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不打不成才”的教育误区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走出“不打不成才”的教育误区

走出“不打不成才”的教育误区

2015-12-14

基于“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的传统教育思想,面对越来越残酷的社会竞争,很多家长认为,必须培养孩子从小就耐受挫折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此,有些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经常打骂孩子,认为这样做既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还能培养孩子耐受挫折的能力。但是,经过对挨打受骂的孩子和快乐成长的孩子的长期跟踪调查发现,从小遭受太多太大挫折的孩子长大后更加害怕遭受挫折,而且容易形成谨小慎微、胆小怕事的性格。而那些从小就快乐成长的孩子长大后则更具有抵抗挫折的能力。

这主要与孩子所能承受挫折的量和强度有关。孩子在幼小的时候,也就是婴儿期,不能遭受太多挫折,否则容易形成精神疾病或人格障碍。到了孩子三四岁以后,家长可以给予适当的、微小的挫折,使孩子既能够耐受,也能从中得到锻炼。但是,无论什么时候,粗暴的打骂教育都是不能培养孩子耐挫折能力的,当时看可能会有些效果,但那不过是表面现象,等孩子成年以后粗暴教育的恶果便会逐渐凸显出来。

相反,快乐长大的孩子不怕挫折。因为养育人在孩子小时候就给予孩子足够的爱与关注,包括生理上的和心理上的,并在适当的年龄给予孩子适度的微小挫折。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一般比较自信,比较健康,看问题也比较积极,既能坦然应对外面的世界,又有与年龄相适应的耐挫折能力。

有些家长认为,如果孩子小时候不接受严厉教育,上学后就不会努力学习并应付学习中必然出现的困难与挫折,光快乐有什么用?社会看重的是成绩和学历,如果没有这些硬指标,将来怎么养活自己,如果生存都成问题,快乐又从何谈起?这种说法表面上看不无道理,但是家长要明白,您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将社会上的一切信息,包括优点和弊端、成就与挫折都放到了年幼的孩子身上,完全忽视了孩子的感受,这样怎么能看到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呢?有些时候,完全按照“适应”社会的想法去教育孩子,其结果也许恰好相反。在培养孩子抗挫折问题上,家长需要有更宏观的眼光,要能预先感知培养孩子心理素质、综合素质的重要性,按照科学的方法,顺应孩子的天性来教育。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才既快乐,又具有极强的耐挫折能力。

教育孩子至关重要的是家长要有更高更远的视野,这样才能在社会导向和社会现实中把握好平衡。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与“走出“不打不成才”的教育误区”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走出“不打不成才”的教育误区”还看
别让平板电脑伤害孩子的眼睛
宝宝从出生就开始学语法了?
专家讲堂:调皮宝宝如何管理
婴儿竟是世上最暴力的人?
宝宝也会“极度无聊”
猜你喜欢
婴儿都喜欢有眼睛的玩具
12种非专业玩具让BB爱不释手
破解宝宝心中八个“小秘密”
爸妈可以犯的3个早教错误
孩子手淫怎么办?
儿童视力标准
如何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早教,10大误区须警惕
父母要如何看待双语教育
孩子多大可以学跳舞?
教育孩子的7个禁语有哪些?
孩子生命中不能够承受的痛
3岁前幼儿不宜学习“多种语言”
孩子多认字不如多认人
沙、水游戏--全方位启蒙乐
钻爬蹦跳益智力
边走边读
学会让孩子爱你
1岁前的孩子也会有压力
养育男孩和女孩有何差异?
如何为孩子选择音乐和歌曲
孩子头三年影响一生这些早教误区
孩子“性格”也会慢慢长大
让宝宝爱上涂鸦的五大步骤
不参加早教班会输在起跑线上吗
自卑妈对孩子有三危害
家长,你有“教育焦虑症”吗?
宝宝早教的几种方法
十二星座宝宝梦想之“最”
如何激发2岁宝宝的好奇心
让玩具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
3岁前少给孩子一些束缚
打造美丽宝宝的小窍门
6中音乐启蒙智力的方法
不要吝啬给予宝宝的爱
德国父母热衷讲睡前故事
“单独二胎”孩子争宠问题不容忽
怎样同5—8个月的婴儿作游戏
剧说:天边的孩子——爸爸妈妈,
不同血型宝宝的智力培养方略
开学季,拼的就是“娘”
如何帮助宝宝说话更流利
美国孩子如何过寒暑假?
父母11种行为让BB自信全无
影响孩子一生的15个细节
宝宝刚学步,约束有技巧
用阅读点亮孩子的梦想
不被妈妈爱的孩子(图)
亲子:不要讲儿语或重叠语
宝宝“恋物”是不是病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