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最忌三“错”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家庭教育最忌三“错”

家庭教育最忌三“错”

2015-12-09

教育孩子是门学问,父母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所以家长应该特别注意自己的教育方法,以下三件事,聪明父母要注意避忌:

错位一: 让分享退居二线

错位二: 打人也是自卫

错位三:放大孩子的“闪失”

错位一:让分享退居二线

小区的绿地旁,天天和妈妈拍球,球从妈妈手里传过来,天天没接住,跑着去捡。就在这时他看见了正在摆弄着玩具推土机的苗苗,顿时忘了球在不远处等他,上前一把夺过苗苗的推土机。苗苗正玩在兴头上,被这突如其来的“抢劫”吓了一跳,一时不知所措,但瞬间就反应过来了,生气地对天天说:“这是我的,给我!”天天一言不发,紧紧地把小推土机抱在胸前。苗苗伸手去掰天天的手,天天反而抱得更紧。

苗苗妈静静地看着两个孩子的争执,看来是想让孩子自己解决这一纠纷。苗苗无助地看看妈妈,急哭了。这时站在一旁的天天妈拿着球过来对苗苗说:“天天是弟弟,你是小姐姐,姐姐应该让着小弟弟是不是?天天玩一会你的车就还给你,你先玩玩他的球好不好?”看着阿姨递过来的球,好说话的苗苗不哭了:“好吧,那他玩一会就得给我。”天天可没苗苗这么好说话,自己的东西绝不能让别人碰。为了不惹恼儿子,天天妈趁他不注意,把一个小风车递给苗苗玩。

解读:

天天是家里的“中心”,想要什么妈妈都立刻满足,家里没有的也会在最短的时间内买来给孩子。于是,2岁多的天天不能接受别人说“不”,凡事以自己的需要作为唯一的标准,不懂得体谅别人。

天天妈为儿子独当一面,表面上看是护着孩子,实际上是害了他。哪一个孩子都不可能避开社会这张大“网”,天马行空、独往独来,他必须经历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学习与人交往等技巧开始的,而分享则是与人相处的基本规则。很多情况下,孩子必须要与他人共同分享许多权利,不能独占,更不能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据为己有。如果孩子做不到这一点,就得不到尊重、信任、友谊、支持,得不到他人给予的成长动力,当然也很难找到合作伙伴,纵使他聪明过人,终将一事无成。

错位二:打人也是自卫

童童上幼儿园的头几天,几乎天天带“伤”回来,不是胳膊被小朋友划了一道,就是手上被抓破点皮;即便没留下痕迹,也会向妈妈诉苦:某某小朋友今天打我了。爸爸说:“以后谁再欺负你,就告诉老师。”妈妈立刻反驳:“告诉老师有什么用?小孩子不长记性,过不了3分钟就忘了。宝宝听妈妈的—下次谁再打你,你也打他。”说着拿自己当“靶子”,抓着童童的手给他示范。在妈妈的教唆下,童童学会了打人,即便小朋友没有动手,童童遇事也多半是“拳头先行”。

解读:

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卫和竞争意识是对的,但童童妈的做法过了头,助长和培养了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强硬的态度和过激的做法有可能暂时奏效,但长久效果并不好。因为孩子也会吃一堑长一智,你有“政策”我有对策,最明显的后果是大家都不跟喜欢打人的孩子玩了。失去了小伙伴,孩子内心是很痛苦的,时间久了,孩子会因此感到孤独、无助,压抑,严重的还可能产生心理障碍。

妈妈应向孩子灌输这样一种概念:纵使遇到了天大的事情,也得讲理,有理走到哪里都会得到他人支持,最终也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说不了几句话就“动武”,是无能的表现,也是和小朋友交往中的下下策。妈妈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学习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用话语阻止小伙伴的过激行为,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与小朋友和谐相处。

错位三:放大孩子的“闪失”

文文刚学会走路,跌跌撞撞的,一时平衡没掌握好,摔了个跟头。文文还没哭,妈妈就大呼小叫着冲到孩子跟前,哄着、抱着、吹着、揉着,一边用脚使劲踹地,替孩子出气。经妈妈这么一折腾,文文反倒大放悲声。

解读:

文文的娇气来源于妈妈的心理承受能力差,把一芝麻大的磕碰夸张到西瓜那么大,对宝宝过度保护。而且,对事情的原因往往不分青红皂白,一概怨天尤人,设法找出他人或外界的错。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自然也不能接受一点点的“不顺”,心理和感情脆弱,胆小、退缩、狭隘、偏激、习惯于推卸责任。

对这样的宝宝,妈妈聪明的做法是自己先坚强起来,即便是孩子真的摔了、碰了,自己也要沉得住气,因为事已至此,与其哭和抱怨,不如鼓励孩子勇敢地想办法来解决、弥补。让孩子知道这是生活中常有的事,不必大惊小怪。当然,趁机教给孩子自我保护的方法,他会印象深刻,效果比平时说要好得多。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与“家庭教育最忌三“错””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家庭教育最忌三“错””还看
零下10度,幼儿园坚持全天户外
孩子被打,却不敢还手
孩子在园里这些事情很重要
寒假不规划开学差距大
你知道吗?男孩的安全感来自于妈
猜你喜欢
对宝宝的心灵惩罚危害大
宝宝五种高危性格父母要注意
如何处理宝宝的认生情绪
父母期待太高孩子易逃避
我们的孩子是被吓大的吗
孩子受委屈先释放情绪
教宝宝如何抵制住玩具的诱惑?
妈妈要避免以下4种最常见的牢骚
如何解开宝宝的怕生情结
五种家庭精神垃圾侵袭孩子
宝宝为什么和亲爸不“亲”
五招帮你缓解宝宝分离焦虑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帮你找根源
如何看待孩子的占有欲
父母怎么对待孩子的占有欲
婆媳关系对孩子影响大
你理解孩子的“快乐指数”吗
父母如何应对宝宝的坏情绪
孩子不该过早介入成人世界
孩子心理不健康有哪些表现
生活中五样东西让BB产生恐惧
如何避免造成孩子性格软弱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社交恐惧
宝宝被忽略会变焦躁
赞美是给孩子的最好的爱
帮助宝宝认识自我的方法
了解宝宝的成长密码
父母攀比孩子长大会嫉妒
怎样调教嫉妒心强的宝宝
启蒙教育从说“你行”开始
如何早期发现儿童心理障碍
那些以电子保姆为伴的宅童
0到3岁是宝宝身心成长地基期
怎样才能拥有安全型依恋心理
不同性格的母子如何处
宝宝认生害怕陌生人的原因
解密宝宝的五种典型性格
如何正确引导宝宝的嫉妒心理
这样会让亲子关系降至0°C
做开心宝宝莫成“心理孤儿”
如何对待宝宝的坏情绪
0-1岁的小宝宝也会闹情绪?
12点帮助宝宝摆脱妒忌心理
夸孩子当心夸出表扬瘾
孤独症4大表现家长莫大意
如何进行幼儿期的心理教育?
孩子个性偏激任性与环境有关
儿童孤独症早发现早干预
父母必知幼儿心理健康知识
小宝宝身上的大暴力全解析