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宝宝学习国学的兴趣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如何培养宝宝学习国学的兴趣

如何培养宝宝学习国学的兴趣

2015-12-10

导语:兴趣是靠培养的,没有哪个宝宝天生就喜欢认字、弹琴。现在,大多数爸爸妈妈小时候也没有读过这些国学经典,也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没有父母的以身作则,家中没有学习的榜样,宝宝自然兴趣也不大。如何培养宝宝学习国学的兴趣1

观点一:那些古文艰深难懂,别说宝宝,就连我们大人有时候都不明白,宝宝能理解吗?而且很多观念都已经过时了,这对他能有多大用处呢?

观点二:现在,宝宝不但要学绘画、钢琴,甚至还有英语,负担那么重,哪里还有时间再去学这些东西呢?

观点三:我平时有时候也给宝宝将一些《百家姓》、《千字文》,可是小家伙似乎没多大兴趣,我还应该继续教吗?

面对这些质疑,我认为这并非是国学本身的问题,而是家长本身对国学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或者是教育宝宝的方法出现了偏差。

首先,要以国学经典对宝宝进行启蒙教育,但要有选择地吸收。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能成为一个乖巧、懂事、有修养的人,与其天天教导孩子这个要这样做,那个不能那样做,重复唠叨引起孩子反感,还不如让孩子读一读教人出门在家、待人接物、求学做事的礼仪规范《弟子规》,俗话说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教孩子一事怎么做,还不如教孩子一世怎么处。有亲子共读的家庭,因为有了共同的行为准则作语言基础,亲子沟通也不容易出现问题。

再比如《三字经》,三字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孩子容易记住且有兴趣反复诵读,并能从中学到不少好品质,而且书中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道德等等,包罗万象,是历史、社会、人生的百科全书。

国学启蒙的发起者认为,儿童犹如一张白纸,处于生命中吸纳力与记忆力最强的阶段,而这一阶段的人文教育,将形成其一生为人处事的底色。值得注意的是,以国学经典对宝宝进行道德教育,要有选择地吸收。毕竟,数千年积淀形成的伦理道德体系中,也有一些不能与时俱进的内容,有鉴别地吸收,才能使宝宝得到更好的美德教育。

其次,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讲国学,并让他在特定的场景中理解国学。

在给宝宝讲解国学时,我们根据他的理解能力,解释的深度和广度也应不一样。比如凡是人,皆须爱,三岁孩子能明白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就够了;五六岁的孩子可以跟他讲懂得爱就是替他人着想;而十岁左右的孩子应明白尊重和理解一个人也是爱他的表现,爱不需要回报。

最重要的是,我们不应为了教国学而教,重要的是能在生活中切切实实地用国学规范宝宝的言行,或者说用国学里的格言指导我们做事。因此,让宝宝跟读、听爸爸妈妈讲解、背诵国学不是终极目的,关键是通过日常生活中具体的场景,让宝宝感同身受,理解其中的意思。

比如,当宝宝说话不算数时,就可以讲言必信,行必果。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宝宝原本答应妈妈的事,比如自己收拾玩具,或者看完一集动画片后不再看第二集,结果又反悔、耍赖。这时候妈妈可以用言必信,行必果(出自《论语》)来教育宝宝,意思是说话要讲信用,做事要果断。还有《弟子规》中的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意即凡是说出去的话,都要以诚信为先,欺骗蒙混或花言巧语是绝对不可以的。这些格言言简意赅,读来朗朗上口,宝宝在记诵的过程中能潜移默化地接纳它们、逐渐养成美德。等到宝宝六七岁时,再系统地教他们诵读《论语》、《千字文》等典籍。让孩子明白: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道德的根本,正如荀子所说:养心莫大于诚。

最后,没有宝宝天生就喜欢国学,兴趣是需要培养的。

有人说国学很枯燥,很难学,可是学刷牙、学如厕很枯燥,学英语、学弹琴也很枯燥,为什么宝宝也得学呢?为什么宝宝也能学会呢?

兴趣是靠培养的,没有哪个宝宝天生就喜欢认字、弹琴。现在,大多数爸爸妈妈小时候也没有读过这些国学经典,也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没有父母的以身作则,家中没有学习的榜样,宝宝自然兴趣也不大。如果父母能够静下心来,每天情感丰富、抑扬顿挫地读半个小时书,每次都叫宝宝一起来读,并配上古典音乐,虽然有些调皮的宝宝开始不配合,但是时间一长(父母一定要坚持,而且不能对宝宝发脾气),宝宝一定会开始愿意跟着读了,哪怕他只跟读5分钟、10分钟,家长也要给予适当的表扬、肯定,让他有成就感。平时,可以随身携带《笠翁对韵》、《唐诗三百首》等口袋书,在路上、在车里就可以给宝宝读,充分利用这些时间,让路上的时光也能进行国学教育。

如果宝宝对于诵读不感兴趣,家长还可以改变一下策略,将国学教育融入故事和游戏中,设计一些国学手指操、国学武功操;爸爸妈妈还可以表演一些国学故事情景剧,如孔融让梨、黄香温席,宝宝一定会兴趣大增,并迫不及待地要求加入。

如此,宝宝就被你慢慢地哄进了文化的海洋。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与“如何培养宝宝学习国学的兴趣”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如何培养宝宝学习国学的兴趣”还看
乳房的故事:一位85后超级奶爸
探索·解读:为孩子的创意解锁
乐活·视野:日本孩子10岁前一
探索·解读:孩子,我把作文变简
高温来袭避免宝宝中暑有绝招
猜你喜欢
宝宝怕生妈妈该如何应对
孩子不快乐,你能读懂吗?
父母不要忽视宝宝的自我和自尊
宝宝5大人际交往难题
3岁前宝宝必须纠正的性格
快速的时代,更需要“慢养”孩子
抓住儿童性教育的5个关键期
缺乏耐性孩子的特征
过分疼爱易引起宝宝心理障碍
宝宝缺少安全感有这些表现
宝宝的心理压力如何缓解
孩子害怕时家长怎么做
美国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
儿童孤独症早期识别
爱哭闹宝宝的心理解读
要孩子听话,请先处理好他的情绪
常挨打的孩子易心理变异
培养自控能力,不同年龄宝宝区别
美国人是怎么带孩子的?
孩子的喜怒哀乐,家长你读懂了吗
“恋物症”不能说断就断
用心感受孩子的内心世界
如何让胆小的儿子变胆大?
妈妈太强势,影响孩子性别取向!
揭秘:宝宝爱打人的3大根源
母爱可改变婴儿的性格和心理
怎样防止孩子产生过分依恋?
六招帮增强孩子自信心
婴幼儿也会精神抑郁
尊重宝宝创造的童话世界
哪些声音给会给婴儿安全感
发展儿童同情心
夸奖是提升孩子自信的良言
莫忽视孩子的成长烦恼
幼儿时期的6个情感需要
顺应婴幼儿从依恋到独立的规律
孩子欺软怕硬怎么办
家教过严孩子易患强迫症
3种行为危害儿童心理发育
培养儿童心理健康,应注意十点
父母怎样调教个性软弱的孩子?
依恋行为有利孩子心理健康
如何让宝宝学会“不认生”
给孩子添点耐性
告诉你孩子的七个底线
孩子哭闹到底该不该抱?
宝宝的阅读习惯从可以竖起头起
让爱从小充满孩子的心灵
怎样教会孩子善解人意
做好六件事改善宝宝害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