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错误育儿用语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常见的错误育儿用语

常见的错误育儿用语

2015-12-14

我没本事

我没本事是一些混得不好的父母的口头禅。他们在和孩子交谈时把自卑感表露无遗,这样做是不妥当的。被自卑感传染的孩子,会认为爸爸没本事,我又能怎样?

教育专家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孩子的自卑感是由家长诱发的。父母如果能坚定自信、乐观向上,那么,孩子对未来也是充满信心的。

孩子的眼光常常会追逐社会现象,比如我们看到社会上有些人有特权,而自己的父母没有;有些人神通广大,而自己的父母却安守本分,便会对父母提出许多疑问。这时候,父母千万不要用我没本事来开始你们之间的谈话。你应该用辩证的观点去贬恶扬善,指引孩子踏上坚实的成才之路。

第38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金牌得主安金鹏,出身于河北武清县一个贫苦家民的家庭,他有一位伟大的母亲。

为了供他上学,母亲卖了家里的毛驴,又四处借债为他攒足了学费。为了不让他饿肚子,母亲每个月都步行十多里路去批发一口袋方便面渣给他送去,他用的数学草稿纸也是母亲从印刷厂要来的废纸。他是天津一中惟一连素菜也吃不起的学生,是惟一没用过肥皂的学生,衣服上打满了补丁。

但是他从来没有自卑过,因为他觉得母亲是一位从不向苦难和厄运低头的英雄。

再哭,让狼把你叼走

大约是狼来了的故事广为人知的缘故吧,有些父母至今还拿狼这张王牌来恐吓孩子。诸如此类的话还有再不听话,把你送给要饭的、让公安局来抓你、让大夫来给你打针等等。如此去恐吓孩子,会给他的身心健康带来许多不良影响。

婴幼儿正处在身体机能迅速发展的时期,恐吓会给孩子的精神带来压力,加剧内心冲突,使其兴奋和抑制失去平衡。长此以往,大脑皮质对皮下中枢的调节能力降低,植物性神经和内分泌失调,内脏功能紊乱,容易诱发消化系统的疾病。

恐吓还不利于儿童塑造良好的个人品质。父母若常用鬼、神、狼等恐吓孩子,可能会使他建立一条条件反射,对同类事物产生惧怕感,造成胆小、怯懦、软弱的个性品质。有的孩子常常夜里哭闹,也与此有关。

恐吓使孩子产生错误概念而不容忽视。在他眼中,狼、要饭的、公安局、大夫等概念都与恐惧相连,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纠正过来。

因此父母不能为图省事而胡乱吓唬孩子。

妈妈求求你了

教育学家克劳蒂娅认为:从小到大,我们大多数人生活在有连续性的家庭中,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会受到上一代的极大影响,往往将父母用于我们身上的一套,纹丝不动地用在我们的孩子身上,奖惩便是一项传统的工具。

先说惩。传统教育中讲究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已被现代文明和公众舆论所抛弃。国家法律也不允许父母再打骂孩子。

再说奖。现在家长一般用奖励的办法来教育孩子,为了让孩子安静一会儿,妈妈常说:别说话,一会儿给你买冰淇淋。这种方法也许当时有效,用多了就会失灵。

其实孩子不需要贿赂,不需要用交换的方式使自己变成一个好孩子。从本性上讲他们自己是要做好孩子的,孩子的好行为产生于他们自己的意愿。孩子只有在自觉的情况下,才能成为原则的遵守者。纪律约束应当建立在相互尊重及合作的基础上。如果他们知道大人是尊重他们的,他们就会接受大人的领导和指导。

最怕出现这样一种局面:奖励不管用,惩罚不能使。孩子识破了大人的一切动机,软硬不吃。家长恐怕就只好说:妈妈求你了!

但是就连这句话也不能说,因为说了这话就意味着家长缴械投降,孩子会从内心里更加蔑视你,纪律约束的基础就土崩瓦解了。

你滚吧,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父母教育失败,孩子离家出走的事件屡有发生。许多情况下,孩子是被家长的话逼出家门的。

冲突爆发时,家长与子女双方都摆出唇枪舌剑,互不相让。有些父母利用孩子依赖性强的特点,动辄就用抛开不管一类话来恐吓孩子,发泄自己对孩子的不满。不少任性要强的孩子,因为忍受不了父母的嘲弄逼迫而离家出走。

你滚吧,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父母说出这句最后通牒式的话来,想逼迫孩子就范。当然这话并不是当真的,只不过想以它来结束这场口舌之争。

但是孩子没法应对。他当然不想离家出走,可一旦就此低头,便会显出自己的软弱,难道就这样屈辱地留在家里?那还有什么自尊可言?

他当然要逞一回英雄。走就走!就这样真的离家出走了。

因此在任何情况下,父母都不应该用这句话来要挟子女,迫其改过。孩子有错,应该明确指出,即使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也应该让他感受到父母的慈爱和深情的关切,从而产生自强、自信、向上的力量。

否则,即使孩子一时屈服了,也于事无补。

1、揍死你2、他有个尿床的毛病3、你真笨4、他打了你,你怎么不去打他?5、妈妈求求你了6、你滚吧,想去哪里去哪里7、再哭,让狼把你叼走8、我没本事9、是爸爸好,还是妈妈好?为人父母,这些话您是常挂在嘴边吗?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与“常见的错误育儿用语”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常见的错误育儿用语”还看
当前幼儿国学教育争议有哪些?
给宝宝恰如其分的温暖拥抱
除了分数我们应让孩子拥有什么?
家教五大误区干扰孩子成才
小测试教你发现宝宝8大潜能
猜你喜欢
宝宝无聊的五种表现
男宝爱摸妈妈的咪咪怎办?
如何训练宝宝的主动创造意识
依恋:孩子心理发育的“营养剂”
如何和宝宝交心?
怎么办,我家宝宝怕理发
宝宝为啥常说别人听不懂的话
如何帮助发音不准的宝宝
如何帮助宝宝面对恐惧?
按摩有助控制孩子行为
宝宝哭时要不要去抱
妈妈如何跟幼儿交朋友
五招轻松训练宝宝的专注力
父母常“嗯啊”孩子学话快
过度的焦虑对宝宝影响深远
十二星座宝宝的性格抢先看
天热时分爬爬乐
宝宝的行为发展过程很神奇
近两成儿童有心理行为问题
正确看待两岁孩子的占有欲
孩子的情绪发展到较为复杂的情感
帮2岁宝宝建立正确的性别意识
独处,宝宝自我发展的好时机
投掷游戏改善宝宝怕生
宝宝独自玩耍好处多
16-18个月的宝宝爱观察
幼儿的语言学习从一岁开始
1岁孩子也能听懂妈妈的话
帮孩子合理宣泄情绪三方法
重新培养孩子的“认同感”
怎么让“小气”宝宝变大方?
宝宝为什么会怕“生”
14个月宝宝的情绪发展笔记
让宝宝不再和父母唱反调
三招让宝贝不怕生
女儿“叛逆期”爸妈各显神通
六招让宝宝不再“害羞”
假装游戏促进宝宝心灵发育
孩子粘人源于缺乏安全感
左撇子宝宝易出现心理问题
宝宝“反抗期”家长重引导
培养孩子“自助入睡”好习惯
教育孩子绝对不能用“吓唬”
说话晚的孩子智力有问题?
别让圣诞老人吓到孩子
培养宝宝独处的9个方法
宝宝为啥比同龄孩子说话晚?
孩子的重复罗嗦预示着什么?(图
儿化语不利于宝宝语言发展
帮助宝宝戒掉“手指棒棒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