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成了父母床上第三者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当孩子成了父母床上第三者

当孩子成了父母床上第三者

2015-12-10

如果你的孩子夜里要求跟你一起睡,你该怎么办?教育界权威对这个问题的态度很坚决:不允许!

而医学科学专家安娜·戈留诺娃的意见是:对儿科医生和心理医生来说,三分之一的2-3岁的孩子喜欢在夜里找父母,这不是什么秘密,但让医生们不安的不是让不让孩子呆在父母床上,而是孩子夜里意外惊醒的原因。

做母亲的应该具体分析一下,为什么孩子会在睡眠中受到惊吓?

有以下几种可能:

1。白天生活规律失常

孩子太累了,白天不是兴奋得没睡午觉,就是看电视的时间过长,令孩子兴奋异常。也可能是入睡的“仪式”出了点问题:妈妈没有把孩子喜欢的玩具熊放在小床上,或者没有在孩子身边坐坐,等候他安静地入睡,或者没有唱摇篮曲,没有像通常那样与孩子吻别等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使孩子勉强入睡,而且过不了1.5-2小时孩子就醒了。

上述情况很容易得到纠正。孩子还是得回到自己的小床上,不过你把孩子放回小床时,要按通常的“仪式”再来一遍:放上一只玩具熊,唱一支摇篮曲,克制一下自己的睡意在孩子身边坐一坐,这样,孩子就会安静下来。

2。经常是由于害怕而意外地醒来

2-3岁的孩子在黑暗之中会对周围的物体感到害怕,因为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想象力非常丰富。某个发光点或马路上的反光却会在孩子头脑中变成可怕的野兽或凶狠的童话人物。面对父母,孩子很可能并不直接说出自己究竟为什么而感到害怕,他们通常会想出一些托词:头痛、脚痛等等。遇到这种情况,父母最好也在孩子身边坐一坐,直到他安静地入睡。如果孩子又哭又闹,那么这一夜就把他留在身边。

3。神经官能症影响睡眠

高度紧张或惊吓会破坏儿童的神经系统。你的孩子是不是好动感情?比如刚刚还在笑,不一会儿又哭了起来。如果孩子白天遇到一堆无次序的难忘的事情,那么到了夜里做梦时他会再次经历的。

如果你已看出孩子夜里跑来找你正是白天紧张激动的反映,那么,最好把孩子留在身边,让孩子与父母一起睡,这样孩子会平静一些,舒适一些。当然,仅仅在一起睡还不够,父母一定要弄明白孩子紧张或害怕的原因是什么?要尽力帮助孩子去消除,同时告诉孩子,跟爸爸妈妈在一起没什么可害怕的。当然,家长还可以向心理医生咨询一下,医生会提出必要的建议或进行药物治疗的。

4。有时,孩子睡在父母的床上是妈妈的错。

当孩子生病时,妈妈出于担心和不安,会把孩子放在自己床上;有时,父母之间发生了冲突,妈妈会以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再就是妈妈孤独一人时,想让孩子补偿失去的温暖。孩子只要几天跟妈妈一起睡,以后就形成了习惯,自然,他再也不想回自己的小床上去了。

孩子跟妈妈一起睡,也有眼前的好处:妈妈的体温、均匀的呼吸,以及孩子在胎儿期就已熟悉的妈妈的心跳……所有这些,都在吸引和安抚着孩子。但更多的是潜在的害处:如果孩子整个童年都这样度过,他长大后很可能是个消极、被动、缺乏独立性的人,成年后解决实际问题时,他会习惯于看妈妈的脸色行事。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与“当孩子成了父母床上第三者”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当孩子成了父母床上第三者”还看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李嘉欣重培养儿子EQ和责任感
猜你喜欢
周玥赟: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我们
这样早教,不会错!
探索·解读:活的出色,生命何妨
最强大脑:林丹不是一个好榜样
杨澜谈育儿:身教比言传更有说服
哈佛访学一年,让我懂得如何做父
且行且谨慎:海外生子可享受的福
什么是爱?美国妈妈不解中国式“
德国:宝宝学外语,最好2岁开始
韩国:周末带孩子到乡间寻找快乐
小心!家里危害宝宝的三种东西
妈妈须知的几个“什么时候”
你还在用pad早教吗?
教养·学习:十招让子女开心快乐
乐活·视野:华德福,幼儿教育四
揭秘世界各国的儿童节
“最强大脑”:失去快乐的成功值
最新发现:3岁孩子都会“以貌取
让孩子失去安全感的4句话
错误的“鼓励”使孩子更自卑
教养·学习:从根本处教孩子
海外育儿:不要过早过度开发儿童
带孩子安全乘坐飞机与自救逃生攻
乐活·视野:五岁孩子携勇气,登
小心!这些花草有毒,孩子千万别
早教,从“模仿”开始
言而有信:3.15热议儿童诚信
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为何会因子女
孩子:你的人生有三件事千万不能
遇上恐怖分子,爸妈容易疏忽的问
穷养富养,都不如好好教养
时间都去哪了?不做“失陪族”父
乐活·视野:全港10大最贵直资
早教机的315维权
很赞!美国爸爸的十条家训
过年了,该怎样给孩子送礼物?
乐活·视野:荷兰零下4度幼儿园
隔代教育:外婆抚养出来的美国总
伟大的母亲,操劳的一生
父母十种态度让教育效果适得其反
美国“带孩子上班日”,了解职场
德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5个国家的小学生守则,看完后惊
探索·解读:让孩子用新鲜的眼光
一位北美校长的育儿方略
教养·学习:父母勿失信心
中国父母的反思:孩子,我不欠你
你经常对孩子说的词都有哪些?
一次逃生教育可能让你的孩子免于
不做“低头族”父母,亲子关系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