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控制了你的教育方式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是谁控制了你的教育方式

是谁控制了你的教育方式

2015-12-10

已经为人父母的我们,把大量的心血投入到孩子身上,希望通过自己良好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但是,我们常常发现有什么东西一直在背后推动或者控制着我们,我们的教育方式为何如此似曾相识?

人的一生一般有两个家庭:一个是自己生长的原生家庭,另一个是自己成人后组建的新家庭,原生家庭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印刻在每个家庭成员身上,对他们的新家庭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反观自己,每个人身上都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父母的印记,而我们又把这个印记带入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里来。这种对过往模式的复制,是健康亲子关系的阻碍,还是获得成长的契机?这取决于我们的态度。

执拗的认同是一种逃避

我们先来听听王玲是怎么教育儿子的。

儿子从小就自己睡,通常我不会抱他,也不让其他人随便抱他。摔倒了就自己爬起来,哭是不管用的。他必须得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从他有点儿自理能力开始,我们就让他自己穿衣、吃饭,自己洗袜子、手帕。所以他比较独立、坚强。如果他犯了错,一定会受到严厉的处罚,有时我会打他,不过他并不是总能记得住,还是会再犯。如果他表现比较好,我当然也会肯定他,但是会给他提更高一点儿的要求。

上次幼儿园里讲故事比赛,他得了第二名,我告诉他,再努力一点儿,他是可以得第一名的。这次他真拿了第一名,很高兴地向我报喜,我怕他产生骄傲情绪,平静地跟他说:“不错!不过这个成绩已经成为过去式了,以后继续努力,争取还拿第一!”

他小声地说:“妈妈,我已经很听话了,你夸一夸我吧。”

我看到了他的失落,他的眼角已经涌上了小小的泪花。那一刹那,我真想拥抱他,告诉他,他已经做得很棒了!其实我真的为他骄傲。但是,我好像被一根绳索死死捆住,动弹不得,只有眼泪忍不住滚下来。

我父母对我是军事化的管教方式。我记得有一次,我听写错了四个字,他们要求错一个抄一百次,抄到很晚,手都肿了,那时我才6岁多。他们常常说如果不是严加管教,我现在肯定一事无成。我也认为正因为他们的严厉,才有今天的成绩,当我坐上区域销售经理位置的时候还不到30岁,是我们这个大公司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经理。不过,是的,我从未有过成就感,永远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

每个成人的童年或多或少都受到过伤害,有些人选择了完全认同与父母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唤醒自己受伤的感觉,并把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复制到了现在的生活当中,像当年的父母对待自己一样对待孩子,甚至过犹不及。即使像王玲一样能够获得名利上的成功,他们依然缺乏安全感,缺乏幸福感。偶尔他们也会有所觉察,但是大多数人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持续伤害着自己和孩子的习惯。这种被逃避的创伤就像潜伏在海面下的冰山,如果不能及时自省,亲子关系将会陷入更大的冲突。

颠覆不一定会取得胜利

与王玲不一样的是,杨敏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她发誓不会像父母那样对待自己的孩子。

我妈妈是那种职业女性,女强人类型的。我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到奶奶家,直到十几岁才回来,妈妈很少去看我,即使去也是丢下一堆玩具和零食就走。那年我上高中,她突发奇想要去接我,我等她等到天都快黑了,都没见着她,后来才知道她居然跑到另一所学校去了。

我发誓绝对不会这样对我的孩子,一定要好好爱他、关心他、照顾他。我亲自下厨给他做好吃的,陪他做游戏,等他睡着后,才开始做卫生或其他的事情。可是我越来越感觉到自己不像个好妈妈了。最近一次出差回来,他病了,咳嗽得很厉害,可把我急坏了,给他喂药,他怎么也不肯吃,连哄带骗终于喝进去,不一会儿却吐了出来。我忍不住对他发脾气,大声呵斥他。他吓得大哭,简直不敢相信妈妈会这样。事后我特别内疚、自责,然而这样的事情还是时常会发生。

杨敏选择的是面对原生家庭给自己带来的伤害,当她心怀怨恨时,会无意识放大曾经的伤痛。她没办法真正原谅妈妈,没办法真正对妈妈释怀,所以她决定选择与妈妈完全相反的教育方式,以此进行颠覆性的反抗。怨恨往往令人失去理性,事实上她并非真爱孩子,与其说她要求自己做个百分百爱孩子的完美妈妈,不如说她要的是弥补自己童年的缺失,她要的是治愈童年的伤痛。一旦她做不到,焦虑、惭愧的情绪就转化为挫败、愤怒,将对父母的怨恨发泄到孩子身上。这种亲子关系是危险的纠缠,常常在完美和恶劣之间摇摆,不仅会导致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在日后出现许多困难,也会给孩子成年后即将迈入的亲密关系带来困难,还会给自己带来更严重的焦虑。

