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7个“底线”雷区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孩子的7个“底线”雷区

孩子的7个“底线”雷区

2015-12-10

老话常说:骂人不揭短。在行事风格上,成年人早已熟悉这样的一套不成文的“潜规则”——那就是不要触碰他人的底线和短处。其实,何止成年人有底线,孩子同样也有自己的“底线”!做个合格父母,就请别进雷区!

底线一:某些丢人的毛病

某些“丢人的毛病”幼儿往往对诸如尿床之类的“毛病”十分敏感,因为他们觉得这些缺陷会使自己在同伴面前“丢面子”。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园教师,都不应在小伙伴们面前提及,更不宜嘲笑、挖苦。

底线二:某些心理疾患

对于自己正罹患或曾经罹患过的诸如孤独症、抑郁症、多动症等与心理有关的疾患,幼儿往往更为敏感。如果大人们经常挂在嘴边,自然不利于疾病康复。即便疾病已痊愈,当着孩子的面常常提及也等于是“揭短”,同样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底线三:曾经的过失

一些在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的“曾经的过失”,也会使得某些孩子长期耿耿于怀,只要有人提起,他们便会有“被揭伤疤”之痛。这些“曾经的过失”可能包括:某次游戏得了最后一名,某次表演砸了锅,某次郊游出了洋相,甚至小时候爱哭等等。

底线四:被体罚的经历

被打、被骂、被罚站等体罚往往是孩子“没齿难忘”的痛苦经历,因为不仅皮肉受了苦,心灵也可能受到创伤。即使孩子目前已很少遭到体罚,但在旁人面前频频提及过去的“受辱史”,仍然会使他陷入极度尴尬之中难以自拔。

底线五:身体缺陷

如平足、色盲、矮小、过胖、过瘦、眼小、脸丑等生理或身体上的缺陷,尽管是“明摆”着的,但如果大人时不时提及也会使孩子失意。即便说的是很久之前的事,如出生时瘦得皮包骨或样子像难看的“小老头”,也会让孩子不快。

底线六:独处的小天地

幼儿往往十分看重自己独处的小天地,并将其视为自己的“私人领地”。如果家长经常未经孩子同意在其“领地”里“检查”一番,在孩子看来也是对自己“隐私”的公然侵犯。

底线七:保存的“私房钱”

尽管幼儿并不爱钱,也不懂得理财,但如果家长经常对孩子保存的“私房钱”做“结算”,甚至占为己有,孩子也会感到自己的隐私没有受到大人的尊重和保护。

加拿大人普遍认为,尊重和保护幼儿的“隐私”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尊重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日常生活中,大人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都须经过大脑“过滤”,切莫在信口开河中无意间就“揭”了孩子的“隐私”,使得孩子自尊大失,从而对他的心理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与“孩子的7个“底线”雷区”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孩子的7个“底线”雷区”还看
母亲逼4岁女儿每天拿刀做菜原因
儿童多动症的饮食调整
幼儿园宝宝冬季穿衣指南
这10个问题,一定要考考孩子!
怎样开启孩子的自闭心扉
猜你喜欢
好胜宝贝也能输得起!
老人带孩子溺爱也是害
中西教育目的有何不同?
宝宝节后怎样恢复精神状态
李嘉诚教子做成功的人
八种做法会让孩子成绩差
表扬BB需掌握四大技巧
爸妈太溺爱,孩子易低能
怎样面对BB圈里的攀比现象
母体环境可改变BB性格
"另类虎妈"造就华裔"神童"
五岁孩子要iPad嫌妈穷
孩子在不同年龄的心理变化
"隐性单亲家庭"伤宝宝
别让孩子产生过度依赖行为
头等大事:请个好保姆
毁掉孩子一生的N种烂教育
假期孩子如何过最划算
平等沟通:现代家教之本
教育孩子要避免的7个禁语
《妈妈,请这样爱我》连载
怎样防止孩子产生过分依恋
教育BB哪些话不能说?
爸爸越参与育儿宝宝越聪明
单亲妈加班让儿能多吃粽子
爸爸独特的6个育儿妙招
老人带孩子究竟哪儿不好
单亲家庭的5大早教策略
苏洵教子有方
浪费时间对孩子有益?
10种宝宝必学的生活技能
妈妈误区让儿子变懦弱
咋判断幼儿是否有自卑心理
从小缺乏母爱BB很可怜
"在家上学"是富人的传奇?
儿童教育怎样去规划和规定
这些孩子是不能打的
法国妈妈如何让BB安睡
学会巧妙调教省去早教费
管理压岁钱培养BB财商
父母,怎么让孩子读懂你?
不给孩子安全感孩子才粘人
艺术教给孩子为人之道
2岁前满足孩子对亲人依恋
信任宝宝才能有效沟通
春节后让闹宝宝变回乖宝宝
亲子互动开心游玩小宝典
单亲家庭教育小心3个误区
不愿上学或是分离性焦虑
美国"虎妈"教育方式大转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