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孩子自尊心有六招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增强孩子自尊心有六招

增强孩子自尊心有六招

2015-12-10

第1招 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可赞赏的事情。

孩子“坏”时希望受到注意,“好”时希望得到赞赏,这不仅能增强孩子的自尊心,而且承认他所做的事情,会提高他的自我价值观念。即使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也可以提醒孩子知道他是可爱的、有能力的。

例如,在全家一起吃饭时,每个人都分享到成功和快乐,使这一时刻成为愉快的聚会而不是约束;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每个人都是家人注意的对象,受到别人的关怀和爱;可以经常将卡片或画片贴到门上或放在桌子上,以表示相互的爱;可以在孩子的床头上挂上两张照片,一张是他正在做父母赞赏的某件事,另一张是全家人愉快地在一起,以此提醒孩子的可爱和能力。

第2招 抽时间单独和孩子在一起。

有些父母工作忙,时间十分宝贵,尽管如此,也要抽出一定的时间与孩子单独在一起,这非常重要。要做到这一点的最好办法,是把与孩子在一起的安排列入计划,小到一起散步,大到外出郊游,这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联络是十分重要的。与孩子一起玩耍时,要遵守他的规则,不要超出他的水平。对于重组家庭,父母应该考虑孩子的特殊情感需求,对于感到孤独的继子女,家长应抽出专门时间和他在一起。

第3招 允许孩子做自己的事情。

许多父母认为,替孩子做他感到困难的事是帮助孩子。事实上,这等于告诉孩子他自己不行,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尊。孩子需要鼓励和挑战,要给他解决问题和发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当他需要帮助时,指导并协助他去想办法,寻求答案,而不是代替他做。

第4招 珍视孩子的物品。

父母经常控制送给孩子的玩具和书,有时认为某件物品不适合孩子了,但事实上他可能仍然需要它,甚至这种喜欢会持续几年。因此,在处理某件孩子的物品时,父母不要擅自作主,要由孩子自己决定何时放弃某件物品。

第5招 帮助孩子正确处理身体方面的问题。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粉刺、肥胖和雀斑时,父母要帮助他解决精神上的负担,并让他不要太在意自己的外表,意识到这些问题可能是暂时的,也是可以控制的。

第6招 孩子贬低自己时父母要干预。

孩子贬低自己是在传达一种有碍自尊的信息。这时父母应表现出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对他的爱,认真地倾听,然后再告诉他应有的态度。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与“增强孩子自尊心有六招”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增强孩子自尊心有六招”还看
杨澜刻意让孩子读公立学校
父母如何给0岁宝宝示爱
德国给孩子多少零用钱
教育从小开始越早越好
给孩子钱不是好的奖励
猜你喜欢
妈妈的语气影响孩子一生
孩子几岁学外语比较合适
笑是宝宝智慧感情发展的标志
借课本教BB学拼音有无必要?
父母怎么搞定爱耍赖皮的孩子?
孩子不听话?可能是大人的错
宝宝入园哭闹多久?
孕妇不可不知的民俗禁忌
美好人生,规划先行
父母批评孩子应该注意什么呢?
预防儿童性侵犯的错误观念
婴儿真的无忧无虑吗
父母教育孩子的一些原则
揭露五个育儿“伪真理”
宝宝“把尿”知识你懂多少?
宝宝和老爸约会的9个好地方
宝宝总摸自己的生殖器怎么办?
孩子智力的八次飞跃有哪些?
难管教不只是孩子的问题
孩子到底能不能“一心二用”?
父母的阻止会让孩子跟损友更近
教育孩子千万别大声打骂
性早熟造成孩子哪些伤害?
教你成为宝宝的好朋友的八招
强化早教孩子会变“笨”
宝宝听觉信息采集的重要性
哪些户外运动能使孩子增高?
控制孩子体重的错误观念
婴儿语言训练5误区
小心玩具太阳镜伤害孩子眼睛
家长和孩子不要轻易“算帐”
多多写信给妹妹暖心解释中秋来源
怎样给孩子指示
低收入家庭里书是奢侈品
“幼小衔接”要上学前班?
甜馨不舍妈妈出差大哭李小璐坦言
盘点全球最具争议的教育方式
不要忽略孩子的“傻问题”
宝宝不穿开裆裤的理由
这些伤害孩子的话你说过哪些?
学习德国的“善良教育”
做到这7点,才能算是称职的父母
如何让宝宝了解自己的性别?
妈妈,请别来打扰我!
外国人眼中“午睡”是奇葩?
男孩的听力不如女孩
慢跑能训练孩子的平衡能力
隔代教育,你担心吗?
家长应该如何与孩子沟通?
幼儿园“奇葩”作业引吐槽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