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重复行为背后的真相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幼儿重复行为背后的真相

幼儿重复行为背后的真相

2015-12-10

许多爸妈会发现,宝宝会对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种游戏乐此不疲,重复一次又一次。真是令人纳闷,宝宝怎么了?不会有心理问题吧?让幼儿心理专家来揭开这一重复行为后面的秘密。

关于幼儿重复行为,爸爸妈妈想要问

我家冲冲1岁半了,特别活泼聪明,学什么都快,可是最近发现他有个挺古怪的行为——家里给他买了《喜羊羊和灰太狼》的碟片,我估计他看了都快有30遍了,每天晚上还要缠着我们给他放,我看不出还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以看的,这种情况是该给他看还是换其它的呢?—— 有点困惑的冲冲妈妈

孩子大了,爸爸的陪伴要增加,我每晚给儿子讲故事,猜谜语。小家伙倒是很喜欢玩猜谜的,有些谜语其实以前都告诉他答案,他还会问。有时我太累,就随便说个答案,他就洋洋得意地告诉我答案,明天又来问同一个问题,是不是患有强迫症啊?!—— 不太满意的小伟爸爸

我家丽丽3岁了,一直都挺乖的,最近一个月很奇怪,把以前玩的毛绒玩具都拿出来,做扮家家的游戏。那些玩具她真的很久都不碰了,现在每天都要拿进拿出的,说说她还不高兴,要发脾气。我前两天看报纸说自闭症就是盯着一个玩具不停地玩,我们丽丽平时就比较文静,是不是自闭的表现啊?!—— 惴惴不安的丽丽妈妈

关于重复行为,宝宝的真实心理

冲冲《喜羊羊和灰太狼》好好看!妈妈问我为什么一模一样的故事要反复看,我不觉得一模一样啊!每次我都能看到不同的东西!上次我觉得灰太狼头上的帽子好有趣!上上次我好好研究了喜羊羊说话时的可爱样子……今天我要再看一遍,因为我好像能记住喜羊羊什么时候打仗,什么时候造坦克飞机!我要确认一下!

小伟我最喜欢和爸爸一起猜谜语了,爸爸问我,我答出来,好开心!我问爸爸,爸爸答不出来,我告诉他答案,我更高兴!爸爸说我骄傲,可是我不是骄傲啊!每次我能响亮地说出答案时,就像能自己把小手手洗干净一样,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很能干啊!

丽丽我想哭!因为家里来了一个小弟弟,是叔叔阿姨的小孩,让妈妈白天照顾,我看出来了,妈妈喜欢小弟弟,每天都抱在手上,我说妈妈我来抱吧!妈妈说小弟弟才两个月要被我摔坏的!妈妈我也想你抱抱!真伤心!我就玩以前的玩具,妈妈以前一直都和我一起玩的,妈妈你还记得吗?

幼儿重复行为背后的奥秘

看到这里,爸爸妈妈会发现在我们眼中显得毫无意义的宝宝的“重复”行为,其实都有各种各样切实的理由:

成长学习的需要

宝宝要逐渐建立自己的“智商”,就要有一个形成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他们学习的方法和能力是不一样的哦!

{1} 1岁之前——感官重复阶段这个阶段的宝宝从不经意的吮吸、踢脚、抓扔玩具中对自己和世界开始了解和学习,因为无意间发现乐趣,如咀嚼的享受、踢脚引起的身体的摇晃、抓扔玩具产生的声音而重复。

{2} 1岁-1岁半——实验重复阶段这个阶段的宝宝通过对重复行为进行“微调”来看看会有什么不同的结果,比如反复地堆砌推散沙子、放在手里、放在衣服上、放在嘴巴里——看看都是啥感觉,最后对沙子有一个综合的理解。

{3} 1岁半-2岁——语言重复阶段这个阶段的宝宝在语言上“突飞猛进”,所以他会反复说、听、唱相同的内容,其实是训练自己的语言能力呢。

所以反复看同一个动画片能帮助宝宝记住越来越多的信息,而同一个故事听过多次之后,宝宝就更有能力开始复述这个故事了。可见我们认为“没意思”的重复对宝宝来说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每次都有新的感受和体会哦。

自信感受的需要

自信的感觉并不是宝宝出生后就马上具有的,而是在大人日积月累的欣赏、表扬、鼓励中慢慢形成的,其实随着宝宝的成长,它自我赞赏、自我鼓励的能力也在慢慢形成:在宝宝的婴幼儿期(3岁之前),其实很难有成人所谓的“成就感”,他们的“成就感”大多来自每次完成那种“简简单单”的行为(猜早已知道答案的谜语、做早已熟悉的游戏)之后,心中因为感觉像完成一项重大任务而产生的自豪和满意之情。宝宝们从中获得了我们难以想象的乐趣和满足。

寻求爱的需要

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需要长辈的爱和关怀,有足够爱的“储备”的宝宝能够勇敢地去探索外界世界,当宝宝在生活中面对挫折——比如生病、觉得自卑、失去心爱的东西、努力失败、和小伙伴闹别扭——往往会变得特别需要长辈的关心,有时会有一种“越活越小”的感觉。爸爸妈妈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帮助宝宝度过成长中的关键时刻啊!