对过往要有成熟的判断

田娜对待自己的孩子就理性多了。

在我记忆里,我的原生家庭还算是比较平和的,当然也有暴力的时候。那时候父母都很忙,忙着上班忙着充电,常常把我放在家里睡觉就去上夜班了,冬天啊,醒过来,四处黑乎乎的,蛮吓人,到现在我还比较怕黑呢。我也很调皮捣蛋,被邻居告了状,肯定是要挨打的。

在亲子关系中,我不可能完全抛开原生家庭对我的影响,父母对我的作息时间是有严格规定的,我认为这是健康的,所以我也这样要求孩子。但是我就不会打孩子,因为这会给孩子带来伤害。有了孩子之后,我参加了一些培训班,学习了一些教育知识,我不要求自己做好父母,但是会努力。

田娜能清晰地分辨自己童年成长的过程中哪些是快乐的,哪些是痛苦的,也能真正理解到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只不过由于生活环境以及局限于当时所接触的教育理念,不可避免地会犯一些错误。一旦了然于此,她就会真正地原谅父母、理解父母,并真正离开原生家庭,寻找到适合自己家庭的教育方式。

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我们怎样才能构筑一个健康的模式,让自己走出旧时的困惑,获得新的成长?逃避和颠覆是不可能让自己释怀,让孩子在健康的教育方式中成长的,只有接纳与理解才能令我们解开心结,在放下过去的同时捡拾起失落已久的轻松与快乐。

★ 审视

孩子的降临使得我们不由自主地追溯童年之路,我们要给孩子什么样的教养方式往往取决于我们对自身童年的认知。所谓认知指的是,我们对童年生活的描述很大程度是来源于主观的构想,如果你抓住伤痛不放,那么童年就是悲伤的。

你最希望给孩子什么样的教养方式呢?你最希望做什么样的父母?这两个问题有助你发现自己深层次的需求,你最需要的往往是你曾经缺失的,也是创伤愈合的关键所在。

接下来,请你回想一下,你最早的回忆是什么时候?那个时候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从3岁到18岁,慢慢回去审视,不带偏见的审视,并把这些事情记录下来。从这些记录中是否能发现与你需求相关的因素呢?如果没有,或许你得再仔细梳理梳理。

当你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感觉到困难,可以找一个可信任的、了解你、能倾听你、能为你保守秘密的朋友或团体, 这样可以帮助你用更客观、更成熟的眼光去审视昔日的成长历程,这也是一个你认识自我的过程。

★接纳

你应该梳理清楚后跟父母谈谈,尤其是那些让你痛苦无法释怀的事情,坦诚告诉父母当时你的感受,看看父母是怎么解释的。也许不过是场误会,也许不过是无心之失,即使是父母真正犯了错,你也应当知道对于他们而言,他们当时已经尽其所能,做了他们能够做的事情。

让我们看看这个故事:周周与父母的情感纠结居然是一双白球鞋,那是上体育课必备的,但是父母不肯给她买。每次上课被老师同学嘲笑的感觉严重伤害了她,整个初中时代都抬不起头来。“他们从来不考虑我需要什么,从来不愿意满足我!”

当她鼓足勇气把这一切告诉父母时,他们感到非常震惊,那时候他们都特别忙,根本不记得周周跟他们要白球鞋的事情。他们的印象里周周是个很懂事、几乎不向父母提要求的孩子。经过沟通,父母承认当年忽略了周周的需求,而周周也认识到并不是父母不愿意满足自己,而是自己没有向父母明确提出要求。

很多情感纠结源于缺乏坦诚的沟通。有些人会在审视之后控诉父母,这是正常的,也是接纳的前奏,因为自己终于能够勇敢面对。如果你感到愤怒或悲伤,不要压抑自己,你可以对假想的父母表达你的情绪,直到你能完全释怀,开始接受他们。

永远不要等父母先伸出手,不要等父母先敞开怀抱,接纳父母就是接纳自己,这是个内心不计前嫌的过程,也是个自我释放的过程,从此爱就走入了我们的生活。

★ 成长

我们的声音、眼神、情绪,一举一动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而每个举动都有可能代表着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伤痛和挫伤。所以,回溯童年的缺憾,重新调整疏通自己的情绪管道,在自我觉察中成熟成长自己,这是我们身为人父人母觉悟的第一步。

