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变弱需要大惊小怪吗?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男孩变弱需要大惊小怪吗?

男孩变弱需要大惊小怪吗?

2015-12-10

在国外,爸爸出门前会跟3岁儿子说:“现在你是家里唯一的男人了,要好好照顾妈妈。”在中国,即便是面对已经成年的儿子,爸爸们依然会说:“我不在家时,记得听妈妈的话。”有专家认为——

2009年,上海市社会科学院青少年发展研究所所长杨雄,曾在上海5个区的十几所中小学主持过一项“青少年发展状况调查”,调查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二年级的学生,通过“身体状况”、“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心理健康”5个维度来测量青少年发展状况。结果发现,男生在这5个方面分别比女生高1.102分、低2.027分、低1.986分、低1.311分、高2.009分。

是男孩变弱了吗?亦或许这只是一种正常现象?

学者、教师们纷纷谈了各自看法。有人认为男孩变弱现象值得关注,也有人认为对此大可不必大惊小怪。

[赞同观点]

独生子女时代缩小男女性别差异

“这表明,男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水平显著低于女生,只有在身体状况、心理健康水平上显著高于女生。”针对自己做的调查结果,昨天,杨雄所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现象是家庭环境、教育体制和观念变革等多种原因,叠加后放大的结果。

“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使家庭在抚养男孩、女孩时,并没有太大的性别差异。因为只有一个女孩子,所以女孩子也要当男孩子来养,希望她优秀、希望她得到最好的教育。同样,因为只有一个男孩子,特别金贵,所以怕他受伤、过分保护,男孩子本该有的一些特质就弱化了。”杨所长认为,除了家庭教育的“阴盛阳衰”外,目前的应试教育体制,也更有利于女孩子的发展,“女孩子早熟、细致,在以重复性为特点的应试教育体制下,更容易‘出挑’。”

杨所长提到的这一观点,也得到了陈惠瑛老师的赞同。

“我曾做过一次试验,让学生把一张空白试卷带回家,允许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寻找答案,但试卷上不能留下痕迹,第二天把空白试卷带回学校后,在课堂上完成。”陈老师试验的结果是,女生的试卷成绩明显好于男生,“这一方面说明男孩不够用心,对自己的事没有责任感,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女生更适应目前的教育体制。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状况是,女生比男生表现得更优秀。”

备受呵护的环境难以获得男子汉角色认知

对于杨雄所长的观点,浙江大学社会建设研究所副所长、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妇女保障研究所所长揭爱花也进行了补充。

“首先,身为儿子和孙子的男孩,很难在一种备受呵护的家庭环境中,获得关于男人、男子汉的角色认知。在国外,爸爸出门前会跟3岁的儿子说,‘现在你是家里唯一的男人了,要好好照顾妈妈’。在中国,即便是面对已经成年的儿子,爸爸们依然会说,‘我不在家时,记得听妈妈的话’。”

而对于女孩,揭爱花则认为,除了杨所长提到的原因,当下社会中的婚姻家庭危机,也使得父母特别是母亲,希望女儿以后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理想的生活,所以不断教导和训练她们的勇气、毅力和拼搏精神。

男女平等导致性别化教育混乱

揭教授同时认为,几十年来关于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的认识误区,也是导致性别化教育混乱的一个原因。

“我们往往把男女平等解读为男女一样,这种男女一样,一开始表现为女性男性化、女性中性化,到后来慢慢演化为男性中性化,直至男性的女性化,日韩风又加剧了这一趋势,再加上所谓的多元化思潮,导致我们的社会不再尊崇两性的自然差异。”

“其次,男孩子并不是天生就会成长为男子汉的,这是一个漫长的社会化过程,除了家庭以外,最重要的性别社会化场所就是学校。”揭教授提到了一个例子,在谈到受欢迎的男女生类型,经常有男生因为瘦小感到自卑,但女生愿意接近他,原因是他成绩名列前茅,所以他就更加努力地读书。与此相应的,是那些为了成绩无视自己性别的女生。

“这就是我们的教育,学生连思考自己性别角色定位的时间都没有,男生们又怎么可能有明确的男子汉意识和表达呢?”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与“男孩变弱需要大惊小怪吗?”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男孩变弱需要大惊小怪吗?”还看
父母20个坏习惯影响BB一生
国外家长如何对待宝宝任性
如何让孩子提高自我价值感
父母怎样教孩子学理财?
培养孩子规则习惯的七方法
猜你喜欢
从扫塔事件看中国式家长的脆弱
宝宝从小学钢琴有七大好处
需要更多爱的孩子会调皮
14个早教区域家长注意到了吗
4种疯狂早教行为爸妈切勿这样做
“好心”妈妈们最爱干的那些“坏
儿童自闭症的表现
家长必读:如何对宝宝进行早教
奇音乐胎教让宝宝智商高超
八招秘技让宝宝能言善辩
过早教育孩子反而有碍孩子发展
爸爸妈妈怎样讲好睡前故事?
适合0-1岁宝宝的四类儿歌
陪伴是最美的爱
宝宝的运动与健康
做事磨蹭也许是隐形多动症
知识童话早教资源:拔萝卜
宝宝爱上说脏话——诅咒敏感期
爱笑的宝宝更聪明如何科学逗宝宝
别让早教误区耽误孩子一生
不一定每个家长早教过程中都会陷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
如何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针对0
过早学运算扼杀宝宝兴趣
宝宝玩玩具爸妈参与其中会更有乐
如何培养孩子独立睡眠习惯
强迫孩子学习害处多父母到底如何
困扰宝宝到底应不应该上早教班
这时节,带孩子一起去旅行!
6招培养孩子独立自主好习惯
家长警惕过度早教或造成孩子实力
一天20分钟,读书兴趣养成
注重性格培养避开5大早教误区
学英语是不是越早越好?
入园必修课:哭
宝宝语言开发3原则帮助宝宝早说
容易毁掉宝宝的7类父亲,你是吗
怪蜀黍“拐”走19个孩子
如何给孩子选择适合的图书
孩子才艺培养心得分享
9个月以内小婴儿的糗事一箩筐
不要让你的“情绪”影响到孩子
分离焦虑——妈妈OR宝宝?
你的宝宝是哪种性格?
初为人母容易犯的11个错误大盘
大小脑同步发育孩子聪明关键
聪明的父母要懂得这三件事
把孩子交给早教机构你就没有责任
孕期胎教孕妈要告别四种心理
胎教要接地气实用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