爸爸妈妈应对策略

允许自恋,提高难度

家长经验小强2岁了,他非常喜欢一个人拿着奥特曼玩打仗的游戏,每次的战斗过程几乎都差不多,我在旁边听多了都觉得有点乏味,心想是不是要给小家伙加一点新的“战争素材”?但是看到每次“结束战斗”后,儿子脸上露出的满意的微笑,我就把自己的“创意”咽了下去。过了一段时间,小强玩奥特曼的频率慢慢减少了,因为他开始玩一种更有趣的智力积木了。——小强爸爸

专家点评理解宝宝通过重复来满足自己小小的“自恋”需求,且寻找机会用其他新鲜事物来吸引他,帮助宝宝乘着自信的翅膀,快乐勇敢地成长。

趁热打铁,灌输知识

家长经验毛毛第一次能说出“汽车”这个词时可高兴了,后来她经常指着汽车问我“这是什么?”我心里慢慢有点烦,后来我想也许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于是我们的对话就变成——她问“这是什么”,我回答:“这是汽车”;再问,我答“这是一辆汽车”;再答“这是一辆公共汽车”;再答:“这是一辆公共汽车,妈妈坐它去上班。”——毛毛妈妈

专家点评允许宝宝用自己的方式来学习,同时利用宝宝的兴趣,适当地提高学习难度,这是事半功倍的教育方法。

异常“重复”如何排除?

那么如何知道宝宝的重复行为是正常还是异常呢?下面有些简单的区别方式,父母们可以对照自家宝宝做初步的排除:

强迫症

{1} 有强迫症家族史

{2} 重复行为主要为——反复洗手、排序、检查、按几何图案的强迫性行走等

{3} 重复行为显得毫无意义

{4} 重复行为非常僵化,缺乏变化,很难被改变

自闭症

{1} 缺乏与人交流的能力:比如没有与人眼对眼的凝视、没有与人沟通的手势(如打招呼、再见等)

{2} 不能主动与别人分享喜悦、兴趣或成功(比如不能向别人展现、拿出或指出感兴趣的东西)

{3} 言语发展比同龄人明显落后,或者不能主动开始或维持与其他人谈话,或者刻板或重复地使用语言等

{4} 重复行为非常刻板,并且内容不正常;明显顽固地坚持毫无意义的习惯或仪式;持久专注于物体的部分或整体

如果觉得不能完全排除以上两种疾病,建议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的排除。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与“幼儿重复行为背后的真相”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幼儿重复行为背后的真相”还看
在孩子面前做“听话”的家长
爸爸的育儿妙招有哪些?
婴幼儿正常体温标准
早教多玩点儿戏少说些儿语
婴儿上吐下泻怎么办
猜你喜欢
如何让新生儿“乐”起来
6妙法帮BB顺利度过认生期
孩子漂亮到底该不该夸?
千万别伤害孩子的阅读兴趣
7种不良家教父母一定要避免
关于早期阅读,园长答疑时间
你带男宝宝去女澡堂洗澡吗
孩子学习能力发展的顺序
妈妈你知道我的潜能有多大吗?
适合0-1岁宝宝的7语言游戏
看“海绵宝宝”的孩子学习差
过度关心让孩子不会动脑筋
强迫孩子听话的恶果:撒谎
超级奶爸60万字记录儿子成长历
孩子跟谁学会了说谎?
影响儿童智力发育9个变量
美国女孩瑞秋慈善之水感动世人
三岁小孩出国读书靠谱吗?
虎妈狼爸教育方式不科学
中国家教三大“悲哀”
学会分享也是一种能力
“穷养”孩子的标准是什么
“可怕”的两岁儿!
孩子迷上化妆家长很纠结
合作的孩子,更乐于分享
谁是扼杀孩子天性的刽子手?
看美国家庭让孩子了解的应急预案
注意低情商宝宝的三种表现
教育孩子最不该犯的7个错
教育孩子三心不可有
李阳幼时常被打骂是家暴重要原因
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美教授设恐怖实验室研究儿童恐惧
如何开拓孩子的才智
巧妙训练你的新宝宝
14个行为扼杀宝宝创造力
不到3岁,别让孩子看电视
体商的重要性
孩子不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工具
早教视频有碍幼儿语言发展
聪明应对宝宝的“多话时节”
如何建立三岁宝宝的责任感
聪明妈妈要学会让孩子自己学习
不要扼杀宝宝说话的欲望
“不管”妈妈“外向”宝宝
毁掉宝宝一生的三大邪恶早教
美国幼儿的素质教育
外国父母追捧的中国式早教
欧盟禁儿童吹气球惹争议
宝宝的数学能力发展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