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逆反”宝宝勿入5误区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教育“逆反”宝宝勿入5误区

教育“逆反”宝宝勿入5误区

2015-12-10

许多爸爸妈妈都感觉到孩子在1岁多以后,开始不太听话,有的爱发脾气,有的倔强,不知如何应对。

贾秀兰老师作为前北京总后五一幼儿园园长,多年从事幼教工作,对幼儿成长、教育具有详实的第一手经验和资料。针对目前人们普遍重视3岁以前对幼儿的教育,她在参加老教授协会学前教育研究所的研究工作外,对自己2岁半的小孙女进行了长期细致的观察和教育指导。许多爸爸妈妈都感觉到孩子在1岁多以后,开始不太听话,有的爱发脾气,有的倔强,不知如何应对。那么,贾老师的小孙女在生活中也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吗?作为一位早教专家,她道出了许多年轻父母因不了解孩子这个时期的心理特点而出现的教育指导上的误区。

误区一:说话不注意小节

孩子会说话以后,成人一些无意识的话语或开玩笑,可能对孩子形成误导。

西西(贾老师的孙女)2岁时的一个周末,跟爸爸一起回自己家,西西想要吃糖,就说:爸爸我想要一块糖。爸爸担心吃糖太多不利孩子的牙齿健康,就说:没有了。西西不死心,说:我估计还有。按理说,2岁孩子能说出像估计这样的词语,父母应该鼓励孩子表达意愿,但西西爸爸却未意识到自己是在与一个正处于语言和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孩子讲话,说了一句:你估计个屎!这一句话深深地印在了孩子的脑海里。直到现在孩子快3岁了,当别人说到估计这个词,她还不能接受。前两天妈妈、姥爷和姥姥要带西西去游乐场玩,过去了几辆公交车,人都很多,妈妈说:我估计一会儿就能再来一辆。西西听了,说:你估计个屎。可见,虽然时间过了快一年了,爸爸一句不经意的话仍然在孩子脑海里留着深刻的印记,每到别人说起估计,西西就要带出估计个屎,后来姥姥和她商量,一致认为那样说太难听,大家用觉得、认为来取代估计了。

所以,家庭成员在和孩子说话时,一定要注意使用正确礼貌的用语,不然孩子马上就学上口了,成人自己还未意识到孩子从哪里学来的,怎么变成这样了。

误区二:限制孩子的探索

反抗期是孩子心理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了解这个道理,就不会认为孩子是淘气、调皮。1。5~3岁是孩子独立意识十分强烈的一个阶段,父母要明白这一点,不应过多强调要孩子听话。孩子不听话时,有的父母就用暴力恐吓,把孩子的自我意识强行压制回去了,这对孩子的发展是不利的。

以玩玩具为例,我国由于多年来经济不发达,一个玩具常常是老大玩了老二玩,老二玩了老三再接着玩,对玩具十分爱惜,不能破坏。在美国,一次教育专家讲座中谈到玩具时,指出他们的父母如果看到孩子对买回家的玩具小汽车如果三天还不动手拆拆装装,就会着急了,认为孩子不懂得探索。西西在家也喜欢拆自己的玩具。刚开始,遭到爸爸妈妈的反对,觉得孩子把好好的一辆警车的警灯给扭坏了。后来,在大人耐心询问下,西西说:我想看看它为什么一打开就转,就亮。姥爷给孩子解释了,这是因为警车下面有电池,电线把电传到了警灯上,一打开开关,警灯就亮了。从那以后,大家理解了西西的想法。当然,成人也不鼓励孩子无谓地破坏玩具,而是了解孩子对新事物有探索的愿望时,在大人的协助下,拆装玩具。这样即避免了对物品的损坏,同时又照顾了孩子好奇、探索的自我意识。孩子愉快,家里人也放心。

误区三:称孩子说瞎话

孩子到了2、3岁时,当自己的意愿与父母的要求不一致时,会说一些与事实不相符的话,这时成人会以为孩子是说瞎话。其实,这是孩子主观意愿的一种表达,不是存心说瞎话。

在非典时期,回到家以后,人人都要洗手,换家居服。2岁多的西西也严格遵守这些卫生纪律,还时时提醒大人要这样做。也许因为天天这样都做,时间长了,孩子也有想违规的时候。有一天,妈妈领西西进了姥姥家的门后,西西说:姥姥你看,我在外面玩儿的时候,哪儿都没摸。妈妈一听急了,觉得孩子整个儿在说瞎话,就质问西西:你再说哪儿都没摸!西西也不示弱,说:就是哪儿都没摸!一看母女俩要起争执,姥姥接过话茬,让西西好好想一想。西西想了想说:我是有一天哪儿都没摸,那是昨天和姥姥在外面散步,天下雨了,我和门口的贾奶奶问了好,就回来了。我这次和妈妈出去呀,天没下雨我还是去洗手去吧,跟妈妈出去我摸外面的滑梯了,我记错了。在经过了一翻回忆之后,西西修正了自己的论断,主动去洗手了。

