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不要让孩子累倒在起跑线上
2015-12-18
今天与明天冲突吗?
不少家长为了孩子将来升学时能有竞赛证书,从四五岁起就送孩子读课外培训班。很多孩子童年中没有风筝、没有奔跑,每周在三四个补习班之间来回奔波,希望爸爸妈妈不要把我累倒在起跑线上。在部分初中,初三学生为了全力迎接中考,音、体、美统统让步给语、数、外等考试学科。强迫孩子苦读,不少家长、老师表示无奈:童年快乐,将来失败,后悔莫及。
孩子今天的快乐与明天的前途,果真相互冲突吗?市教研室主任徐淀芳认为,人的发展有自身规律,童年时的快乐对人的性格养成以及兴趣培养十分重要,这种快乐体验往往过期不候,成年后也无法弥补。因此,不能通过透支学生的兴趣,来换取眼前的分数,获得暂时的满足。
如果只注重眼前利益,一味灌输老师认为正确的知识,并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指标,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状态,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学习兴趣丧失,影响可持续发展,将来的快乐又从何谈起?
成绩与幸福如何统一?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刘宝剑提出,要实现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统一,牛鼻子是改变教育质量评价方式。从单一的分数评价标准,转变为多视角发现孩子的特长与潜能,激发其能力与兴趣,让学习过程幸福、为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刘宝剑认为,孩子苦读,是因为我们遵循刻板的标准尺度近的是学生统考成绩,远的是学校升学率、名牌学校考取率。只看成绩不顾其他、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评价方式,难免加重学生的心理和学业负担。如果用发展的眼光、多元化的方式、多维度评价学生,强调考试成绩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一致,当前进步与持续发展的一致,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孩子学习的幸福指数。
改变现有教学模式,将有助于解决苦读与能力培养和学业成绩之间的矛盾。徐淀芳介绍,一方面,通过减少基础型课程时间,增加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可以让学生在多样性、选择性课程中,获得更多兴趣发展和潜能开发的机会;另一方面,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因材施教,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兴趣、方法和人格发展,在教育过程中,把学生的责任感、自信心、学习经历、学习兴趣、学业水平、课业负担、身心健康等全部纳入考量,可以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培养能力、提高成绩,享受快乐。
上一篇:从孩子身上学习什么叫快乐
下一篇:对孩子来说,什么最难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