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脸!白脸!到底行不行?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黑脸!白脸!到底行不行?

黑脸!白脸!到底行不行?

2015-12-10

宝宝顽皮了,爸爸会出声指责,妈妈舍不得看到宝宝挨骂或是哭,马上哄。次数多了,“黑脸白脸”的教育方法就不知不觉根深蒂固于家庭教育之中。但是这种教育方法真的对宝宝的发展好吗?除了一个扮黑脸,一个唱白脸,还有更好的教育方法吗?

黑脸唱罢白脸登场?

很多时候,在宝宝不听话的时候,如果家长哄的时间久了,宝宝还是不停地哭闹,可能就会让其中一方失去耐心,开始体罚或者责骂宝宝。当然,这个时候另一方就会心疼宝宝,抱着宝宝百般哄劝,表现出非常疼爱宝宝的一面。骂也骂了,哄了哄了,这样宝宝就变乖了吗?恐怕结果不会像父母希望的那样。这样黑脸唱罢白脸登场的教养方式,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而且还会衍生出许多不好的问题。

在教养宝宝的时候,眼光应该放得远一些,不要因为一时的心急,噼里啪啦就给宝宝一顿训,然后觉得愧疚再加倍补偿宝宝,这样的“冰火相融”的教养方法,恐怕不是宝宝所能接受的。家长在教养宝宝的时候,教养方式一定要一致,采取相同的原则,这样才不会有双重的标准,让宝宝不知道怎样才是正确的做法。

如果宝宝过于调皮不听话,或是做了让家长很生气的事情,当爸爸忍不住出声予以指责时,宝宝当时一定会感到惧怕,这个时候妈妈可不能为了心疼宝宝和爸爸闹翻。妈妈可以用温柔但坚定的声音告诉宝宝:“因为你做错了,所以爸爸才会骂你,以后不要再犯就好了。”妈妈这样告诉宝宝的时候,宝宝心里会记得,知道是因为自己刚刚做错了事情,所以爸爸才这么生气,下次遇到同样的事情,他会克制自己不要再犯,而不是犯了错就去找妈妈做“避风”的港湾。

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

缺乏安全感

爸爸妈妈扮演黑脸白脸的角色时,必须考虑是否会让宝宝接收到矛盾或是不一致性的信息,一旦宝宝感受到教育上的不一致性,可能会让宝宝有种无法预测感,进一步带来缺乏安全的感觉。

价值观混淆

“黑脸白脸”的教育方法是不适用的,一个打一个护,宝宝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没有,不同的标准很可能会造成宝宝价值观的混淆,让他难辩是非,也有可能会让宝宝将来的个性容易投机取巧,甚至是逃避问题。

因害怕失去主见

在“黑脸白脸”教育方式下成长的宝宝,可能会让他依赖“外控”,失去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因此实施黑脸白脸的教育方式前,家长得先思考一个问题:让宝宝感到害怕究竟能够让宝宝学到什么?是否到头来只让宝宝学到了畏缩的想法,甚至让他在成长的路上不敢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害怕与人沟通。

习惯找借口

如果宝宝一做错事情,家长就用骂或打的方式解决,然后过一会再去安慰宝宝,长期下来,宝宝会认为不论做错什么事,不必经过反省也不用调整自己的行为,终究会被原谅。如此可能会养成将来找借口、遇到事情就逃避的人格特质。

亲子关系破坏

另外,黑脸白脸的角色扮演,也有可能会让宝宝产生亲近白脸、但惧怕黑脸的状况,造成亲子关系的疏离,不仅失去了当初的教育目的,更有可能会让家人间失去更多宝贵的情感。因此,爸爸跟妈妈必须好好考虑,究竟有没有必要牺牲亲子关系来达到一种“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

影响人格发展

黑脸白脸的教育方式,会衍生出一个问题是,扮演黑脸的不论是爸爸还是妈妈,都可能因为宝宝长时间感受到黑脸的怒意与不悦,因此无论生活中发生了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情,都不愿意与黑脸分享,造成了跟黑脸无可避免的亲子疏离。一旦造成这种情况发生,要修复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如果宝宝从小就在亲子关系疏离的家庭下成长,对宝宝人格特质的发展也会有不好的影响,严重的话甚至可能会成为整个社会的负担。

上述所提及的外控行为、亲子关系疏离及畏缩的想法等等,并非所有在黑脸白脸的教育方式下长大的宝宝都一定会出现以上的状况,但是在不确定这种方式是否会对宝宝不利时,家长还是要尽量避免采取这种方法,而是用具有一致性的教育方式,尽量预防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

家长意见相左怎么办?

