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育儿“伪真理”(上)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5个育儿“伪真理”(上)

5个育儿“伪真理”(上)

2015-12-14

做了妈妈之后,我们会从书本上或者别的妈妈那里了解到很多颠簸不破的育儿真理。但是如果我们较较真,就会发现这些“真理”的实质并不像它们看上去那样有理。下面就是几个肯定在你的头脑中存在过,并且常常在妈妈间传播的“真理”。那么,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这些话真的正确吗?

伪真理之一:你比任何人都了解自己的孩子。

不完全真相:当然,你肯定比任何都清楚孩子更爱吃香蕉还是桃子。当他挤着眼睛吭哧的时候,你可以准确判断出他究竟是困了还是饿了。

这些是不容置疑的。

更真实的情况:在你充分了解孩子的同时,你也不可辩驳地受到一种力量的限制,那就是主观偏见。因为,你很容易被爱蒙蔽双眼。你很难像孩子的保姆、老师那样客观地看待你的孩子,并且你也不能够像她们在接触了很多同龄孩子之后进行横向比较。所以,一般来说,旁观者可以给父母提供更真实的,更有可比性的判断标准,帮助父母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

我们经常会下意识地屏蔽掉别人嘴里的孩子的短处。而直到更多的人,或者我们信服的人向我们提及这一点的时候,我们才会往心里去。记得保姆曾经几次想我暗示,我的孩子可能在听力方面有问题,但是我总能以各种理由告诉她“不可能,那只是因为……”但是当孩子体检时,保健医生郑重其事地对我说“您的孩子可能存在听力障碍”后,我才意识到:的确,他每次看电视的时候都要开很大音量,而我每次跟他说话,都必须像叫喊一样他才有反应。

当然,促使这条“伪真理”长期成立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孩子的表现。我们都知道,孩子是个可爱的小两面派。他常常在人前一个样,回到家里一个样。有的孩子在幼儿园能说会道、任劳任怨,可是回到家里就又变成了娇滴滴的小宝宝。有个孩子在外面胆小、收敛,在家里却无法无天。无论孩子在你面前更可爱还是更顽劣,那都仅仅是他的一个侧面。

我们能怎么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变换不同的形象,或勇敢或怯懦,或独立或依赖。但是无论他表现出什么样子,都请宽容地接受他的能力、他的爱好、他的梦想……他的真实面貌。

伪真理之二:你可以塑造孩子的性格。

不完全真相:毫无疑问,孩子的性格会受到外部环境的综合影响,家庭环境、亲子关系等都会成为改变孩子性格的不确定因素。

更真实的情况:虽然父母的后天影响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但是那仅仅是各种影响力的组成部分之一。而与生俱来的基因的作用,对于孩子的性格差别起到30%~70%的决定作用。从双胞胎身上我们不难看出,虽然他们生长在同样的家庭,有同样的父母,在同样的养育方法下长大,拥有同样的宠物和玩伴,但是他们还是会有不同的外表、神情、性格和爱好。他们对于从没有见过的事物有时会表现出极大的反差。同样是水从淋浴喷头中倾泻而出,可能一个孩子表现出极大的恐惧,而另一个则无动于衷甚至兴奋无比。孩子不是像我们以为的那样,像一张白纸一样来到这个世界上。当他们诞生的时候,

我们能怎么办:孩子不是粘土,不可能按照模具塑造成大卫或者维纳斯。但是你可以通过教育方式来规范他的行为,指引和影响他处理问题的方法。没有孩子生下来就喜欢做家务的,但是我们可以教他如何使房间保持整洁。即使孩子是天生的莫扎特,也需要你给他接触音乐和乐器的机会,才能激发他身体内的潜能。

伪真理之三:你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越长,他就越容易变成一个好孩子。

不完全真相:从给予孩子安全感的角度来讲,父母经常陪在孩子身边,可以让孩子知道他们是可以依赖的,他可以随时从父母那里得到照顾。这对孩子很有好处。

更真实的情况:孩子不是不堪一击的花朵。他们需要并且完全可以应对外界的环境,而不需要父母不间断的、无微不至的照料。专家们认为,父母之外的其他的成年人同样可以照料好孩子,比如祖父母和细心的保姆。所以,你不需要一天24小时,一周7天地围着孩子转。

此外,你时刻不离的做法,未必能够换得孩子充足的安全感和依赖感。在一项测试中,研究人员把年轻的妈妈分为三个组:休了产假后马上去工作的妈妈,在家工作的妈妈和全职妈妈。一年后,针对孩子依赖感的测试显示,孩子依赖程度最低的组是妈妈在家工作的一组。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只要妈妈在屋里就可以了,无论她是在打电话、敲电脑、在他面前摇晃奶瓶,还是根本什么都不做。很多全职妈妈都会发现,自己一直在家照看孩子,但是一旦孩子开始上幼儿园,就会“忘恩负义”地把妈妈抛在一边,兴高采烈地享受起集体生活来。

我们能怎么办:这件事上没有非此即彼的简单答案,每个妈妈都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到底什么样的方式对自己、对孩子最合适。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与“5个育儿“伪真理”(上)”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5个育儿“伪真理”(上)”还看
如何快速鉴别多动与多动症
从认知学角度来八一八要不要带宝
宝宝多大可以看电影?
早教的噱头你中招了没?
0-3岁宝宝的思考力怎么培养?
猜你喜欢
剧说:天边的孩子——爸爸妈妈,
现代父母勿入“五大早教雷区”
1岁前的孩子也会有压力
远离打骂孩子的教育方式
如何为孩子选择音乐和歌曲
十二星座宝宝梦想之“最”
孩子头三年影响一生这些早教误区
家教该不该对孩子进行体罚?
父母11种行为让BB自信全无
破解宝宝心中八个“小秘密”
反思与总结:美国孩子为何胆大
让玩具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
教育孩子的7个禁语有哪些?
为什么孩子会越打越犟?
宝宝“恋物”是不是病态?
沙、水游戏--全方位启蒙乐
儿童视力标准
不同血型宝宝的智力培养方略
婴儿都喜欢有眼睛的玩具
家长,你有“教育焦虑症”吗?
爸妈可以犯的3个早教错误
“单独二胎”孩子争宠问题不容忽
孩子多认字不如多认人
让宝宝爱上涂鸦的五大步骤
开学季,拼的就是“娘”
美国孩子如何过寒暑假?
你患有“关怀强迫症”吗?
如何帮助宝宝说话更流利
不要吝啬给予宝宝的爱
英国文化交流官妈妈“早教经”
钻爬蹦跳益智力
宝宝刚学步,约束有技巧
边走边读
3岁前少给孩子一些束缚
打骂教育带给孩子什么坏处?
家庭教育要禁止打骂教育
德国父母热衷讲睡前故事
不参加早教班会输在起跑线上吗
如何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要如何看待双语教育
学会让孩子爱你
孩子多大可以学跳舞?
孩子手淫怎么办?
怎样同5—8个月的婴儿作游戏
孩子“性格”也会慢慢长大
6中音乐启蒙智力的方法
怎样避免养出高风险的孩子?
用阅读点亮孩子的梦想
早教,10大误区须警惕
12种非专业玩具让BB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