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幼儿园小学化 给孩子正常童年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反思幼儿园小学化 给孩子正常童年

反思幼儿园小学化 给孩子正常童年

2015-03-24

幼儿园小学化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认字、拼音、算数、英语......幼儿园俨然成了小学预科班。这种现象屡禁不止,背后根源其实在于家长的需求。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成龙成凤,总是担心自己孩子落后了,于是这种竞争越来越提前,家长将在幼儿园学到了多少知识作为评价幼教的标准。有需求就会有市场,由此衍生出幼儿园以能教会孩子多少知识为市场竞争的法宝,于是造成了屡禁不止的局面。可是幼儿园小学化对孩子究竟好不好?提前被几个单词孩子小学就一定优秀?过早的知识灌输是教育的真谛?幼儿园究竟该让孩子学会什么?

孩子过早学习知识的危害

1.造成孩子厌学

孩子在幼儿园就应付大量的任务,诸如写字、算术、抄写等,没有太多时间玩游戏,这些经历只能使孩子提前厌学。

2.挫伤孩子自尊心

如果在幼儿阶段过多地学习了小学知识,上小学一年级时不用花多大力气就可以获得好成绩,会使这些儿童养成不爱动脑、不爱思考、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提前学习只能使孩子一时领先,让孩子在学习上体会到的是一种由高峰渐渐滑向低谷的感觉,这样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3.影响孩子全面发展

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已引起政府高度关注。教育规划纲要强调,“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4.打消孩子积极性

孩子在幼儿园学习加减乘除可能需要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但是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只需要几个月。过早让孩子学习知识,违背孩子成长规律,难度过大,长此以往,会打消孩子积极性。

5.让孩子失去幸福感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通过游戏,思考和认知世界。如果在幼儿园阶段过早接受小学的知识,会挫伤积极性,以及自尊心,而且家长之间的攀比心也会给孩子造成影响,降低幸福感。

幼儿园孩子应该学什么

根据心理学中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的划分,幼儿期(3-6、7岁),孩子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良好的人格品质特征是目标品质。

1.游戏为主

幼儿园的孩子主要处在幼儿期,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通过游戏,主导着幼儿的认真和社会性发展,是教育幼儿的最佳途径。此阶段主要是象征性游戏,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a.以主题游戏为主;

b.运用与现实物相仿的代替物;

c.通过想象建构虚假游戏情景;

d.游戏中富有创造性;

e.游戏的动机重在活动过程。

2.自理能力培养

孩子进入幼儿园首先学习的是自理,自己吃饭、自己上厕所、自己穿鞋、自己收自己的东西等。不要觉得3岁小朋友太小,要相信小朋友,鼓励他们,他们就能慢慢做到。好习惯是从一开始培养的。在培养小朋友的自理能力过程中,增加了小朋友的自主性和自信心。

3.社交能力培养

现在很多家庭是独生子女,平时孩子的社交环境以父母和爷爷奶奶为主,很少有和同龄人家接触交往的机会。在幼儿园要教育小朋友学会互相帮助、感恩和分享。

4.道德品格培养

幼儿园接受到的教育很多会扎根心底,在道德品质方面要形成正确的引导。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与“反思幼儿园小学化 给孩子正常童年”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反思幼儿园小学化 给孩子正常童年”还看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李嘉欣重培养儿子EQ和责任感
猜你喜欢
教养·学习:不用骂孩子也能让T
宝宝玩水的注意事项
一个小女孩的“生气宣言”
训练宝宝爬行的八大好处
音乐是开启幼儿创造力的钥匙
有意识打造宝宝的男子汉气概
谈美国的双语教育(下)
解密孩子的N种不听话行为
美国理想城,让孩子提前体验理想
孩子太“娘”家长怎么办
“中国雨人”的生命奇迹,如何对
42个方法全面提升宝宝各类智能
美国怎样防止孩子遭遇性侵犯
提升宝宝社交能力的小窍门
培养BB想象力父母必学这四招
重视宝宝的爬行阶段
外国的孩子假期都做些什么?
妈妈陪睡过久男孩易性早熟?
日本妈妈这样教孩子自立
这几样玩具BB越玩越聪明
宝宝1岁前不可错过的50早教法
亲子兵法:应对孩子的无理要求
春节假日中5大策略预防宝宝走失
宝宝“节后综合症”,调理有新招
十大有趣办法教孩子辨别颜色
拯救来自“毒雾”里的你——宝宝
各有利弊:华人妈妈美式育儿体验
和爸爸一起创造阳光的孩子
4岁宝宝玩“洞房”性游戏有害吗
大自然是宝宝最好的玩具箱
盘点:50个亲子互动的绝佳小点
蛋壳宝宝,内心如何变强大?
让孩子远离暴力,父母应该做到的
惩罚的艺术:适当的惩罚也是爱
宝宝为何变身“收藏控”?
如何在1分钟hold住不听话的
教育独二代父母必看注意事项
妈妈,请不要在我睡着后离开……
小动物——宝宝的最佳“萌友”
德国爸妈教孩子学“规则”有妙招
面对宝宝的荒谬问题这样回答最好
教养·学习:孩子常看电视会变笨
巧用心思让宝宝拥有“最强大脑”
谈美国的双语教育(中)
嘴笨的孩子智力类型大有不相同
育儿慢养三大攻略让孩子按自己的
与捣蛋孩子谈判,你十拿九稳了吗
外国小孩子眼中的爱情
跟“都叫兽”学习如何应对儿童依
让孩子享受快乐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