变笨哦!

1.对世界最早的认知和自信心

因为婴儿期的宝贝都是通过口腔来探知世界的。如果父母在三个月内开始阻断宝贝吃手,宝贝的心理发育将受到非常大的影响,长大以后容易变得自信心不足、多疑和胆小。

2.快乐稳定的情绪

对于小宝贝而言,吃手可以消除宝贝的不安、烦躁、紧张,具有镇静作用。吸手指能给他带来舒服感,他们可以从吮吸手指中,获得某种快感,即使母亲不在身边,吃不到奶头他也能从中得到安慰。

3.越吃手以后越聪明

宝贝在吃手的时候,能加强触觉、嗅觉和味觉刺激,促进神经功能发展,这是宝贝智力发展的一种信号。

4.锻炼手眼协调性

吃手指的过程能够锻炼宝贝手部的灵活性和手眼的协调性。

特别提醒:1岁以内小宝宝不吸手指反而不正常

吸吮是每个宝贝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正常现象,如果家中的宝贝到了6个月大还没有任何吸吮手指的行为出现,那反而可能是异常行为。家长需要多多观察,甚至可以试着牵宝贝的手,放到他的嘴边,让他尝试自己吸吸看。

三、宝宝吃手怎么办

1.1岁内宝宝吃手

(1)营造好的环境

一旦发现宝宝吃手指头,就要多关心宝宝身心的发展,努力营造可让他安心成长及游戏的环境。

(2)让宝贝享受吮吸的快乐

妈妈要尽可能用母乳喂养宝贝,让他充分享受吮吸的快乐。如果要断奶,要及时添加辅食和配方奶,逐渐过渡,让宝宝有一个适应过程,切忌突然断奶,让宝宝感到焦虑和没有安全感。

(3)用糖果及饼干代替

专业人士建议,如果宝宝吃手已成习惯,可以用糖果及饼干取代,让宝宝戒掉。

(4)转移注意力

家长可利用转移宝宝注意力的方式,例如:陪宝宝玩玩具,画画等,这都是可让宝宝戒掉吃手的好方法。对给宝宝一些关爱与照顾,相信你的宝宝会很快忘了吃手的癖好。

(5)多陪陪宝宝

爸爸妈妈要多搂抱、多陪伴宝宝,仔细分辨宝宝的各种要求,满足他的各种需要,有条件的妈妈可以为宝宝做抚触按摩,睡前给宝宝讲轻松愉快的故事,读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宝宝愉快地入睡,时时感到安全、幸福、满足。

2.4岁以上宝宝吃手

一般两三岁后,孩子吃手的习惯就逐渐消失。但若到了4岁还有吃手的习惯,就有可能存在身体或心里上的问题了,如体内缺少锌、铁等微量元素等,或者是一种心理问题的外在表现,如压抑、焦虑、强迫。如果放任宝宝吃手可能会引起了下颌发育不良,牙齿排列异常,上下牙对合不齐等问题,父母要及时纠正。

(1)满足孩子需求

最好的方法是了解儿童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除了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如饥渴、冷热、睡眠)外,要丰富孩子的生活,给孩子一些有趣味的玩具,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玩乐。还应该提供有利条件,让孩子多到户外活动,和小伙伴们一起玩,使孩子生活充实、生气勃勃。分散对固有习惯的注意,保持愉快活泼的生活情绪,使孩子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2)家长要耐心

家长要耐心、冷静地纠正儿童吮吸手指行为。对于这类患儿切忌采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不要嘲笑、恐吓、打骂、训斥,更不要使用捆绑双臂或戴指套强制性的方法。因为这样做,不仅毫无效果,并且会使儿童感到痛苦、压抑、情绪紧张不安,甚至产生自卑、孤独等情况。而且一有机会,孩子就会更想吮吸手指,而使吮吸手指的不良行为顽固化。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让孩子以吮吸手指来取乐,要耐心告诫孩子,吮吸手指是不卫生的,不仅会引起手指肿胀、疼痛,影响下凳骨的发育及牙齿变形,而且容易把大量的脏东西带入口内,引起消化系统疾病及其他传染病。

(4)弄清楚原因

对于已养成吮吸手指的不良卫生习惯的孩子,应弄清楚造成这一不良习惯的原因,如果属于喂养方法不当,首先应纠正错误的喂养方法,克服不良的哺喂习惯。要培养孩子有规律的进食习惯,做到定时定量,饥饱有节。

(5)分散注意力

每当孩子吸手指时,应以严厉的目光注视孩子,并以坚定的口气说:“不行!”同时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当吸指行为有所减少,就要及时鼓励和表扬,并要向孩子说明,只要能减少这种行为,控制这种行为,他就会得到奖励,采用这种“正强化”治疗,可有明显的效果。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与“小心变笨 别阻止1岁内宝宝吃手”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小心变笨 别阻止1岁内宝宝吃手”还看
如何hold住Terrible
伤害宝宝乳牙的5个坏习惯
剧说:天边的孩子——爸爸妈妈,
宝宝刚学步,约束有技巧
孩子手淫怎么办?
猜你喜欢
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不听话”
惩罚孩子有什么好方法?
孩子缺乏安全感的原因
让孩子不再任性的四大原则
培养宝宝幽默感的方法
父母该如何让孩子有安全感
育儿良言精选
几个妙招激发宝宝好奇心
哪些些事情是父母不能放纵孩子做
良好归属感是健康自尊的基础
如何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
怎样培养有主见的孩子
哪些原因导致孩子爱生气
让孩子学会独立的方法
你知道幼儿情绪压抑的表现方式吗
培养孩子自尊自信的方法大全
那些表现可以看出孩子受到压抑
养育男孩的注意事项
独立自主孩子的培养方法
怎么正确对待宝宝的逆反心理
宝宝不认错有哪些原因?
如何引导宝宝的好胜心
如何稳定宝宝的情绪?
克服孩子粗心习惯的小妙招
宝宝的良好情绪该怎么培养
孩子宽容的性格该怎么培养
宝宝的成长有哪些心理需要
培养孩子的羞耻心的意义何在
宝宝性格的三大类型
孩子坚强的性格要如何培养?
正确教育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如何教育理性的宝宝
父母的的哪些行为会影响孩子自尊
让孩子保持好奇心的方法
怎么应对宝宝任性耍脾气
如何让宝宝学会倾诉
怎么看待孩子的攀比心理
教你如何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性格
如何应对孩子的性格太自我
浅谈孩子说谎的原因及对策
如何教育急性子的宝宝
怎么克服孩子的胆怯心理
宝宝的责任心要怎么培养
培养宝宝心理素质的诀窍
几大妙招教孩子克服怕黑
儿童自闭主要有哪些表现
怎么缓解儿童焦虑的心理
你知道宝宝的六种黄金性格吗?
哪些原因导致孩子性格内向胆小
有哪些方法缓解宝宝恐惧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