就像我们会抱怨父母一样,今后我们的孩子也可能会抱怨我们。因为我们不是尽善尽美的,也不能做到这一点。正是因为生活中存在缺失,我们的生命才充满了不断追求的动力和意义。所以我们不必要求自己一定做个百分之百的好父母,不必自责。无条件的爱和适当的训律是教育孩子的关键,我们应当不断学习,了解孩子成长的机制,以便能给予他们适当的教育。我们还应当不断调整自己,父母成长往往决定着孩子的成长状态。相信我们都会尽己所能,爱自己,爱孩子,也爱自己的父母。

TIPS

★在纸上尽可能多地列出关于你和父母关系的形容词,然后逐一说出原因,请避免使用“他们总是……”“他们从不……”之类的断语,而是“事情是这样的,当时我感觉到……”尽量客观地描述事情的经过以及准确表达当时自己的感受。那么现在你长大了,用成人的眼光去观察,你还有当年的那种感觉吗?如果依然无法释怀,可能这就是你藏在心底的创伤。那么你需要跟父母好好沟通,看看如何化解这段纠结。

★列出你所希望建立的亲子关系,如亲密、理解等等,要达到这个目的,你具体要怎么做呢?当然在真正的养育过程中,你会感觉有些困难。但是只要你随时用这种幸福而健康的关系提醒自己,你就会离它越来越近。

★养育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你不可控制的情绪,比较常见的是愤怒、悲伤,此时请你暂时离开孩子,让自己安静下来。因为某些因素已经触痛了你的创伤,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时机,你更需要安抚自己,问问自己究竟是什么令你失去控制?也许一两次并不能让你觉察到什么,但是长期坚持下去,你一定能发现并修复自己的创伤,良好的亲子关系变得越来越牢固。

★不管怎么努力你也不可能成为完美的父母,面对孩子的抱怨,你感觉到不公平,这是正常的。孩子的思维还不足以理解为什么你要他写作业而不让他每天玩几个小时的电脑游戏。即便如此你还是应当坚守你的原则,因为你明确知道这是对孩子的真爱,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你不得不约束他。

★人类之所以受到创伤,是因为我们需要在修复创伤中不断超越自己,不断完善自己,这是成长和发展的必经之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与“是谁控制了你的教育方式”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是谁控制了你的教育方式”还看
孩子们为什么爱看电视呢?
宝宝成长最需要的七大教育
警惕学步车造成“揠苗助长”
从容育儿法教你哄宝宝入睡
BB色彩启蒙爸妈掌握3大行动
猜你喜欢
婴儿在子宫里就开始学说话了
中国式育儿的十大致命伤
犹太人独特的育儿方程式
全职奶爸更易培养出天才宝宝
哪8种做法会让孩子成绩差?
教育“逆反”宝宝勿入5误区
家庭早教问题大调查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要点是
专家:爸爸的育儿经
绘本阅读四个误区爸妈要避开
家庭早教究竟该如何开展?
英文成学前儿童必修课?
孩子6岁前不宜学写字
专家呼吁:树立科学早教观
应该被“Pass”的八大幼儿教
父母注意:一句话会让孩子变笨蛋
这些无心的育儿错误你犯了吗?
父母必知:要给女孩上自我保护课
早教五个方面,父母投入越早越好
透视新生儿5种有趣“潜力”
要让孩子学理财父母得先学
不利于宝宝成长的12大早教误区
老外眼中不合理的中国式早教
幼儿学英语的意义是什么呢
影响孩子一生的15个细节
男孩子的缺点大多源自父亲
不能让iPad“拐走”孩子
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谈童年成
这些年我们错信的育儿真理
培养宝宝良好的情绪智力
如何教育孩子防止性侵
让孩子学会“浪费时间”
蒙氏解读触觉敏感期
早教比遗传更影响孩子智力
孩子不认错都怪教育方式惹祸
成都将剥离公办中小学附属幼儿园
亲子教育易忽略的七方面
让宝宝独睡父母容易犯3种错误
警惕“饭桌教育”的影响
如果爱怎样爱
爸妈莫急这些事宝宝不用太早会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儿童的意志力如何形成?
1到3岁的孩子如何成长
育儿中的七个错误习惯
炸弹妈妈不利于孩子的人格塑造
生活处处有教育
宝宝听力发育特点妈妈们知道多少
研究显示:“7岁看老”有道理
受过胎教的宝宝会更加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