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孩子们之间的矛盾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如何处理孩子们之间的矛盾

如何处理孩子们之间的矛盾

2015-12-10

通常爸妈采取两种比较极端的方法来对应宝宝间的矛盾,一种是极端护着自家宝宝,另一种是极力要求自家宝宝谦让。这两种方法的结果基本上就是造成一方宝宝大哭大闹,然后爸妈为了安抚哭闹的宝宝,许诺很多不该答应宝宝的事情。

做一个有办法的妈妈

自家宝宝与小伙伴发生矛盾,爸妈最好先旁观,让他们自己处理,当矛盾升级到宝宝自己无法解决向爸妈寻求帮助的时候再出手。

此时,一边倒的处理方式是不足取的,“和事佬”应该采取一个中立的解决方案,让两方的宝宝都满意,接下来,我们就举个例子吧。

一家快餐餐厅里,3岁的冬冬和28个月大的妮妮在争抢一辆购物手推车。推车是冬冬和妈妈刚在大卖场里买下的,在餐厅就餐时,被妮妮看中了就推去玩。当妮妮把车推到冬冬可以容忍的范围之外时,冬冬便上前试途要回车子。他并没有开口,只是伸手来拉车子;而妮妮似乎还不太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于是抓住车子不放手。妮妮的外婆立刻出面呵斥她:“怎么这样霸道?小哥哥要拿回去,赶快放手!”妮妮显然不愿意就此放弃,对外婆的话充耳不闻,两个宝宝就僵持不下,一辆小推车在他们俩中间移来移去。

冬冬的妈妈请妮妮的外婆退下来,留空间给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僵局持续了大约5分钟,冬冬向妈妈求助:“妈妈,我要回家。”妈妈微笑着上前,给两个宝宝提了一个建议:让妮妮送送小哥哥,俩人一起把车推到餐厅大门外,然后告别。

皆大欢喜的结局

两个宝宝都表示同意,齐心协力把小车推到餐厅门外。走出餐厅几步,妮妮便自动松开了手,冬冬大大方方地对她说“再见”,就推着小车跟妈妈一起回家了。妮妮的外婆点头称赞:“还是这位妈妈有办法。”冬冬对妈妈的做法很满意,承认自己原先只想凭自己的力量来抢夺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从而对妈妈更信任了。这样的结局可谓是皆大欢喜,既让两个宝宝都开心,又没给对方的家长增添麻烦,自己也能顺利从矛盾里走出来。

说什么也不放手

每个宝宝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都是不愿轻意放弃的,宝宝对自己物品的扞卫也是执着的。如果家长采用强制手段迫使他放弃,宝宝根本不明白“谦让”的道理,只会觉得委屈而大哭。

妈妈我要回家

宝宝求助的信号很奇妙,他并没有提出要妈妈帮他夺回车子,而是婉转地要求回家。其实他给出的信号是要妈妈来帮他结束这场争执,因为他觉得自己凭借蛮力硬抢不能奏效。如果爸妈立刻出手帮宝宝抢回物品,往往违背宝宝的初衷,而且给小朋友的爸妈留下一个很不友善的印象。

送送小哥哥

冬冬妈妈的做法非常正确,她很巧妙地给出一个中立的建议,让宝宝们一同推这辆车,并且给出一个距离限定。这个中立的建议得到了矛盾双方的认可,给两个宝宝一个台阶下台。于是,本来相反方向用力的两个宝宝,朝同一方向使力。妮妮达到了推一会儿车的目的,冬冬也如愿很快地拿回了车子。

宝宝自得其乐,爸妈不要搅局

有时候宝宝间未必有多大的矛盾,反而爸妈的不正确介入使矛盾由小变大。比如在玩具柜台开电动车,一个宝宝坐在车上开,另一个宝宝自愿去推他。

坐在车上的开心得很,后面推车的也自得其乐,两个都很享受这个过程。而推车宝宝的爸妈却会认为自己的宝宝吃了亏,而坐在车上宝宝的爸妈也担心这样算是“欺负”了同伴。于是两边的爸妈都出面让这种游戏快点结束,其实是搅了宝宝的局呢。

同伴交往对宝宝身心发展很重要,家里人的行为对宝宝的人际交往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要做好社交的示范表率以外,有些行为也要避免哦。

宝宝会采用的交往方式和爸妈的言传身教不无关系,怎么样才能让宝宝受欢迎呢?这就要爸妈平时多多示范交往的技巧,教宝宝使用礼貌用语,教宝宝友爱同伴,多多分享,更重要的是要放手让宝宝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演练,学会自己解决交往中发生的问题。

这样做不利于宝宝发展同伴交往

和同伴的交往必须要在实践中才能发展起来,与其他宝宝之间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要慢慢让宝宝学会自己处理。包办代劳,事事为宝宝出头,是不可能让宝宝学到交往技能的哦。

不想让宝宝吃亏,于是教宝宝怎么霸道,暂时是不吃亏了,可长久以往只会让宝宝陷入被其他宝宝 “孤立”的境地,得不到来自其他宝宝的友爱之情,生活在自己封闭的小环境里,性格只会变孤僻哦。

因为玩玩具发生“争议”,对方爷爷竟然过来推了宝宝一把。

带宝宝去公园时,碰到一位爷爷也带孙子在玩。他要玩我家宝宝的玩具,宝宝很大方就给了他。宝宝也想玩他的玩具,可他不给,宝宝就“抢”了,两个小孩就抱在一起打。没想到对方爷爷马上就跑过来帮忙了,宝宝被爷爷推得摔了一大跤,这个爷爷还骂我家宝宝,说她没教养。我家宝宝倒还摔得很开心,还以为是在玩呢。