爸爸跟妈妈有两个不同的成长背景,对宝宝进行教育时,方式难免出现差异。那么当生活中两人对宝宝的教育方式出现意见相左的情形时,应该如何化解这样的窘境呢?

不要当着宝宝的面争吵

爸爸跟妈妈在意见相左的时候,也要尽量避免在宝宝的面前争吵,当宝宝感觉到父母亲在生气时,会在爸爸跟妈妈默默讨论的时候也反省自己,会担心会不会因为自己犯错使得爸爸跟妈妈吵架而更加谨言慎行。如果爸爸跟妈妈大肆地在宝宝面前争吵,恐怕会给宝宝造成心理伤害,将争吵的不和谐情景深植在宝宝心中,并让宝宝有害怕的感觉及罪恶感,个性也可能会变得较为怯懦,因此爸爸跟妈妈应该避免这种情形发生。

事先达成一致

当宝宝还在襁褓时期,建议爸爸跟妈妈能够先针对教养小孩的问题加以讨论,这样可以避免在往后教养宝宝的时候出现不和谐的声音。

先以一人意见为主

爸爸跟妈妈不可避免地总会出现持相反意见的时候,即便如此,在宝宝在现场的时候,爸爸跟妈妈也应在和气、平稳的气氛下达成共识,可以先以其中一人的意见为主,让宝宝有一个可遵守的行为准则,然后趁着宝宝不在场的时候好好沟通。假后爸爸跟妈妈讨论后的共识与之前要宝宝遵守的准则不同,也不要尴尬,向宝宝认错,因为宝宝也能在爸爸妈妈道歉并告知新的准则的时候,学会勇于承认错误,这对宝宝而言也是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爸爸妈妈在教养宝宝的时候,并不需要分别扮演黑脸或白脸的角色,只要学习如何“变脸”即可,重点是爸爸跟妈妈要掌握教育一致性的原则,避免让宝宝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宝宝犯错时,爸爸跟妈妈要坚决地予以规劝,等到确认宝宝已经知错反省,可再给予安慰及鼓励。

不论是说教还是鼓励,宝宝都能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心,比“狂风暴雨”的洗礼要有效的多,在亲子沟通上也会比起黑脸白脸的教育方式来得更为顺畅。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与“黑脸!白脸!到底行不行?”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黑脸!白脸!到底行不行?”还看
孩子遭遇了校园暴力怎么办?
幼儿园不是万能的家长必备功课你
主要看气质:不同气质宝宝的养育
宝宝不爱去幼儿园竟然是因为这个
幼儿园宝宝问这6个问题千万别答
猜你喜欢
睡前故事:小老鼠忙碌的一天
幼儿寓言故事选读:木偶与泥偶
教育宝宝时应讲道理不犯怒
螨虫一般分布在哪些地方?
教育宝宝吃饭的三个原则
宝宝蔬菜汁的制作与食用
儿童寓言故事精选:神童方仲永
妈妈须知:这种情况不是病!
适合做胎教音乐的十首世界名曲
如何让孩子拥有一副健康的牙齿?
蔬菜汁的食疗功效
如何判断自己被螨虫感染了?
含锌高的食物有哪些?
如何判断宝宝开始出牙了?
宝宝遭遇牙菌斑怎么办?
解决宝宝不爱吃饭的策略
对孩子的道德教育究竟该怎么做?
儿童寓言故事:狐狸同兀鹰打赌
儿童需补锌的5大表现
护理宝宝出牙症状的小妙招
儿童常见病的用药须知
儿童寓言故事:鸩鸟与毒蛇
宝宝护牙行动:餐桌大营救
宝宝顽皮应承担犯错的后果
宝宝长牙期的护理细节
如何给刚长牙的宝宝清洁口腔?
家长惩罚有方孩子便会乖乖听话
睡前故事:小蜜蜂的伤心事
关于二胎,父母如何公平对待两个
如何防止螨虫感染?
反式脂肪酸对备孕的危害
螨虫的危害有哪些?
儿童睡前故事:有恃无恐
教育法分享:可减少宝宝玩的时间
关于孩子道德教育的建议
宝宝不爱吃饭怎么办?
孩子补锌需要补得巧
宝宝出牙症状大盘点
避免孩子的“攻击性”方法
幼儿教育法:罚宝宝独自呆在房间
幼儿春秋故事:公子季礼与打柴人
宝宝不爱吃饭的原因汇总
幼儿寓言故事精选:狐狸和螃蟹
孩子爱动≠多动症
什么原因导致儿童缺锌呢?
宝宝出现白色尿该怎么办?
宝宝出牙晚怎么办?
幼儿教育法:罚宝宝失去原有的某
婴儿过早教育易患自闭症
螨虫如何有效的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