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不打不成才”的教育误区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走出“不打不成才”的教育误区

走出“不打不成才”的教育误区

2015-12-14

基于“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的传统教育思想,面对越来越残酷的社会竞争,很多家长认为,必须培养孩子从小就耐受挫折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此,有些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经常打骂孩子,认为这样做既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还能培养孩子耐受挫折的能力。但是,经过对挨打受骂的孩子和快乐成长的孩子的长期跟踪调查发现,从小遭受太多太大挫折的孩子长大后更加害怕遭受挫折,而且容易形成谨小慎微、胆小怕事的性格。而那些从小就快乐成长的孩子长大后则更具有抵抗挫折的能力。

这主要与孩子所能承受挫折的量和强度有关。孩子在幼小的时候,也就是婴儿期,不能遭受太多挫折,否则容易形成精神疾病或人格障碍。到了孩子三四岁以后,家长可以给予适当的、微小的挫折,使孩子既能够耐受,也能从中得到锻炼。但是,无论什么时候,粗暴的打骂教育都是不能培养孩子耐挫折能力的,当时看可能会有些效果,但那不过是表面现象,等孩子成年以后粗暴教育的恶果便会逐渐凸显出来。

相反,快乐长大的孩子不怕挫折。因为养育人在孩子小时候就给予孩子足够的爱与关注,包括生理上的和心理上的,并在适当的年龄给予孩子适度的微小挫折。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一般比较自信,比较健康,看问题也比较积极,既能坦然应对外面的世界,又有与年龄相适应的耐挫折能力。

有些家长认为,如果孩子小时候不接受严厉教育,上学后就不会努力学习并应付学习中必然出现的困难与挫折,光快乐有什么用?社会看重的是成绩和学历,如果没有这些硬指标,将来怎么养活自己,如果生存都成问题,快乐又从何谈起?这种说法表面上看不无道理,但是家长要明白,您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将社会上的一切信息,包括优点和弊端、成就与挫折都放到了年幼的孩子身上,完全忽视了孩子的感受,这样怎么能看到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呢?有些时候,完全按照“适应”社会的想法去教育孩子,其结果也许恰好相反。在培养孩子抗挫折问题上,家长需要有更宏观的眼光,要能预先感知培养孩子心理素质、综合素质的重要性,按照科学的方法,顺应孩子的天性来教育。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才既快乐,又具有极强的耐挫折能力。

教育孩子至关重要的是家长要有更高更远的视野,这样才能在社会导向和社会现实中把握好平衡。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与“走出“不打不成才”的教育误区”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走出“不打不成才”的教育误区”还看
教孩子学说话的方法
父母需要交给孩子的重要品质
婴幼儿腹泻如何处理
如何应对孩子过敏
给孩子讲故事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猜你喜欢
怎样调节好宝宝睡眠时间
如何应对宝宝夜晚不睡觉的习惯
适合0-6个月婴儿的4种玩具
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成长
婴儿闹情绪时父母要引导好
婴儿操可增进母婴情感
如何区别正版玩具与盗版玩具
1-6个月婴儿的运动玩具
面对孩子的恶作剧你该怎么办
怎样教孩子玩玩具
创造阳光的父子游戏
优秀宝宝应有四个心理基础
三岁前幼儿的不同养育策略
父母宝宝的床上启蒙小游戏
“幻想”在亲子教育中的应用
儿童用品别太“时髦”了
1岁宝宝手指发展乱撕乱画
训练宝宝方位感的小游戏
宝宝剪指甲的小窍门
家庭教育的音乐陶冶法
怎样分阶段为宝宝选择玩具
怎样开发宝宝“玩商”
0-3岁宝宝最需要的6种玩具
宝宝玩具不宜太复杂
如何安抚哭闹中的调皮宝宝
兵法十二借梯而下
7方法为孩子成长加油
给宝宝一款回归自然的玩具
两岁宝宝的三个小秘密
宝宝的玩具应消毒
宝宝喝水有禁忌
适合4个月左右宝宝的亲子游戏
适合宝宝的玩具两三样就够了
选购玩具,父母做主还是宝宝做主
1岁后,我该会点什么呢(图)
小宝宝形体美的妙招
怎样帮孩子发展语言能力?
宝宝才艺启蒙把握3个关键词
六招简单正确的退烧法
如何培养2岁宝宝的注意力
5句话培养优秀宝宝
要不要提早教孩子认字?
让爱哭小儿一觉到天亮的方法
宝宝早教到底有用没?
最有效的手指益智法
4-6月婴儿的玩具选择
宝宝心理健康起始于婴儿
宝宝如何睡出好“相貌”?
婴儿孤独症的危险信号
正确认识孩子的“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