没有危险的话,请让宝宝自己处理

作为家长总担心自家宝宝受欺负,殊不知对于口头表达能力还比较差的小宝宝来说,相互间的肢体语言正是他们的交流方法呢。除非会发生危险,大人最好不要干涉,这本来就是两个宝宝间的游戏,要让宝宝自己进行“交流”。如果事事都要插手并不利于宝宝社交能力的发展,让宝宝变得依赖,到很大了也不会自己处理和同伴之间的交往问题,这会影响宝宝自信心的建立。

对方妈妈竟然帮自家宝宝抢我家宝宝正在玩的东西

很多小朋友在儿童乐园里玩,我就在很远的地方看宝宝怎么玩,结果就有一个妈妈看到我家宝宝小,似乎又没人管着,就抢她玩的,给自己的宝宝玩。我家宝宝就自己玩别的去了。

看到一些妈妈,明明自家宝宝做得不对,欺负其他宝宝,也不进行批评,根本无动于衷。宝宝不小心被别人碰了一下,妈妈就说是别人故意碰的,大呼小叫的,这样霸道,宝宝会有样学样,根本不能学会宽容别人。

从长远看“霸道”宝宝吃亏更大

如果宝宝受到欺负,教宝宝忍让、不用理睬,这一来可以躲开“小霸王”避免受到伤害,二来也可以培养宝宝谦让、宽容的品质。大一点的宝宝,要教他为自己据理力争,一味退缩也对宝宝健康成长不利,变得胆小怕事。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教宝宝告诉对方宝宝“我正在玩,玩好我给你玩,好不好?”或者“这次我让你。但你这样做是不对的,玩游戏应该要排队的。”听到宝宝说这样的话对方妈妈也会脸红吧。培养一个“小霸王”虽然占了眼前的便宜,从长远看是很不利的,宝宝只会越来越自私,并且走到哪里都不受欢迎,待在一个被其他小朋友孤立的环境中也是很痛苦的。

过分维护甚至包庇自家宝宝,认为宝宝天下无双,对其他人出言不逊。

我家爷爷就是的,老是说人家小孩难看,我家宝宝最好看最白。有次宝宝生病了,他就说宝宝不生病, 让其他小朋友生病去。有次搞六一活动,宝宝爬得老高,另一个同学要跟她学,我就说了一句,当心摔跤。人家外婆就不乐意了:“就你家孩子行,我家孩子爬就会摔倒。”

我家外婆也很虚荣的,老是要宝宝在其他人面前“表演”念诗什么的,我觉得这样会让宝宝有压力的,万一背不出怎么办,以后也不愿学了。

唯我独尊,只会让宝宝不合群。

家长自视甚高,宝宝自然也目空一切,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无法对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没有是非观念,也看不到别人的优点,无法和其他宝宝合作,不仅不会懂得如何关爱他人,更谈不上尊重别人、帮助别人了。久而久之,宝宝不但就会觉得自己比其他小朋友优越,其他宝宝也不会喜欢跟他玩,最终导致宝宝不合群、性格孤僻。另外,家人太过宠爱也会让宝宝有压力,害怕达不到家人期望而变得患得患失,畏首畏尾。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与“如何处理孩子们之间的矛盾”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如何处理孩子们之间的矛盾”还看
溺爱在中国流行的三大原因
如何建立安全的依恋感?
父母看孩子日记的后果
父亲在训导中的角色
女人"好色"源于童年缺父爱
猜你喜欢
教孩子,尊重7大底线
爱的“反话”让孩子很困惑
美国幼儿的素质教育
人生处处是起跑线
过度关心让孩子不会动脑筋
美教授设恐怖实验室研究儿童恐惧
7种不良家教父母一定要避免
孩子学习能力发展的顺序
学会分享也是一种能力
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谁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
让宝宝学会正确的归因方式
如何让新生儿“乐”起来
你是强势的家长吗?
宝宝的数学能力发展游戏
妈妈你知道我的潜能有多大吗?
教育孩子三心不可有
体商的重要性
千万别伤害孩子的阅读兴趣
外国父母追捧的中国式早教
不要扼杀宝宝说话的欲望
14个行为扼杀宝宝创造力
三岁小孩出国读书靠谱吗?
关于早期阅读,园长答疑时间
抱有这4种早教心态的父母必败!
早教就是“早早教”?
老外竟用婴儿治疗校园暴力
孩子漂亮到底该不该夸?
聪明妈妈要学会让孩子自己学习
早教视频有碍幼儿语言发展
欧盟禁儿童吹气球惹争议
毁掉宝宝一生的三大邪恶早教
如何开拓孩子的才智
孩子总失望你是哪种跑题妈妈
不到3岁,别让孩子看电视
孩子跟谁学会了说谎?
虎妈狼爸教育方式不科学
莫让你的口头禅毁掉宝宝自信力
如何建立三岁宝宝的责任感
新手爸妈育儿常犯10个错
加拿大父母:让孩子自己选择性别
聪明应对宝宝的“多话时节”
强迫孩子听话的恶果:撒谎
孩子不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工具
“可怕”的两岁儿!
硅谷精英子女上“原始”学校
影响儿童智力发育9个变量
合作的孩子,更乐于分享
“穷养”孩子的标准是什么
教育孩子最不该犯的7个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