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岚:唯有“爱”与“陪伴”,换来惊喜和感动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石岚:唯有“爱”与“陪伴”,换来惊喜和感动

石岚:唯有“爱”与“陪伴”,换来惊喜和感动

2015-12-10

导语:石岚就职于上海东方电影频道,是一个较晚育的妈妈,有一个9岁大的帅气儿子。石岚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视家庭的高层妈妈,常常强调自己与其说是教育者,不如说是受教育者,与儿子轻松的相处方式,也是不少妈妈特别羡慕的,这其中少不了陪伴与沟通的身影。注重妈妈与宝宝的交流,强调与宝宝一起成长,倡导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石岚最赞同的教育理念,这也是美素佳儿的品牌理念,为了能够让儿子成为一个乐观的小男子汉,石岚将自己的教育理念总结为爱与陪伴,在母亲节之际,分享给我们她的幸福育儿故事。

石岚:唯有“爱”与“陪伴”,换来惊喜和感动1

陪伴,是获得幸福的过程

石岚的工作与艺术相关,身上更多了些感性的因素。过去的18年,她的职业都没有改变过,工龄上算是个老电视工作者。石岚很爱电视,也关注电影,常常跟着电视、电影中的人物一起感受故事情节,而作为妈妈,她在陪伴儿子成长的过程中,也感受着彼此成长带来的幸福感。

我是一个较晚育的妈妈,孩子今年9岁,家庭是我生活中极其重要的部分,观察一个孩子的长大过程,犹如观察自己的重生一般奇妙。与其说我是教育者,不如说是受教育者。石岚这样说。

作为高层管理者,石岚的事业却是在生完孩子以后昂扬上升,这反而让她在陪伴孩子的道路上,一开始就觉得艰难无比。

生孩子的时候还没有做到企业管理者岗位,和很多职业妈妈一样,完成哺乳期后就重新投入工作。电视工作者的忙碌是世人皆知的,我们经常加班、通宵工作,连续出差,顾不上家里。说不两难是假的,尤其是在孩子上学后的日子,工作时间和他的作息时间刚好交错,最长有一周半没有看到过醒着的孩子,想起来就很心痛,压力大时还会偷偷流泪,觉得放弃陪伴孩子成长的代价太大。

陪伴,其实在石岚的眼中,本身就是自己和孩子获得幸福感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当大量工作来袭时,她更希望自己能够两面兼顾,不让自己成为孩子成长世界中缺失的角色。

婴儿期还好,对孩子的喂养工作还是以喂为主。周末的时候除了每天3顿的奶之外,我会绞尽脑汁给他做辅食,尽量让他吃的营养全面、花样多一些。毕竟在工作日,老人帮着看孩子已属不易,也根本没有时间再多花心思给孩子更新辅食的品种。等到他快2岁的时候,每天晚上睡前的讲故事时间,是我和孩子真正能够零距离相处沟通的时间。说起来也奇怪,小孩特别喜欢重复的听一个故事。我记得,讲三只小猪的时候,我会随意的发挥,但他都能记得,当我讲到大灰狼出现时,他都会说出大灰狼接下来要说的话。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家就养成了讲睡前故事的习惯,即便我加班工作不在家,也会打电话和孩子说一声,晚上的睡前故事换别人给他讲。

(石岚的儿子小时候)

陪伴,是更多沟通与宽容的过程

其实育儿和工作是有互通性的。工作中需要带团队,虽然后辈们不是孩子了,但存在于带领者和跟随者之间的这种关系,和母子关系有相似之处。我是一个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的人,从小父母就是这么把我教育大的,但是在工作和育儿的过程中,我越来越体会到宽容的好处,在他还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喂养都会觉得很累,就还达不到培育的层面,但其实很快就可以发现,这个小家伙即使不会说话,也是可以和你沟通的,你对他笑,他就似乎真的感受到你的心情,也会跟着你一起笑。其实我一直认为宽容可以给跟随者以信心,给孩子以鼓励,最重要的,你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他们所得到的经验、教训,会比不听我的你会出错这样的保护主义预警来得更有益。

就像石岚说的那样,当我们尝试与孩子沟通时,陪伴的过程其实就已经开始了,无论他是在牙牙学语,还是古灵精怪的时期,他都会以自己的方式回应你,而这个回应的过程也改变了我们。

之前我工作团队的年轻人开始集体叫我石妈,除了是一种比领导更亲昵的称呼外,我相信我带队的理念中,那种多多少少的母性光辉,也感染到了大家。石岚这样说。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与“石岚:唯有“爱”与“陪伴”,换来惊喜和感动”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石岚:唯有“爱”与“陪伴”,换来惊喜和感动”还看
当前幼儿国学教育争议有哪些?
给宝宝恰如其分的温暖拥抱
除了分数我们应让孩子拥有什么?
家教五大误区干扰孩子成才
小测试教你发现宝宝8大潜能
猜你喜欢
懒妈妈的三大育儿法宝
4大伤害别强迫孩子"分享"
妈妈如何读懂宝宝的手语?
"拯救男孩"更要拯救教育
父母必知:亲子交流禁语
当妈偷看我日记时……
"恐吓"会抹杀BB的快乐天性
八招教孩子提高防范意识
2010年教子话题5宗“最”
家长应成为早教中的主导
尹建莉:由药家鑫案看家庭教育
小心!这些话很伤害你宝宝
爸妈是宝宝“生”出来的
家长炮制早教支出省钱秘笈
爸爸怎样做孩子最好的玩伴
抓住BB"天性"教育事半功倍
宝宝春季出游安全8大注意
称赞就是"青霉素"忌滥用
八大箴言教你跳出教子怪圈
提高孩子学习效率的5技巧
宝宝学做人永远比成才重要
从出生开始养育快乐宝宝
如何改变宝宝的胆怯心理
真正母爱是放下自己爱孩子
最困扰父母的10大早教难题
夸奖宝宝绝对避免的三误区
对宝宝进行成功"天才"教育
父母对孩子的爱竟是陷阱?
"冷暴力"家庭容易生弱智儿
5个高招解决老人带BB问题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六件礼物
母亲应给宝宝的“六大教育”
学会说"反话",孩子很听话
让你的孩子学会自己花钱!
因材施教英语不好也能教BB
怎么样帮宝宝克服夜间惊恐
不要让孩子成为“两面派”
8个关键问题决定宝宝一生
别让竞争教育伤害孩子
警惕5大"育儿真理"伤宝宝
从日本地震看日本防震教育
聪明父母绝不能犯五大禁忌
80后悄然流行"拼养"孩子
育儿成本都是“冤枉钱”吗
外国趣味早教大盘点
春节拜年这样教BB不失礼!
亲子8招让孩子倾吐心声
美丽烦恼:BB相貌该不该夸
宝宝成长最需要的7个教育
家庭体育锻炼的三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