可见,孩子在回忆表达时,会有记忆错位或以主观愿望代替事实的现象。父母不要一下断定孩子说瞎话,可以让孩子再想一想,或提供一些回忆线索,这样孩子就能逐渐辨明真相,避免和父母起争执。同时,这样也有利于保护孩子用语言表达的愿望。

误区四:单调重复的识字、识数

当孩子表现出对周围环境的浓厚兴趣和学习的能力后,许多爸爸妈妈都热衷于教孩子识字或识数。然而,并不是每位父母都是天生的好老师,有的爸爸妈妈也许采用的方式方法过于简单,孩子不太感兴趣,就认为孩子是不是注意力不集中,不听话。其实,孩子更重要的是在玩中学,在主动意愿下学习。

西西在家也受到识字的早期启蒙,家里的阿姨为了吸引西西识字的兴趣,告诉她:把这些字念出来,就给你苹果吃。西西认了不一会儿,就烦了,可阿姨却不想放弃,依然用食物为奖励。西西这时就不吃这一套了,哭起来。姥姥一问之下,知道西西是想玩一会儿汽车。于是让西西和阿姨商量,先玩儿一下汽车,再看识字卡片。经过重新安排,孩子学习的兴趣比以前提高了,哭闹也少了。因此,热衷于让孩子学习的父母应该注意方式和方法,发挥孩子的主动意愿,灵活安排孩子的学习、游戏,以达到良好效果。

误区五:强调孩子的弱点

孩子在2岁时会说话了,欢欣鼓舞的爸爸妈妈都希望孩子礼貌大方,对人热情。但孩子有时偏不给面子,就是不愿意跟人打招呼。这时,成人会说:这孩子怎么不爱叫人。而且可能反复在孩子面前指出他这样那样的弱点。

西西有一段时间,也是出门后,不理睬人,不喜欢和人打招呼。家里人都有些急了,这可怎么办呢?姥姥看了,先给西西讲了一个《小帽与小狗》的礼貌待人故事,鼓励西西学习故事中讲礼貌的小花猫。然后和家里人打好招呼,不要总提西西见人不叫,没礼貌的事,减小孩子的心理压力。这样,西西渐渐地由原来因害怕叫人拒绝出门玩耍,变为主动要求出门,见到楼里熟悉的奶奶也主动打招呼了。

因此,在孩子出现一些弱点时,父母不要因为着急而反复念叨,强化孩子的弱点。那样,只能使孩子产生抵触心理,形成较大心理压力。可以淡化处理,孩子慢慢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总之,孩子从1岁半到3岁期间,由于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对成人的建议和指令会有不听从,固执或不听吩咐的现象,心理学家称之为反抗期。作为成人,要认识到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正常现象。在面对孩子出现的一些反抗行为时,注意以平常心对待,不大惊小怪,不过多限制孩子,适当提合理要求,孩子的自我见解会逐渐萌芽,形成独立自主的个性。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与“教育“逆反”宝宝勿入5误区”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教育“逆反”宝宝勿入5误区”还看
给宝宝选早教三步就搞定
盘点早教主流理念
国外早教理念的启发侃侃国外的早
伏明霞:别错过0-3岁最佳早教
教育孩子的先决条件:控制情绪
猜你喜欢
良好的亲子教育必备八大智慧
好爸爸是怎样炼成的?
如何有计划地培养自己的孩子
留洋博士的亲子手记
家长是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富三代”亲子策略
糊涂新妈N种错误“喂养术”
给孩子反复听一些优美的诗句
好父母的九大“岗位职责”
孩子犯错是否真有必要惩罚
亲子关系类型影响孩子个性
婆媳育儿需要“斗法”吗?
日本男人也当“育儿爸爸”
“一掷千金”式育儿观念大PK
和你的孩子再长大一次吧
幼儿家居安全8大防护措施
让其被心底深处所吸收
亲密育儿妈妈三大“阵营”
法国妈妈的智慧育儿诀窍
婴儿长牙期间各类问题详解
别总问孩子爸爸好还是妈妈好
教育女孩子这几种方法不可取
必须向孩子表示自己的同情
尊重应是关心孩子的前提
宝宝成长过程中育儿要注意几点
美国儿科专家传授8个育儿技巧
美国家长教育孩子的十大原则
幼儿教育并非特殊教育
孩子脑袋大小跟智商有关吗
10大美女主播“另类”育儿经
家庭教育被忽略的8个大于号
粗线条妈妈育儿诀:不刻意
最搞怪星妈小S“骗子”育儿术
好的家庭教育浓缩成五句话
“拼养”,和平相处才开心
英国孩子不“坏”爸妈不爱
孩子成长别期望“种瓜得瓜”
幼教也“占坑”孩子养不起
“焦虑时代”做自信父母
非语言沟通的影响力胜过语言
英国教给孩子10句保命金言
培养宝宝的自然观察智能
优秀妈妈的45条育儿经验
公益——随时、随心、随地
七种教育会毁掉女孩的未来
婴儿长牙过慢4大原因
别做孩子的上司或奴仆
教育孩子不能随便“吓唬”
儿童家具新国标,你知道吗?
乌克兰父母“粗心”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