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灌注爱的土壤 培养宝宝好人格
2015-12-10
现在由于3C产品及各方资讯过度泛滥,许多父母亲会一步步照着书本、网路资料来养育宝宝,却忽略了自然地与孩子面对面沟通、玩乐才是最真实的互动方式,且相较于传统社会的爸妈,现代父母也会受到这些新潮产品的影响,缩短许多陪伴孩子的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宝宝的人格、情绪发展,将可能会出现缺陷。
孩子的心理发展历程
马偕纪念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主治医师臧汝芬表示,在孩子的一生当中,6岁以前是最需要父母陪伴与关怀的阶段,这个阶段可称为「爱的根基发展」,若父母给予足够关爱,便能奠定宝宝的安全感基础;
到了小学和国中阶段,孩子会不断尝试把自己和外在事物进行比较、模仿,若父母没有提供正确的言行模范,甚至灌输不正确的价值观或指示,将会长远影响孩子往后的行为表现和情绪表达。
成长至高中、大学阶段时,孩子已渐渐迈向成人的道路,此时情绪发展趋于稳定,个性大致上也塑形完成,可从孩子的行为、判断、思想、情绪来观察出父母亲一直以来给予孩子的价值观,或是反映出父母亲曾在孩子面前表现的言行举止。、
因此,臧汝芬医师强调,父母的身教非常重要,想要教出品行兼优的宝宝,家长首先一定要先自律。
别让宝宝制约父母
如果父母亲在忙碌之余,不肯多花一些时间陪伴宝宝,只愿意花几秒钟对他说我爱你,你今天也表现得好棒,等到孩子已开始拥有自我感情和判断力时,会被家长若即若离的态度所混淆,某些行为上可能就会出现矛盾,并开始懂得如何制约父母,达到自己的目的。
臧汝芬医师举例说明:有些爸爸在外工作繁忙,认为自己在家中扮演的角色为经济支柱,加上亚洲地区的男性大多有大男人主义,认为照顾宝宝、呵护孩子的情绪交由母亲执行即可,所以回到家之后,很少陪伴宝宝,也不懂得如何回应孩子的生理及心理需求。因此,有部份的爸爸基于亏欠心态,就会比妈咪更容易答应孩子无理的要求,当孩子无法从妈咪身上得到的东西,就会转而向爸爸要求;另一种可能的情形则是爸爸认为平常自己不太参与管教,一管教起来便特别严格,以致于孩子无法顺利与父亲沟通,变得特别喜欢对母亲撒娇,但正确的情形应该是当宝宝有问题时,他会愿意与父母两方进行沟通,若提出无理要求时,父母也必须保持同一个立场,同时拒绝他,才不会让宝宝轻易制约爸妈,所以父母双方平时都需花时间陪伴孩子。
父母互动也会产生深远影响
几十年来,许多研究报告指出,父母亲的婚姻关系若不和谐,孩子的行为和情绪将会出现偏差,所以父母之间的互动,在不知不觉中都会对孩子直接造成影响。
臧汝芬医师表示,在宝宝6岁以前,父母亲如果常常在他的面前处理纷争,或是出现不同的管教标准,导致双方对峙,宝宝虽然还不会用言语表现出自己的想法,但心里其实都会感到不舒服,可能会让他认为自己在家庭中是多余的成员,甚至逐渐认同「争吵、暴力是被允许的行为」,这些因素对孩子来说都是阻碍人格正常发展的阻力,所以父母一定要在私底下彼此沟通价值观、调整管教态度,并约定好在「快要出现纷争的时候,一定要离开宝宝的视线」,以免孩子有样学样,导致他们往后使用不正当的方式来宣泄压力。
上一篇:家庭教育中需注意的“三应三忌”
下一篇:从AA制看中西方教育:没有人替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